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瘋了?俄海軍總參謀部決定:庫艦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重新服役

2019-12-16     武器正能量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從設計到服役,充滿坎坷)

作為俄羅斯現役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從設計階段的人為性能降低,到海試階段的歸屬權爭搶,再到服役之後的多次事故,可謂是命運多舛。到了本世紀前後,隨著俄羅斯國家戰略調整,庫茲涅佐夫上將號也終於迎來了正常的發展服役階段,在近幾年,為了繼續保持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的服役狀態,俄羅斯也最終下定決心要對庫艦進行一次大規模升級維護。在這樣的背景下,命運多舛的庫茲涅佐夫上將號似乎也迎來了重振雄風的機會。

可是,受俄羅斯船企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影響,正在大規模升級維護階段的庫艦卻又迎來了兩次橫禍,去年10月底,在俄羅斯船企浮動船塢正常維修升級的庫艦突然因為浮動船塢沉沒受損,船塢的一個塔吊直接倒塌砸中庫艦甲板,砸出一個4乘5的大洞。

在其後,失去最大船塢幫助的庫艦隻能停泊在岸邊進行修理。只是,以此就認為庫艦的厄運已經結束,就難免高興得太早,在近日,維修升級中的庫艦再次發生事故。

(去年10月底,庫艦還因為浮動船塢沉沒塔吊倒塌被砸出一個大洞)

據了解,正在維護升級中的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在近日突發火災,火災面積據稱有120平米,事故造成十多人死傷。受此影響,再加上俄羅斯本就有限的軍費,以及近幾年發展遲緩、被外部打壓嚴重的經濟,有人就認為,此次事故極有可能成為壓垮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的最後一根稻草,俄羅斯在被逼無奈之下也極有可能忍痛退役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而且,在現實中,庫艦在現今的俄羅斯海軍中,其實也沒有太多實際價值,其象徵意義明顯更大。

庫艦現今似乎僅剩下象徵意義,俄羅斯如果藉機將其退役也在情理之中


設計階段遭受人為功能降級: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算得上服役生涯最坎坷的艦船之一,早在設計階段,該艦就曾被人為降低性能。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前蘇聯高層對航母的一貫偏見背景下,時任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排除干擾指示涅瓦設計局設計一型更大更先進的航母。在當時,前蘇聯海軍要求,該航母最晚要在1980年完成設計,1981年開工並於1990年完工。可是,由於時任蘇聯防長反對發展航母,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設計工作非常艱難,再加上當時涅瓦設計局的人事變化,該級航母的設計也是一再更改。

(在去年10月底的事故後,失去船塢支持的庫艦隻能停在岸邊繼續維護升級)

最終,在艱難困境中,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設計完成,該級航母的艦載機數量增加到52架,排水量增加到65000噸。但是,對於這個方案,原蘇聯總參謀部也不認可,並提出了反對意見。最終結果是本就反對建造航母的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指示控制「1143.5」型【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排水量」,該級航母的艦載機起飛方式也從最初設想的美製航母起飛方式改變為滑躍式起飛,噸位方面,該級航母也降低了近一萬噸。受此影響,在經歷了兩年的拉鋸之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最終設計定型,1982年4月1日庫艦實際開工。

但是,在庫艦建造時期,前蘇聯已經處於崩潰瓦解的邊緣,從1989年6月開始,庫艦進入海上試驗階段,可是這個時間的前蘇聯也恰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實驗階段的歸屬權爭奪:庫艦在1989年6月開始海上試驗,同年11月,首次艦載機降落試驗完成。但是,在此時期,前蘇聯也走到了盡頭。

(屋漏偏逢連陰雨,庫艦在近期又發生火災,造成十多人死傷)

