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癱奧運火炬手與死神同行:十年時間創造生命奇蹟

2019-07-22     知音

1995年,9歲的武漢女娃董明遭遇了命運的暴擊,她脖子以下高位截癱,更失去了語言功能。接下來的10年里,她往返於醫院ICU和家裡,一次又一次和死神較量。然而,令人驚嘆的是,她不僅活了下來,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成為一枚閃耀的驕陽。

一夜長大:活著,是責任

2008年5月的一個深夜,夜色籠罩著滿城廢墟。在一處帳篷內,傳來絕望的哭聲:「我不活了,你們就讓我去死吧!」一個被地震吞噬了雙腿的年輕人,幾近崩潰地吶喊著。

一個坐著輪椅的美麗女孩,平靜地看著年輕人說:「你想聽聽我的故事嗎?一個9歲起就跟死神打交道的女孩的故事。」

這個女孩,叫董明。她1986年出生在湖北省武漢市,爸爸董財鋼是做木雕工作的,媽媽陳漢英在商業部門工作,他們對董明呵護有加。在武漢市礄口區凌雲小學讀一年級時,董明因身體條件優秀,被選入跳水隊。

父母接送她上學、訓練,風雨無阻。董明進步很快,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誰也沒想到,意外突然降臨。1995年夏,董明在一次比賽中,為了避讓隊友,導致她入水角度發生變化,她的頭,撞到了池底!

她被送到醫院時,幾乎沒有了生命體徵,醫院連下三道病危通知書。恍惚間,董明聽到媽媽撕心裂肺地哭喊著:「救救我的孩子啊!」在醫生護士竭力搶救之下,她才漸漸恢復了心跳。經診斷,她的頸椎、脊柱斷裂,脖子以下截癱……

董財鋼夫婦還沒來得及喘氣,董明就因多種併發症持續高燒,體溫達40攝氏度,醫生用盡辦法,都無法降溫。生死一線,董財鋼和陳漢英含淚一遍遍求醫生相助。他們得知有種德國產特效藥效果好,但奇貴,一個療程三針,需要花費四萬元!

董財鋼和陳漢英毫不猶豫賣掉了房子,並向親朋好友借錢,湊齊了費用。好在,三針下來,董明終於退燒了。她撿回了一條命。董明的身體情況穩定下來後,董財鋼夫婦將她送到北京進一步治療。

可惜,手術無法修復董明損傷的頸髓和脊髓神經。因高位頸髓神經受損嚴重,這部分神經管理肋間肌肉和膈肌,而這些肌肉是人體呼吸的主要動力肌肉,雖然董明尚能微弱呼吸,但是,她連咳嗽、打噴嚏,甚至擤鼻涕的力氣都沒有了,更無法開口說話!

明晃晃的無影燈,奔忙的醫生護士,面容憔悴、流淚的父母……小董明睜著眼睛,仰面躺著,她不能動彈,也無法表達,她忍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她的頭髮被剃光,脖子上吊著十幾斤重的秤砣以接受牽引鍛鍊……

她好想伸手讓媽媽抱抱自己,但她感受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她想大哭,想說自己好累,她想問,自己為什麼不能下地走路,但她無法開口。儘管爸爸媽媽臉帶笑意,可她已覺察他們的心碎與疲憊。

年僅9歲的她感到無比絕望、無助。她想到了死,可她連自殺的能力都沒有,她只能絕食!

在董明絕食的第四天晚上,董財鋼夫婦終於意識到,女兒不是厭食,而是想死!可無論他們怎麼勸說,董明都不肯再吃東西!陳漢英捂著胸口痛哭,這麼多日日夜夜,他們都熬過來了,可是,眼見這麼幼小的愛女一心求死,她崩潰了。

董財鋼拉過妻子,一起跪倒在女兒床前:「明明,爸爸媽媽求求你,求求你活著……」董明的眼淚,順著臉頰滑落。她深深依戀著爸爸媽媽,看到他們如此憔悴、慌張、絕望,她的心也碎了!

緩緩地,她用眼神示意自己願意進食了,媽媽起來端過碗喂她,爸爸也狂喜地圍在她床頭。董明仰望著父母,爸爸鬍子拉碴,媽媽的眼角已經爬上了皺紋,他們眼裡全是淚,笑容卻好溫柔。董明突然明白了,活著,是一份責任。她仿佛一夜長大。

十年奇蹟?不,生活沒有奇蹟

對於高位截癱的董明來說,活著,很難,被理解,更難。董明身體外觀無恙,面容姣好,大家都覺得,她看上去一切都好。誰又知道,她大小便失禁的窘境和血液無法正常循環、軀體猶如凍住一般的無奈!

更可怕的,是併發症會隨時奪取她脆弱的生命。有一次,董明感冒了,引發嚴重肺炎,無法呼吸,被緊急送往ICU搶救。對別人來說的小小疾病,都是橫在董明面前的鬼門關!

