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跑累了,我們便躺在麥垛上聊天

2019-07-13     中國鄉村美文

麥香(散文)


又是一年芒種時,又是一季麥兒香。走出家門,來到村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田野。風兒吹過,掀起陣陣麥浪,個個麥頭搖頭晃腦的憨笑著,仿佛是在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消息,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這就是我的家鄉——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河西鎮馬村。它坐落在華北平原的東南部,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古老的衛運河段惠通河畔。這兒水肥地沃,五穀豐登;這兒人傑地靈,富足安康。我愛家鄉,最愛夏季豐收的麥香。

兒時的麥收季節是最快樂,最甜蜜的。那時生活拮据,以粗糧為主,一年之中最盼望的就是麥收了。那時候還是在生產隊里,實行集體責任制,大家一起下地勞動,一起打場,一起分糧。細糧雖然分的少一些,日子雖然簡樸,但是他大家相處的非常和睦,融洽。他們那種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鄉風民俗,是那麼的淳樸、率真;是那麼的溫暖人心。

麥收季節最令我難忘的是收麥和打場。麥子熟了,鄉親們用鐮刀一把一把的把麥子割下來,擰草繩,打成捆。然後裝上牛車,馬車,驢車,還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這是生產隊里唯一一輛現代化交通工具。你看鄉間小路上,牛兒,馬兒,驢兒都在撒歡兒地拉著車歡叫著,拖拉機嘟嘟滴地跑著,再加上 老鄉的吆喝聲,鞭子甩得啪啪聲,仿佛匯成了一曲動聽的民間交響曲。閉上眼睛,聞一聞空氣里瀰漫著的麥香竟是那麼的香甜,沁人心脾,此時的我仿佛已陶醉在這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里。

再看最熱鬧的是麥場。馬、牛、驢、騾生產隊里的所有牲口全都上場了,一個個拉著大石碾,不停地轉圈兒碾著麥子。叔叔伯伯們揚起手中的長鞭,高聲吆喝著,牲口們也拉的起勁,不停地歡叫著,仿佛是和主人一起歡慶這豐收的季節。我們這些調皮的孩童,則在一旁用小樹枝打著牲口的屁股,牛兒、馬兒無動於衷。可是驢兒騾兒卻不好惹,連踢帶跳,還尥起蹶子,把我們嚇跑了。

揚場是最開心,最好玩的時候。壓場,抖場之後是揚場,一堆堆的麥粒像金燦燦的小山似的,大家個個喜笑顏開。長輩們有序的幹著活兒,有的用木銑揚場,有的用掃帚掃場,有的用耙子扒場……看著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我們這些散學歸來的孩子也加入的這熱鬧的場面。你看一個個小夥伴都脫了鞋子 ,光著腳歡呼雀躍著撲倒在大麥垛上。臉龐與麥粒緊緊地親吻在一起,吃到嘴裡的麥粒,嚼一嚼,好有勁道好香啊!那麥香仿佛甜到了我們的心裡。起來之後,你追我趕的又從這堆跑到另一堆,一邊跑一邊揚起手中的麥粒,像下麥雨似的散落在麥場裡,散落在每個人的頭上,身上,散落在每個人的心裡,散落在無憂無慮的童年裡……

跑累了,我們便躺在麥垛上聊天。不覺不知月亮爬上了樹梢,星星掛滿了夜空,蛐蛐、嬋兒的鳴叫像一首首小夜曲,伴隨著辛苦一天的鄉親們進入夢鄉。此時躺在麥場裡,守著麥堆,聽著古老的故事,微風吹來,麥香陣陣,是那麼的愜意,涼爽。此刻整個村莊也瀰漫在這濃濃的麥香之中,睡得那麼踏實,香甜……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光一晃當年的兒童變成了中年人。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一切都在改變。現如今的過麥,再也不是舊時代的模樣了,再也看不見當年的牲口拉車,壓場;再也看不見麥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大型的收割機,一輛輛嶄新的農用三輪車、四輪車。人們只需要站地頭上指揮一下即可,只見麥粒兒像流水般的流進了農用車裡。是那麼的乾淨、飽滿。隨後大型的播種機又把下一季的種子播撒到農田裡。望著這快、凈、齊的大型機械。讓人不由得感慨萬千,讓人不由的讚嘆新時代,新生活的巨大變化。

麥香悠悠飄過多少載,從古飄到今,從兒時飄到現在。不知道它養育了多少人,多少代,祖祖輩輩在它的養育下成長生活。如今的麥香越飄越香,越飄越濃,越飄越遠,生活也越幸福……

簡評:借懷舊之筆揚新時代讚美之情。文筆細膩生香。

作者簡介

王中林,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馬村人,現任啟航小學語文教師,鄉村詩人。熱愛生活,熱愛教育事業,喜愛孩子。利用業餘時間寫了大量謳歌家鄉和祖國的詩篇,並在《江山文學》,《詩選刊》,《中國鄉村》,《海陵微文》《理士之窗》等全國幾大刊物皆有發表。「滿腔熱情灑校園,嘔心瀝血為明天。祖國花朵齊綻放,代代棟樑譜新篇。」是我最真實的寫照。


投稿諮詢微信:zxm549750302

雜誌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絡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註:投稿作品必須為 原創首發 作品。平台嚴禁投已在別處刊發過得作品!嚴禁投同時在多處投的作品!嚴禁在未知道審核結果的情況下將作品再投他處!嚴禁將已經審核通過的作品再投他處。(投稿兩天後,即可諮詢審核結果,不會影響您的投稿效率!)

版權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uixD2wBmyVoG_1ZhQm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