1991年年底,前蘇聯解體,此後,因黑海艦隊分配問題,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嚴重分歧。時任烏克蘭總統突然要求正在黑海進行試驗任務的庫艦「立即返回由烏克蘭實際控制的蘇聯黑海艦隊塞瓦斯托波爾基地」,而面對如此危局,在時任北方艦隊副司令指揮下,庫艦在僅攜帶30%艦屬成員、還沒有配備艦載機的情況下,迅速離開黑海,返回俄羅斯北方艦隊。自此以後,庫艦正式成為俄羅斯航母,直到今天。

可是,加入俄羅斯海軍只是它悲慘命運的開始,在接下來的整個上世紀九十年代,庫艦更加艱難。

半死不活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在1992年至1993年年間,軍費嚴重不足的俄羅斯也勉強完成了庫艦的舾裝試驗工作,開始服役。雖然在其後沒多久,俄羅斯又恢復了庫艦編制,並在1995、1996年年間對庫艦進行了第一次遠海長航訓練。但是,此時的庫艦又遇上了經費不足的問題,「由於工資和配給不足,船員們私自拆除了許多貴金屬部件,在黑市上出售。燃料見底,發電機停止工作」。

(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兩艘艦合照,現如今這兩艘艦早已經分屬兩個國家)

受此影響,此時的庫艦就出現了只具備象徵意義的趨勢,直到本世紀前後開始,庫艦才迎來了俄羅斯的重視。

無力回天的本世紀:在新世紀前後,俄羅斯也開始更加重視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該艦還重新組建了飛行部隊,艦載機也逐步恢復了飛行訓練,短期出海次數也不斷增加。但是,經歷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整個十年的摧殘之後,庫艦也過早出現「老態」,該艦急需進行一次大規模升級維護。於是,在2016年參與敘利亞戰事以後,庫艦回到船廠開始大規模升級維護,但是,這次維護並不順利,接連發生事故就是明證。

在這樣的背景下,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在現今的俄羅斯,實際上僅具備象徵意義。想要真正進行戰鬥部署,庫艦必然會非常勉強,2016年庫艦支援俄羅斯敘利亞行動再次出現艦載機墜毀等重大事故就是例證。而且,根據航母應用理論,想要保持完整的航母威懾力,一個國家至少也需要擁有三艘航母。

受此影響,俄羅斯如果以近期的事故為依據,退役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預計俄羅斯絕不會退役庫艦,至少目前不會。

(庫艦經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非正常服役階段之後,已經很難再有所作為,該艦由於維護不善導致的「濃煙滾滾」也一直是西方的笑料,西方甚至推測該艦早已經失去高航速航行能力)

庫艦已經成為俄羅斯航母的「火種」

無論從俄羅斯現今的經濟狀況來看,還是從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目前的狀態來看,退役該艦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與其花費巨資維護升級僅具備象徵意義的庫艦,還不如把有限的資源分配到其他領域,比如大型水面作戰艦船,或者急需升級的俄羅斯船企基礎設施。但是,如果俄羅斯在未來還想要保持航母力量,現如今花再多資金維護庫艦也是有價值的。

原因很簡單,如果俄羅斯的未來海軍戰略還包括航母,俄羅斯就需要保持航母附屬人員編制體系,以及與航母建造維護相關的體系。如果俄羅斯退役庫艦,俄羅斯國內圍繞航母的相關體系必然會迅速瓦解,在未來,俄羅斯再想恢復航母力量和這些相應的體系,其花費也會遠大於現今勉強維持庫艦直到新航母出現所需的全部花費。而且,這樣的做法時間周期也會更長。

因此來說,在俄羅斯仍然希望擁有航母的情況下,庫艦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火種」,只有保持「火種」不滅,俄羅斯在未來才有可能繼續列裝航母。

而且,對於俄羅斯海基核反擊體系的有效性來說,航母也是不可或缺的,庫艦長期服役於俄海軍戰略潛艇力量基地、即俄北方艦隊就是受此影響。而根據最新的消息,俄羅斯海軍總參謀部已經決定,「庫艦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重新服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J_jD28BMH2_cNUgCk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