為了給女兒治療,董財鋼夫婦四處舉債。很多人非常不理解:「這不是早就治療過了嗎,為什麼老是進重症監護室?」「這孩子是不容易,不過,是不是因為受了刺激,所以比較嬌弱?」

為了女兒,董財鋼和陳漢英殫精竭慮。

一天,因為太過辛苦,陳漢英突然在家暈倒了。董明眼看著母親倒在自己面前卻無力相助,只能在心底一遍一遍狂喊著媽媽,用目光守護著,直到爸爸進門的一瞬間,哭了。目睹了父母的辛酸,董明更希望自己能做點什麼,能給父母帶去一點驕傲。

董明不願漫無目的地熬下去,她想繼續學習,想看書!可她不能開口說話,也不能點頭、搖頭。每當自己的小夥伴或者爸媽的朋友來看望她時,如果他們手中有書本,董明就用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那書。就這樣堅持了四個月,陳漢英終於意識到,女兒想看書!陳漢英趕緊向董明的同學借課本拿到床前。董明平躺著,仰視著被掛在眼前的書本。父母和她之間漸漸達成了默契,她眨一下眼睛,就是請他們翻書,眨兩下,則是阻止他們繼續翻頁。就這樣,董明在床上自學了小學到高中的課程。

2001年,董明想要一台電腦,那時,家裡經濟非常困難,可父母四處奔波,給她買了一台二手電腦。醫生斷言,董明根本無法使用電腦,父母不敢奢望什麼,只想把電腦擺放在女兒面前,給她一個念想。媽媽讓董明側著身體,把她的一隻手擱在鍵盤上,讓她試著一點一點去蹭。董明只有一半的大臂力量,只能微微抬起手臂,根本無法控制手指。

她一次次地滿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但她不想放棄。日復一日,董明終於用大臂帶動小臂,加上嘴唇的幫忙,學會了打字。為了儘快自力更生,她開始在網上寫稿,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她都會在心底反覆說上幾遍。短短500字的稿子,卻需要她從早上6點寫到晚上11點,她把稿費全都攢了下來,資助農村失學的學生,並用自己寫的文章感化服刑人員。由此,她開始走上志願者之路。

在積極的鍛鍊和良好的心態下,董明的身體越來越好。2005年初,董明感覺到喉部的肌肉有了力量,她竟能開口說話了。10年來,雖然她無法發音,但她一直在心底里默默說了無數話。董明立即註冊成為湖北省志願者,開始到聾啞學校支教。在這個過程中,她恢復了大部分語言功能!

很多人覺得,董明身上發生了奇蹟,但她卻說,生活里沒有奇蹟,她之所以能打字、開口說話,是因為她堅持鍛鍊,堅持學習,堅持自己在心底組織語言,堅持不斷嘗試醫生斷言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哪怕一次次受挫。

想要走出家門,且不麻煩父母,又是一道難關。董明需要用手臂的力量撥動控制杆,操作電動輪椅到公交車站。那時候,還沒有殘障人士的設施,她必須湊齊四位陌生男士相助抬她,才能上公交車。

一天,她好不容易湊齊了四個人相助,可公交車司機看到她,罵罵咧咧:「都這樣了,還出來丟人現眼,滾,下去!」董明很難過。那段時間,她不願出門,可她發現,越悶在家中,她越絕望。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放棄自己的追求呢?調整好心態後,她鼓起勇氣再次出門。

經過了無數次挫折後,董明發現,很多人不願相助,是不知道該怎麼幫她。因此,她每次鎖定適齡男士後,就會「裝溫柔」,輕快地說:「帥哥,你等會能幫我一下嗎?」接著,她會明確告訴別人該怎麼幫她抬輪椅或是如何扶她。此後,每次出行她幾乎都很順利,如果遇到出言不遜的司機,她不會怒火中燒,而是平靜地請對方理解、幫忙。

2005年的10月,經過了激烈的篩選競爭,董明成為殘奧會第一批備戰橄欖球的運動員,她是團隊中唯一一個女孩。為了鍛鍊,董明不僅增肥幾十斤,還弄得身體都是傷,但她一點都不覺得苦。

作為橄欖球運動員,2007年,董明代表湖北隊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被評為全國的最佳球員!從9歲到21歲,董明用了12年,重新回到了運動賽場!她的故事漸漸流傳開,經過層層選拔,她被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

走起,那尾逆流而上的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董明連續六天在街頭為災區人民募捐,還反覆和父母商談,拿出了他們很不容易攢下的準備為她治病的1萬元錢,捐給了災區。

得知有傷員被轉到武漢的消息後,董明多次前往同濟醫院,去愛心病房給受傷的孩子們做心理輔導。不久之後,中國心理協會組織人去四川做心理救援,董明參加過心理學知識的學習,也在公益活動中積累了心理輔導的實踐經驗,她立刻提出,想去四川。

媽媽陳漢英堅決反對:「那裡太危險,每天都有餘震……沒了你,我怎麼活?」董明震驚了:一向不善言辭的媽媽,這一刻,為了自己的安危,居然說出了這樣飽含愛意的話。

董明含著淚對媽媽說:「你們生下我,給了我第一次生命,我沒有選擇的權利。我9歲出事時,你們拚命救我,讓我活下來,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那時候,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我截癱後,最怕的就是,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我沒有了價值……」

