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這些大學裡的特色建築,有你的回憶嗎?

2020-03-19     大潮汕灣視點

廣東比景點還美的高校

除了優雅的環境,富有個性的特色建築

是這些高校脫穎而出的關鍵


今天,在大學迎新之季

吧姐就帶著大家一起逛一逛高校的特色建築

探尋那些沉留在大學建築里的記憶

感受青春洋溢的時光~


中國最美十大校園之一——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南校園

(即海珠區康樂園,以下簡稱中大)

其校址的前身為於1904年遷至康樂園的嶺南大學

在廣東高校歷史裡算得上是最悠久的

嶺南大學的建築多為外國建築師設計

他們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棟棟中西合璧式建築

這些建築也跟隨中大一直保留到現在

往下滑領略中大的復古氣息吧~

中大校門——「大隱於市卻不失格局」


左圖為南門,右圖為北門

進入中大的校門很多,但最為知名的還是其南北校門:南門為牌樓式建築,坐落在新港西路上,與周圍海珠區的居民樓相比,南門顯得格外的古典以及優雅,大多數中大師生人員車輛出入均在此門進行。

而北門得益於它的位置以及建築風格,吸引了眾多旅客:整個北門呈牌坊式建築依靠在珠江邊,融合了西方建築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一絲復古里又蘊含著開放以及包容,已然成為中大以及珠江旁的地標建築之一。

馬丁堂——「中大中西結合式建築的始祖」


已經有112年歷史的馬丁堂,在中大的地位可不一般:馬丁堂是廣州第一幢由硬制紅磚所建的房屋、第一幢用鋼筋水泥地面的建築,也是它開闢了中大建築紅磚綠瓦、中式屋頂和西式牆身的組合的風格基調,稱得上中大中西結合式建築的鼻祖。

現已成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系樓的馬丁堂,仍然不斷吸引著不少遊客前往遊覽,感受中大的古典氣息。

懷士堂——「刻著警世名言的百年基督教堂」


校園內另外一座頗有歷史淵源的建築——懷士堂,又被稱為「中大小禮堂」,比馬丁堂稍微「年輕」一點,有107年的歷史。由於前身是基督教青年會館,比起校園內的其他紅磚建築,其宗教風格使得懷士堂顯得更為特別一點。

而孫中山先生的名言「學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也保留在了懷士堂的右側,不斷激勵著在此地進修的莘莘學子。



上圖:黑石屋/中山銅像

下圖:惺亭/格蘭堂

中山大學內還有一系列繼承了嶺南大學的古建築

如黑石屋、惺亭、格蘭堂等

遊客們可以親自來中大體驗

感受中大的復古風格


飽含人文情懷——華南理工大學


位於廣州天河的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

(本校部,以下簡稱華工)

其前身為中山大學石牌校區

華工雖然是理工科學校

但在承接了中大石牌校區的基礎上

它的建築凸顯出了濃厚的人文情懷

這不

華工里的多座建築已被評選為部分「華工十景」

成為了華工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2號樓——「鳳凰山上的華工瑰寶」


位於西山東路北端的萌渚嶺上的12號樓,則為華工十景之一——「鳳山雅築」。竣工於1935年的12號樓呈仿中國古典式建築風格,飛檐屋頂下飾有精美的洗石米彩畫,充分展現了古式建築的神奇魅力;綠瓦屋脊上栩栩如生的脊飾,顯得俏麗而飄逸。

整座12號樓掩映在一片綠樹叢林之中,即便城市發展迅速,12號樓至今仍給人以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

6號樓——「屹立在校園裡的紅色印記」


華工建築系辦公樓6號樓也被冠上了華工十景之一的名號,而人們常用「紅樓映翠」來形容它。有「建築紅樓」之稱的6號樓,仿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綠琉璃瓦黃屋脊紅牆鋼窗互相裝飾著它,色彩感強烈的磚紅色撲面而來。

