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里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既然有所羈絆,就要承受眼淚的風險。
這句話我對其理解就是,想要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什麼,通俗點說,不行春風,難下春雨。但很多時候,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這一點,總是覺得自己作不作為,有沒有羈絆,都無所謂,別人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沒有收到鮮花,就生氣了!
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每年的7月,不是高考季,而是畢業季,大學、中學生等紛紛畢業,走向人生的新階段,可以說,這個時節也是美好而難忘卻又不舍的時刻。但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卻讓溫馨的畫面增添了些許不愉快的味道。
7月17日,山西朔州第六小學畢業典禮上,數學老師因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當眾發飆吐口水,辱罵學生。
通過視頻可以看到,這位老師不僅吐口水,踢凳子,還有辱罵學生,當真是生氣了。
鮮花和掌聲,要努力才能獲得
這個事情一出來,很多網友的觀點是對老師的不滿:這是什麼老師啊,沒收到鮮花就這樣子,有沒有師德?
也有網友表示,不能全怪老師,畢竟教了同學們好幾年,畢業了都留個好印象,不是挺好。
但有時候,在孩子的世界裡,黑白分明,他們認為的好,或者說對他們好的,他們也會從心裡尊敬他們,反之,則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說:她當時在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對老師進行打分,他們就給一位老師打了低分,原因是這位老師上課總是提問固定的幾個學生,對於成績稍差一點的,都不怎麼管,也不提問,所以,在老師質問他們為什麼打低分的時候,他們說:你既然只在乎那些學生,就讓他們給你打高分吧,我們可能也不配。
每一個掌聲,每一束鮮花,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物,而是用一定的寓意,每一次掌聲響起,是一次肯定,也是由衷的敬佩,每一束鮮花的遞送,也是一份感恩與愛,這些的到來,也都不是平白無故的,也是需要付出和努力的,如果你是一個老師,就要為人師表,職業道德崇高,如果你是一名學生,就要好好學習,品質良好,如果你是一名醫生,就要救死扶傷,傳遞白衣天使的精神與使命。
鮮花掌聲,屬於那些值得的人
有人曾說,如果你沒有任何的建樹或者付出,有什麼權利去要求別人的回報呢。
再者,很多時候,很多人是沒有什麼回報的概念,他們的想的只是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每一個求知的學生,讓他們能夠收穫知識與成長,擁抱更好的明天。
還記得那位因為上課沒有時間拍婚紗照而在學校拍照的老師嗎?還記得那個為山區孩子堅守,成為一人包攬全部課程的老師嗎?還記得那位自己省吃儉用,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贈給國家的老師嗎?
他們的這些舉動,讓網友紛紛點贊,敬佩不已,自然掌聲也隨之而來,因為他們值得。
「寶劍贈英雄,鮮花送佳人。」
每一束鮮花都是送給值得的人,因為他們鮮花才更美麗,更嬌艷,也因為他們鮮花也有深層的含義與價值。
無論你處在何種崗位,從事那種職業,想要擁有鮮花和掌聲,就要努力去獲得,謾罵或者生氣都是無能甚至是無理取鬧的表現,換句話說,你不值得。
願每個人向陽而生,心中有光,眼裡有愛,努力生長成為值得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HZwbXMBiuFnsJQVKR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