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被嚇得不輕,長大後才明白,底層人的掙扎,都在這部電影里

2019-10-16     more光影閒談

以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電影其實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享譽國際的佳作。

福爾曼的《飛越瘋人院》,讓人知道如何將一個正常人給逼瘋,自由和個性的壓制無疑是摧殘一個人的最簡單方法。

《致命ID》里,當一個人擁有幾重人格的時候,他犯下的罪行,到底該怎麼判決?

這些作品,大多是通過一個極端的個例來凸顯現實意義,從而引發社會對精神病群體的思考,但是如果深入到底層社會層面,這些精神病又會是什麼樣子?

今天這部電影,就是這樣做的——《癲佬正傳》

這是爾冬升導演的處女作,目前為止豆瓣評分高達8.5分,這也是他評分最高的一部電影,印實了「出道即巔峰」的道理。

當年上映之後,曾經提名金馬獎和金像獎的最佳劇本,秦沛也被提名金像獎最佳男配,當然除了老戲骨秦沛外,爾冬升還找來了梁朝偉、葉德嫻、周潤發等明星。

影片聚焦在兩類人,社工和精神病,當初上映時因為涉及到社會問題差點被禁,不過《癲佬正傳》還是名利雙收,拿下1000萬左右的票房。

電影一開場,精神病人阿狗拿著個盆子在菜市場裡瞎轉悠,還打擾別人做生意。

別人欺負阿狗是個精神病,拿著刀嚇唬他,阿狗也學著對方拿著菜刀,但他是個精神病,周圍的人都嘀咕:這是個瘋子,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好在社工老徐出現,他用一把玩具刀跟阿狗玩了起來,然後用成龍的玩偶哄他開心,這才博得阿狗的信任。

此時,一位名叫劉天娜的女記者出現,她攝像機上的閃關燈又讓阿狗失去了理智,老徐及時的踢掉了她的相機。

劉天娜目睹老徐壓制精神病的過程,她決定跟著老徐做一次精神病人的專訪。

精神病人很敏感,老徐再三強調讓劉天娜小心,因為他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什麼時候失控。

但是劉天娜覺得老徐有誇張的嫌疑,於是沒有經過同意就私自接近精神病人,對方是愛撿瓶子的三姑婆,她面目猙獰地拿著剪刀想要殺死劉天娜,隨後又轉變成笑臉,說是在開玩笑。

劉天娜被嚇得不輕,她再也不敢私下接觸精神病人。

為了安全,老徐帶她去採訪一個幾乎完全恢復的精神病人阿全。

阿全告訴劉天娜,如今精神病人的處境很困難,因為他們或被家人鄙視棄養,或受到別人的欺負,所以他們寧可住進精神病院,因為醫院裡有人照顧他們,就算是康復出院,一旦遇到某些刺激,他們都會舊病復發。

更難受的是,精神病人即使康復了,也會受到別人的歧視,工作找不到,最後只能流浪街頭。

阿全雖然康復了,但是他的家庭支離破碎,妻子改嫁,兒子也帶走了,家裡只剩個老母親,他一個月只能見到兒子一面。

他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也很擔心自己的精神病會復發。

下一個探訪的病人,是一個名叫阿松的精神病,他自己的生活都沒過好,居然找了另一個精神病患者結婚,還剩下一男一女。

妻子的去世對他打擊很大,連女兒生水痘他都不管不問。

老徐詢問他兒子去哪了,阿松支支吾吾的說兒子生病了,但是他沒有帶他去醫院,只是拿自己的藥給兒子吃,結果兒子服藥過量暈過去了,阿松以為兒子死了找個地方就給埋了。

警察找到屍體的時候,兒子一隻手露在外面,他是被活活悶死的。

阿狗、阿松等人都是陪襯,影片將焦點全部聚焦在康復的阿全身上。

由於思念兒子,阿全總是偷偷地跑到學校里見兒子,但是被妻子碰見之後,她揚言要申請禁令不允許阿全再靠近兒子,她老公還跟阿全發生了爭執。

阿全受到刺激後,精神病的苗頭又出現了,他在家裡殺活雞吃活雞,後來被老徐送進醫院,但是醫院根本不打算收留他,因為比他嚴重的患者太多了,醫院沒有那麼多病床,所以開了幾副藥就讓阿全回家了。

然而讓老徐沒想到的是,劉天娜擅自把阿全的新聞刊登在報紙上,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街坊四鄰,跑了一個精神病讓他們人心惶惶。

結果阿全受到全街坊的驅趕,所有人都試圖將這個精神病給趕走。

在推搡的過程中,阿全的母親被弄傷,接二連三的刺激終於讓阿全徹底爆發,慘劇由此開始。

他砍死了幾個鄰居,然後跑到幼兒園,滿身鮮血的他在孩子們的歌聲中痛哭,當那個平日裡偷偷把兒子帶出來跟他見面的老師試圖勸他時,他一言不合就將她砍死了。

在砍死兩個幼兒園老師和一個警察後,老徐拿著警察的手槍,將他擊斃。

電影最後,電影開場出現的阿狗又瘋了,他被家人喊著去死。

老徐前來安慰的時候,阿狗被一個女記者的閃光燈給嚇到,拿著菜刀就將老徐給砍死了。

整部電影看下來,似乎不能看出到底錯在誰身上。

難道怪社工沒看好病人?

社工也不能24小時看著病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也很同情精神病患者,但是他們不能解決精神病患者的問題,只能適當的進行緩解。

難道怪那些大肆報道的女記者?

排除一些無良記者,其實大多數記者都希望通過媒體來曝光這一特殊群體,希望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效果怎麼樣他們也無法預測。

難道怪那些驅趕精神病人的鄰居?

試問如果一個有著嚴重精神病史的人出現在周圍,有誰不會感到害怕,雖然電影中驅趕的方式略微過激,但是沒有誰想在自己身邊放一個定時炸彈。

要怪就怪那些拋棄他們的家人,他們並不知道,精神病人也需要愛,家人的愛尤為重要。

光想靠著社工和醫院來解決問題,即使他們明知道即使能治癒病人的成功率很低,但是還是義無反顧地做著這項工作。

正如片中老徐的上司所說的那樣:「雖然這份力量很小,成功率很低,但如果連我們都不做,就沒有人做了」。

那麼,又有誰能理解他們的苦衷呢?這就是當時底層人生活的狀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Z9G1m0BMH2_cNUgSw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