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鄂西北最後一座古城,白髮千丈!

2020-05-29     十堰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上津,鄂西北最後一座古城,白髮千丈!

有一種記憶叫做曾經

有一種情懷叫做生活

「上津記憶,四街留傳」

它講述著一座古城的百年歷史

它記載著珍貴且難忘的回憶

遠處,青山連綿

近處,老屋靜謐

一靜一動間

這座擁有4000年歷史的古村落

在此斂盡一身風華

不悲不喜,不驕不躁

今天,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旅京十堰籍作家梅潔筆下的

白髮上津城

白髮上津城

梅潔

秦嶺深處的上津,緘默在千山疊嶂的深邃里,也輝煌在千古歷史的光影中。

沒去上津時,只知「朝秦暮楚」是個成語,去了上津,才發現這是一個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這不,我們去上津的車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陝南古漫川,漫川鎮的執政者們把我們領到一片開闊場地,那裡並排矗立著二百多年前秦楚兩地人各建的古戲樓。秦人的戲樓簡約、雄宏,楚人的戲樓精巧、華麗,真有點像一對秦楚相好,在這裡牽手百年。

蒼莽秦嶺,不僅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也是秦楚兩種不同文化的揖別地。

走進上津,才知上津這個有著一千八百年的古城是多麼地老,老得白髮千丈!走進上津,才知道蝸居在秦嶺深處的楚塞秦關在中國歷史上是怎樣地舉足輕重!如果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這裡建平陽縣算起,一千八百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設縣、六次設郡、兩次設州,歷史太垂顧漢江邊這塊彈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嶺,南臨漢水,金錢河穿城飄逸而過。這裡自古就是兵來將去、戰馬咴嘶的軍事重鎮,也同時是一個舟楫穿梭、商賈雲集的商貿榮城。三國時,曹操部將就在此扼守中原關口;南宋年間,岳飛和金兀朮部將在這裡殺聲震天;元初忽必烈把這裡設為屯糧基地。六千里迢迢外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領上津前後達80年之久!以至於後來的李自成、王聰兒、紅四方面軍……上津飽經戰爭創傷。

唐代杜牧有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上津人知道,當年給楊貴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們那裡起岸,然後由騎士打馬飛奔,送入長安宮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驛站。

上津人還說,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歷朝歷代從江南選送美女進皇宮的船隊,經長江、漢水數月的水上勞頓到達上津之後,已人困馬乏,紛紛上岸休息,之後轉陸路穿秦嶺到達長安。而無數江南女子上岸後乘機逃入上津、鄖西民間,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鄖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麗質。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傳著一句諺語:「要吃好米到竹溪,要娶媳婦到鄖西」,應該是對這一歷史事像的注釋。

上津古城長寬僅二三百米,周長也僅只一千二百餘米,不足誕生我的湖北鄖陽府城的三分之一,但它東西南北四邊城門上的鎏金大字「連鄖」、「通漢」、「達楚」、「接秦」,已足以顯示它通達四海的屬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湯的城牆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牆、飛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顫:這是鄂西北最後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國最後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鄖陽府城、鐵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調工程中沉沒了。遍布中國大地成千上萬的歷史古城,也都煙飛灰滅抑或只剩殘牆斷垣了,保護好上津古城吧,權當是為中國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後的回眸……

摘自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報》

梅潔

梅潔:鄖陽區人、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

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現已出版《山蒼蒼、水茫茫》、《大江北去》、《漢水大移民》、《愛的履歷》、《生存的悖論》、《一隻蘋果的憂傷》等詩歌、散文,中長篇紀實文學作品34部,700餘萬字,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首屆徐遲報告文學獎」、「首屆全國冰心散文優秀作品獎」共百餘個獎項。

編輯/李丹 責編/全欣 終審/杜樹人

保護好上津古城吧

權當是為中國千年的文化

留下一瞥最後的回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O-6XnIBnkjnB-0zLl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