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受欺負的孩子大多如此,別不當回事,教你幾招遠離校園暴力

2020-07-01     糯豆包媽媽

原標題:最容易受欺負的孩子大多如此,別不當回事,教你幾招遠離校園暴力

隨著家長工作越來越繁忙,很多家長覺得把孩子放在學校就很放心了,但是讓家長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孩子在學校除了要面對學習問題,還要面對來自其他孩子的那些惡意。

最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繁地被曝出,讓我們意識到孩子在學校是需要受到保護的,遭受了校園暴力的孩子會給他的一生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

校園暴力比你想像的要嚴重,父母千萬別不當回事

玲玲今年10歲上小學四年級,玲玲是一個沉默寡言不善交際的女孩子。

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不好,因為自身懶散的性格導致經常完不成作業,有一天因為玲玲又沒有完成作業,被數學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被老師批評後的玲玲感到非常沒面子,但是讓她更痛苦的事情是來自全班同學的針對與孤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玲玲多了幾個綽號:「笨蛋、白痴、智障」

甚至玲玲發現在班上有很多女孩子開始捉弄自己,比如說故意把玲玲的板凳丟在樓梯上,或者是在玲玲的桌面上亂塗亂畫,寫下「白痴」等字樣

不堪受辱的玲玲終於爆發了,結果卻遭受了更多的白眼,有次玲玲放學後竟然被班裡的幾個女學生圍堵在女廁所里,這些女學生朝玲玲吐口水,並且叫嚷著讓玲玲退學

被針對孤立的玲玲回家後只好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假,這樣的事讓玲玲患上了非常嚴重的抑鬱症。

通過發生在玲玲身上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對玲玲施暴的女孩子和玲玲並沒有多大的恩怨,但是她們仍然成為了校園裡的施暴者,這些女孩子的行為讓人非常厭惡。很多大人都難以相信,這樣惡劣的行為是由幾個不知世事的孩子做出的,原來孩子身上的惡是很難讓人感受到的。

最容易受欺負的孩子大多如此,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嗎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曾表示,在校園暴力事件當中,施暴者往往具有渴望被關注的表演型人格障礙,這些孩子大多極度自卑,所以才會通過施暴而找到自身的優越感。

容易被施暴的孩子往往有以下三個特徵:

1)沉默內向,朋友少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因為擁有了這樣的性格能夠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光明。

我們會發現校園裡那些沉默內向的孩子周圍的氣壓比較低,身邊的朋友也很少,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欺凌,因為他屬於校園裡的弱勢群體,連幫他說話的朋友都非常少。

2)外貌過高或過低

因為孩子的心理世界過於幼稚,所以在孩子心中所注意到的點都比較淺顯,所以對於孩子們來說最關注的就是其他人的外貌。

我們會發現在學校里那些長得過於漂亮的女孩子總是容易受到其他女生的針對,這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有了嫉妒的心理,而那些外貌長得過於醜陋的孩子,比如說過於肥胖,也容易受到孩子們的針對。

3)成績優秀,老師喜歡

我們都知道每個班級里都存在學習成績非常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表現得非常叛逆,時常頂撞老師,但是事實上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仍然渴望受到老師的認可,所以他們看到那些學習成績優秀又受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心裡就會出現嫉妒之情。

這些好學生的行為在他們眼中就是在拍老師的馬屁,所以好學生很容易受到差學生的集體針對。

校園暴力還有哪些其他的隱形表現形式?

1)關係孤立暴力

美國一項校園暴力調查研究顯示,在校園暴力事件中,約有92%的學生都曾遭受過集體孤立。

孩子的內心世界敏感而又脆弱,這就導致孩子對自己周圍的人或物都會表現得很敏感,當一個孩子在學校遭受到集體孤立後,這個孩子的內心是非常難受的,長時間下來孩子可能會患非常嚴重的抑鬱症。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受到集體孤立對待仍然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何況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2)網絡侮辱暴力

隨著網絡的發達,現在校園暴力已經波及到了網絡世界裡,很多孩子通過網絡上的社交軟體,都收到過不同程度的辱罵、恐嚇消息

長期遭受這些消息的折磨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害怕與人交流的心理,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極為不利。

3)語言嘲笑暴力

現在仍然有不少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在學校沒有挨打,那麼就證明孩子在學校里沒有受到欺負,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無形的暴力比肢體暴力更為嚴重,當一個孩子受到其他孩子的長時間的語言嘲笑,那麼對於這個孩子來說,他生活的世界是極為灰暗的。

該如何避免孩子被校園暴力,父母要注意以下三點

1)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通過了解校園暴力事件,我們會發現很多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際交往關係差,他們身邊的朋友很少,甚至有的孩子在學校里都交不到朋友,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與他人交往。

比如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多參加夏令營,讓他去結交新的朋友,培養一個開朗善談的性格。

2)教育孩子面對欺凌要勇於反抗

很多孩子由於軟弱的性格在面對校園暴力的時候都不敢反抗,這樣只會助長那些施暴者的施虐心理,這些施暴者只會認為這個孩子太好欺負了以後只會對他進行更得寸進尺的施虐。所以家長一定要教導孩子受欺負時一定要勇於說不,一定要反抗,這樣才不會受到進一步的欺凌。

3)從小培養孩子自信心

在校園裡我們會發現那些自信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快樂的,這些孩子身邊朋友多,又受老師的歡迎。反而那些自卑敏感的孩子經常過著孤獨的生活,對於施暴者來說有自信的孩子是他們不敢招惹的對象,因為這樣的孩子也是他們嚮往的朋友

相信當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校園裡受到欺負後都是既痛心又無奈的,因為校園對於家長來說是涉及不到的領域,孩子們在學校里有老師的管教,孩子受欺負後,家長最多能做的就是

帶著孩子去找老師,希望老師能給一個說法。但是我們會發現面對孩子,老師也不能過於懲罰那個施暴者,所以對於家長來說,我們只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強大的人,這樣才能不會遭受其他人的欺凌。不知道您的孩子有沒有遭受過校園暴力的?您都是如何解決的呢?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QozCnMBnkjnB-0zFK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