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會東縣相關部門獲悉,烏東德水電站會東縣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接近尾聲,已開始第二階段著力抓實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移民安置點基層治理,引導移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據了解,烏東德水電站會東縣6個集中安置點移民建房工作已全面完成,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已滿足移民搬遷入住條件,安置點場平硬化、外部供水、對外連接道路等工程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目前,姜州安置點153戶702人全部搬遷入住,其餘安置點已搬遷入住95戶406人,生產用地分配進度80%,進點移民已有土地耕作,保證移民順利春耕生產。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戰略工程,也是流域開發的重要梯級工程。它是世界型巨型水電站,世界第七大水電站,也是國內第四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會東縣和雲南省祿勸縣交界處金沙江河道上,水電站壩頂高程988米,最大壩高270米,總庫容74.08億立方米。據了解,烏東德水電站共安裝12台單機容量為85萬千瓦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 2021年全部機組實現投產發電。目前,烏東德水電站工程第一階段水庫蓄水已完成,已蓄至895米高程;經專家組安全鑑定,烏東德水電站樞紐工程2020年4月下旬具備第二階段蓄水條件;計劃於2020年5月水庫蓄水至945米高程,2020年7月實現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目標。記者了解到,該電站涉及會東征地紅線範圍內烏東德、鐵柳2個鎮、7個行政村、27個村民小組,根據規劃成果,至規划水平年,生產安置人口4184人,搬遷安置人口4427人。
該縣為了全力做好烏東德水電站移民安置工作,保證移民順利搬遷,結合移民工作實際,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指揮長的指揮部,指揮部下設1個辦公室、7個工作組(政策研究指導、項目建設推進、信訪維穩、宣傳、黨建助推、紀律作風保障、後勤保障),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切實抓好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通過搬遷安置、新村建設等舉措,讓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同時,會東縣還建立了移民搬遷安置「五個一責任聯繫方案」,即在移民工作重點村落實一名縣級領導、一個聯繫部門、派駐一名第一書記、一個駐村工作組、一名技術員,實現縣、鄉(鎮)、村移民工作領導機構全覆蓋,精心安排部署,及時協調各類矛盾問題。
在烏東德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中,會東縣對標時間節點,細化任務分解,全面履行「三個主體」責任,始終把水電移民工作作為頭等大事、頭號工程來抓,主動徵求庫區老百姓的意見,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認真負責地解決群眾搬移中的實際困難,聚焦問題短板,層層壓實責任,確保移民搬遷安置戶高高興興地搬離舊址,住上寬敞的新房,開始新的生活。
為了消除移民的不安情緒,讓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生活,會東縣統一規劃修建移民新村。新村裡,新房整齊排列,水、電、路、通訊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遷入寬敞明亮的新家,姜州移民安置點移民趙幫洪由衷地喜歡上了移民新村裡的新環境新生活。他說,「以前住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一下雨,道路泥濘,出入都很困難。現在方便多了,大車都能直接開到家門口,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姜州鎮中心小學張沛同學的家,已經由會東縣鐵柳鎮花山村搬遷至姜州移民安置點,當被問及入住新居的感想時,她大聲說道:「現在的家比原來的好!」
搬得出,還得穩得住、能致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會東縣委、縣政府通過入戶調研和開「壩壩會」等各種方式了解搬遷戶的基本情況、就業意願和勞動技能等信息,建立相關台帳,按照群眾意願安排參加技能培訓,幫助尋找合適的就業崗位,完善就業體系,拓寬移民收入渠道,完善老年及幼兒活動中心,解放留守婦女勞動力,讓有意願的群眾都能有機會務工。
會東縣委書記環江紅一再叮嚀相關部門,一定要深入調查了解和充分徵求移民意願,因地制宜選擇移民增收產業開發項目,確保廣大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讓移民搬遷安置紅利政策深入「群眾心」,增強移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要不誤農時,加快做好安置點土地分配工作,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要突出示範引領,通過大戶引領帶動和建立專合組織等方式,做好產業引導,找准適宜本地發展的好產業、好路子,讓搬遷群眾真正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