陳漢英號啕大哭,為女兒遠去的危險而揪心,也為女兒的勇敢堅強、想要活得更加燦爛而感動。陳漢英終於鬆口,拉上丈夫,一同陪女兒去災區。

董明一家不想成為災區人民的負擔,出發前,他們購買了物資去了北川。他們經歷了暴雨,山體滑坡等困難。因為災區道路的坎坷不平,董明的輪椅一度被摔成三截。因為沒有地方讓她上洗手間,她不能多喝一滴水。因為物資嚴重匱乏,董明和家人兩天沒有吃過東西,四個星期沒洗過澡。當有餘震和山體滑坡時,一家人抱在一起,互相寬慰。

董明的爸爸負責抱傷員,搬物資,媽媽負責給傷員換藥,她則負責心理輔導。於是,便出現了文首那一幕……就這樣,董明一家跟著部隊輾轉一個月,走過了北川、都江堰。

在帳篷學校,校長拜託董明去幫助一個年僅7歲的男孩,那孩子的父母和家人都在地震中身亡了,他有應激性心理障礙,始終不開口說話。此前,孩子接觸過兩名心理專家,但因為各種原因,兩個專家都沒能成功疏導孩子的心緒,校長擔憂,多次轉診會對孩子造成心理的二次傷害。

董明與這個孩子同吃同住7天,終於打開了孩子的心扉,幫他戰勝了情緒障礙。董明信心大增,輾轉數個震區,成功讓5名父母雙亡的孩子開口說話,讓40多位因為地震造成重度殘疾的人重新樹立起活下去的信心,為1000多名救災戰士鼓勁。

離開四川時,一家人身上只剩下去北京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車票錢,她又馬不停蹄去奔忙……

奧運會結束後,董明更加發奮,她不僅學習了英語和日語,並在2009年考取了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2011年,她還成為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的教師,負責學生志願服務。

自此,董明開始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和多年來對抗絕望與抑鬱的經驗,給迷茫無助的網友做心理輔導。隨後,董明成立了自己的愛心志願者團隊,用自己的微笑和陽光,給輕生者帶去生的希望。

在去看望困難戶的孩子們時,董明有自己的「愛的訣竅」,她從不會直接拿著錢或者禮物遞給孩子們,而是會設置一些有趣的環節,讓孩子們能較為簡單地「通關」,獲得禮物。她會把書本作為禮物贈與孩子們,書里夾著他們一個學期的學費。這樣,孩子們就不會感覺這是一種施捨,而是他們通過學習和努力有所收穫。做公益,絕不只是簡單的施以物質,而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漸漸地,董明堅信,努力活成一朵驕陽,為在寒冷的黑夜裡徘徊的生命,帶去溫暖和陽光。她將此作為畢生的追求。父母非常支持她。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董明榮獲全國助人為樂模範稱號,她還成為湖北經視的主持人。2012年,董明成為倫敦奧運會的火炬手!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董明的公益事業越做越好。2014年,董明獲得五四青年獎章。2015年,她榮獲武漢精神文明代言人稱號。

2017年夏,董明接到一對夫妻的求助,他們的女兒從健全人變成了坐輪椅的殘疾人後,不願出門,也不願意見人。那天,董明請媽媽為她化了個美美的妝,前往女孩家做客。因為有相似的經歷,董明和女孩很聊得來,但女孩始終不願出門。董明安排女孩的媽媽為她打扮,女孩的爸爸以及鄰居幫忙,把女孩抱到了一樓樓下,女孩非常抗拒。女孩的家人擔心地跟董明說:「要不算了。」

董明溫暖地笑著,說:「你看,外面的藍天,是不是很美?我們美美噠出門,心情才會好!」在董明的鼓勵下,女孩終於同意出門,在小區轉一轉。董明有自己的「計謀」。到了午飯的點,董明邀請女孩去餐廳共進午餐。女孩一臉不願意:「我會被圍觀的,還會被指指點點。」董明笑了:「我陪著你,他們也會看我的!」

去餐廳的路上,董明駕著輪椅與女孩並行在馬路上,還拉著女孩唱歌。女孩見有人圍觀,連忙拉董明:「別唱了,好多人看我們,他們一定覺得我們像神經病。」

董明頭一歪,一本正經地說:「我怎麼覺得,他們是在欣賞我們呢。你看那些男士的眼神兒,肯定是很多年沒見過我們這麼漂亮的妹子了!」董明的話逗笑了女孩,兩個人的笑聲灑了一路。

她就是這樣,像一尾逆流而上的魚,不管前路多艱難,都要用盡溫柔和愛,去喚醒周圍人內心的力量。

董明,用十年時間創造了生命奇蹟,又用十年時間燃燒自己,去呵護在黑暗中獨孤前行的生命。2019年1月,董明成為2018武漢年度城市溫度人物,這是對她最美的褒獎。

編輯/張亞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_s4K2wBmyVoG_1Zg9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