用閱讀點亮疫情時代的精神生活

2020-04-24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韓梁)人間四月芳菲日,正是讀書好時節。每年的世界讀書日都是讀書人的節日,而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則為今年的節日留下一份獨特的印記,也讓我們重新審視閱讀的價值和意義。

疫情考驗身體,更考驗心靈。從冬天到春天,從「封城」「禁足」到「保持社交距離」,在按下「暫停鍵」的時光里,不少人在閱讀中充實心靈,釋放焦慮,用書籍築起對抗病毒的「隔離牆」,點亮疫情中的精神生活。

4月23日,在鄭州市中原圖書大廈,小朋友在家長陪伴下閱讀。當日是「世界讀書日」,人們走進圖書館、書店、農家書屋等場所,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新華社記者郝源攝)

不少人還記得武漢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那份靜臥病床專注閱讀的淡然篤定,帶給多少人戰勝疫病的勇氣和力量,也向世界傳遞信心與希望。疫情中,不少人像「讀書哥」那樣捧起了從前沒時間看的「大部頭」,在系統化、沉浸式的閱讀中對抗「碎片化」生活,期待以更睿智從容的心態迎接未知生活。統計數據印證了這個趨勢:今年前3個月,金融、歷史、傳記、藝術、哲學等需要沉浸閱讀的書籍在中國銷量同比均有增長。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近日一份公告中寫的那樣,全球大部分學校停課、人們被迫限制外出時,「圖書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大」。閱讀可以減輕孤獨感,增進人與人的聯繫,拓寬視野,激發創造力。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怎麼向純真的孩子解釋病毒和抗疫,也成了各國父母的「靈魂之問」。近日,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多本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幾種語言,免費提供給全球讀者。《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網站上線不久,已有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瀏覽這些繪本。這項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發起的「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正在通過閱讀的方式,幫助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理解疫情時代的複雜現實。

4月23日,小讀者在江蘇無錫市新華書店閱讀。當日是「世界讀書日」,人們在圖書館、書店等場所,靜靜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新華社發(還月亮攝)

疫情不僅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在悄然重塑閱讀出版行業生態。實體書店自救式的「直播帶貨」,「雲閱讀」「雲聽讀」「雲分享」的流行,疫情相關書籍的創紀錄銷量,各國圖書館線上資源的開放,都是閱讀生態圈的新變化,孕育新的機遇與挑戰。而不變的依然是閱讀的本質:幫助人們在動盪的世界裡增強心靈韌性,開啟生命智慧,構建精神家園。

大疫當前,在洶湧的信息洪流里,閱讀和思考如同一塊浮木,幫助人們擺脫謠言和虛假信息的旋渦,作出科學理性決斷。而面對把疫情政治化、把他國妖魔化、「甩鍋」潑髒水的卑劣行徑,以及顛倒黑白、無視事實、違背常識的反智言行,我們尤需以智慧和理性明辨是非,用團結精神和人道情懷對抗自私行徑,凝聚起全球抗疫合力。

當中國的醫療專家奔波在全球疫情「重災區」,當中國的醫療物資抵達世界100多個國家,中國的抗疫經驗也在以多種形式在全球出版傳播。中國把英文版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全文公開與世界共享,伊朗民眾爭相下載閱讀波斯文版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透過文字中的防疫理念、防疫措施和研究成果,透過捐贈物資上凝聚文化精粹的寄語,世界也在「深讀」中國:一個東方大國的智慧與仁愛,胸懷與擔當。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閱讀是一場啟迪智慧與自我修煉的成長旅程。在這個各國深度交融、人類命運與共的時代,閱讀是幫助我們理解彼此的一把鑰匙,也是點亮人性與文明之光的火炬。點點光芒匯聚,終將驅走疫病暗夜,照亮人類前行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JCqr3EBfGB4SiUw6p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