6號樓前的月台及石階兩側欄杆望柱頭,均刻有雲紋、松鶴圖案,色調和諧、古雅,顯得整座6號樓風貌莊嚴。

百步梯——「來來去去這百步石階我走了四年」


來到華工,怎能不提到「百步梯」?華工著名特色建築百步梯,位於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廣場西側,是通往12號樓的一段百餘級的水泥階梯。別小看這百步階梯,它已有82年的歷史,激勵著華工學子勤懇學習、腳踏實地。

無論是哪個時代的學子,在每日太陽升起之時,他們便沿著百步梯拾級而上,開始一天的學習,而華工十景里「石梯礪步」描述的正是這個情景。



南門石牌坊/孫中山先生像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建築

與現在的中山大學一樣

華工內也有孫中山先生像、中大牌坊等建築

原國立中山大學的大部分建築也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供師生使用以及遊客參觀


歷史與新興相結合——華南農業大學


同樣坐落在五山的華南農業大學

(本校部,以下簡稱華農)

與華工一樣繼承了原中山大學石牌校區的校址

而華農也在此基礎上擴建校區

使其成為了廣州市內面積最大的大學

古建築出現在華農校園裡並不稀奇

引起遊客們注意的還有後來興建的特色建築

行政樓——「鄱陽湖旁的華農地標」


作為校園的行政中心,行政樓成為了華農標誌性建築之一。雖然興建於新世紀,沒有古建築的悠久歷史,但整棟行政樓建築結合中西風格,被紅磚綠瓦裝點著,且坐落於鄱陽湖正北上方,已然和鄱陽湖成為了華農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無論是新生報到、校友返校還是遊客拜訪賞紫荊花等,華農的學子或是遊客們大多都會來到行政樓前合影留念。

紅滿堂——「60年來華農師生的共同記憶」


令華農人驕傲的則還有興建於1958年的紅滿堂——華農的歷史文化符號、標誌性建築之一。紅滿堂是全國首個磚拱建築,700多平方的大廳沒用一根柱子,被稱為「廣東殼」。旁邊微波蕩漾的洪澤湖以及蔥蘢馥郁的白蘭花林搭配著紅滿堂,就如同一塊白玉藏在綠樹綠水之間,神秘但又令人著迷。

作為學校學術文化生活的中心,許多華農學子畢業時會在此地進行畢業演講,同時學校也會在此地開展高端學術會議。

5號樓(校史館)——「華農校園建築的正統」


與華工一樣承襲原中大校區,華農一樣也保留了一些古典式歷史建築,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華農5號樓(校史館&丁穎教授紀念館)。竣工於1934年,距離現在已有84年歷史的5號樓被視為華農建築的正統。

這一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古雅多彩,線條簡潔,又不失磅礴之勢。樓前有著層次分明的階梯,是華農學子拍攝畢業照的絕佳位置。



2號樓/3號樓

擴建後的華農有著各式新建的特色建築

但也仍然保留了如2號樓、3號樓等原中山大學石牌校區留下來的歷史建築

在品正宗華農酸奶的同時

遊客們不妨可以在新老建築之間穿梭

感受華農新舊相融合的建築風格


新時代高校建築的代表——深圳大學


作為廣東高校群體里的後起之秀

這所僅有35年建校史的深圳大學(以下簡稱深大)

不斷地向外界嶄現其年輕的氣息

這一點也表現在深大校園的建築上

年輕的特點使得深大的建築顯得更加開放

風格更為新穎多樣化

來,感受一下新潮的深圳大學吧

傳院大樓——「深圳大學裡的白城堡」


與其他老牌學校不同,深大的建築設計感十足,其中屬新建成理工教學區中的傳院大樓最有看點,其獨特的外觀已經吸引了不少遊客以及網紅達人前往此地拍照攝影。

傳院大樓整體設計以白色為主,黑色、灰色為輔,層次分明,從遠處看,整棟傳院大樓猶如「白城堡」一般坐落在深大里。整棟傳院樓樓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一格一格的窗戶設計也顯得其與眾不同。

深大圖書館——「互相對稱的南北圖書館」


左圖為北館,右圖為南館

在每座校園裡,圖書館在同學們的心裡往往有著一個不可取代的地位,而每所學校的圖書館則有不同的特色,例如深圳大學的圖書館則分為南北兩館,坐落在深大後海校區的中心位置。

