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談航班「死亡率」?難道是為刷存在感?

2019-08-28     蘇白傳媒

航空公司談航班「死亡率」?難道是為刷存在感?

航空公司網絡談死亡率高低、坐飛機哪裡最安全?被質疑帳號被盜

標籤:社會市井民生奇聞、奇聞趣事交通出行、荷蘭印度、航空公司談座位死亡率、話題事件看法咵天日白扯淡

前不久,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印度分公司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客戶端回答了坐飛機哪裡的位置最安全這個問題。許多網友震驚,懷疑帳號被盜。(據環球網、新浪報道)

這個關於乘坐飛機死亡率,或者說安全感的話題,確實是非常 感的一個話題該公司推出了的什麼飛機的後三分之位置最安全,最不安全的位置在飛機的中部座位,而前排的死亡率要低些。筆者也對這個問題感到非常的意外,因為乘坐飛機,如果是在萬米高空飛行,如果真要是發生意外,我覺得談論死亡率這樣的話題似乎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

因為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如果出現不可逆轉的故障,筆者認為死亡率應該在100%,在這樣的高空,別看機艙內的溫度和氣壓都非常舒適,人們幾乎感覺不到什麼不適,可是如果在機艙外,氣溫是非常低的,大概都在零下30度以上吧,而且內外壓力存在的巨大反差,如果飛機機艙破損或者艙門打開,單單內外存在的壓力差就會令人受不了,心肺和肝臟瞬間受損或者嚴重點說是破裂,將是無可避免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根本就不具備跳傘的可能性,所以,如果飛機無法下降到一定高度,進入到大氣層,人員是無法保障生命安全的,再這樣的高空談死亡率,沒有絲毫的意義。

因此,筆者倒是覺得,如果來談談坐在飛機上的感受倒是非常不錯的。在飛機上,作為也是根據乘坐舒適度將座位分為三六九等的,前些年沒有公務出行管控還不是十分嚴格的時候,飛機的前排還設有頭等艙、公務艙,這地方相比於後排的位置,三人的位置改成了兩人位置,座位空間也相應得到了擴展,因為離飛機發動機遠,噪音小,乘坐起來自然非常的舒適。當然,這樣的位置也不是普通乘客能做得起的,首先是價格,動輒萬兒八千,甚至直接上萬,普通百姓當然不會選擇這樣艙位,那麼,乘坐這些艙位的人是哪些人,想想大家都能明白。

哦,對了,現在這些位置好像還是有,只不過名稱改了,叫著商務艙了。乘坐的人員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商務艙往後機翼以前的這部分座位,也是比較舒適的,還是因為離發動機遠,無論是噪音還是乘坐體驗感都是相當不錯的,這部分座位和機翼後面的部分座位座位經濟艙中的好位置,售價也是有著很大差別的,這個問題就在購買機票的時候,同樣是經濟艙,卻有好幾種價格,價格越高,離發機的位置越遠,舒適度相比也就越好些。

而在筆者的乘坐飛機的經驗中,最不舒服的位置就是中部了,中部不僅有機翼的存在,而且飛機發動機也位於機翼兩側,加之起落架在起降過程中因為收起或者打開的聲音等等,噪音也是不小的,一趟飛機坐下來,尤其是長途,下飛機後飛機的轟鳴聲仿佛還會伴隨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消失。再一個,機翼的存在,也阻擋了坐在舷窗前乘客的視線這給那些想欣賞窗外空中美景的乘客造成了障礙,總是不能完整地捕捉到一幅滿意的畫面。

因此,筆者覺得,荷航發布的機艙座位「死亡率」應該是有條件的,因為飛機在不同的高度飛行,如果發生狀況,其安全機率也是不一樣的,只有在有條件設置的前提下來談論乘坐航班的座位的「死亡率」 才會有意義,如果不是這樣,那還不如談談關於機艙內那個座位的乘坐更加舒服來的好些。還有,就是荷航推出這樣的航班座位「死亡率」的談論,是不是在更大程度地刷存在感,我想,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了。(1534字)

文|木子(作家、新聞人、策劃人,四川樂山人,985高校中文系學士,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策劃編輯、評論員。)

審讀:蘇白傳媒 編審 蘇白

運營: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 妮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uUg2GwBJleJMoPMj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