北館建於1983年,別看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這一座類似長盒的建築可是當年全國最早使用中央空調的大學圖書館。而南館則於2009年啟用,其現代簡潔的外牆以及內部設計深受深大學子們的喜愛。

科技樓——「兩個幾何體構成深大地標」


遊覽完圖書館後,往北館東北方向看去,則可以看到深大的地標建築——科技樓。據了解科技樓是由深大建築系主任龔維敏教授所設計,它靜若處子,是一平躺一豎立的兩個淺灰色方盒子,而中間突出來的電梯間設計則使其更加獨特,這也使科技樓成為了深大的最高層建築。



深圳大學西麗校區景觀

這所年輕的大學的特色建築還有很多

而深大也在西麗建設了其新校區

相信這所以「年輕」為名片的深圳大學以及它的建築

將會為深圳添上一筆更加美麗的風景


設計感爆棚的校園建築——汕頭大學


要說潮汕地區有哪所大學最為知名

那想必非汕頭大學莫屬了(以下簡稱「汕大」)

這所由李嘉誠先生率領的基金會持續資助的大學

成立於1981年

與深圳大學一樣也是一所以「年輕」為代表詞的大學

而汕大的團隊為校園的建設下了不少功夫

據了解李嘉誠先生邀請了諸多國際設計師

為汕大設計了風格不一的特色建築

每每去到汕大

吧姐都會被這些汕大建築

所散發出的藝術氣息所吸引

汕大新校門——「新時代汕大開放與實力的象徵」


作為學校的門面擔當,汕大校門令人感到眼前一亮:由美籍建築師林瓔構思設計的新校門整體呈灰色,以細緻石材營造,風格沉穩大氣,是汕大開放和實力的象徵。在校門外可看透石牆後面的汕大校園,在展現汕大校園規劃的高透明度和開放性的同時,又隱藏了一絲神秘。

真理鍾——「渴望真理、科學以及創新的代表」


而剛提到的著名設計師林瓔,除了設計汕大校門之外,她還為汕大貢獻了一座地標建築的設計——真理鍾。由一道簡單的金屬弧吊著一個中國式的吊鐘以及一柱石牆構成,這座高22米,鍾重2噸的真理鍾在設計上頗有內涵。

從遠處望去,柔和天然的弧線造型和支撐著它的筆直石樓相比,構成對立的平衡,代表著思維過程的兩面匯合,時刻在提醒汕大人追尋真理以及自我。

圖書館——「亞洲最美圖書館,汕大的知識大門」


在介紹深大時我們說到,圖書館在校園裡占著一個不可取代的地位,而汕大也是以高待遇對待自家的圖書館。汕頭大學圖書館由香港知名設計師陳瑞憲受李嘉誠先生邀請所設計,設計概念取意自中國的線裝書,外部觀感造型體現了中國線裝書書盒的雅致結構,巧妙地把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新式設計結合起來,儼然成為汕大的「知識大門」。



左上:行政中心

左下:氣膜籃球館

右圖:醫學院大樓

作為「高校建築之花」

汕大的特色建築還有很多

例如醫學院大樓、氣膜籃球館等

而我們也期待這所年輕的大學給我們帶來更多新式設計的建築


在瀏覽完這麼多校園的建築之後

已經畢業的你是否回想起當年在校園裡的學習時光?

還是學生的你又是否發現自己校園裡的建築美學?

正在為大學奮鬥的你pick到你喜歡的高校了嗎?

而你的學校里又有什麼特色的建築呢?

在下方留言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高校遊玩注意事項

1.在前往高校前,請事先查詢該學校是否對外開放,遊覽是否需要預約;

2.在校園內遊玩時,注意保護歷史建築以及教育設施,拍照時切勿破壞校園景觀;

3.儘量選擇周末以及公眾節假日前往高校,以免打擾學校師生教學活動;

4.高校圖書館一般不對外開放,請事先查詢。

素材來源:中山大學官方微博,中山大學官網,華南理工大學官網,華南理工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官方微博,華南農業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深圳大學官方微博,深圳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深圳大學官網,汕頭大學官網,汕頭大學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9kC83ABfwtFQPkd5p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