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宋江:沒有108將,起義幾個月就被招安

2020-08-02     也可自話

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宋江:沒有108將,起義幾個月就被招安

《水滸傳》這部小說的影響力非常大,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漢,各個形象鮮活,又因其「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俠義口號,受到人們的喜愛。只是宋江這個梁山頭子,典型的投降派軟骨頭,讓人喜愛不起來。

清朝金聖嘆評《水滸傳》,只評到梁山聚義,之後招安征方臘的故事直接被腰斬,金聖嘆認為後續故事是偽作,不配與前面的108好漢相提。

金聖嘆的理想是美好的,但他的做法恐怕錯了,因為《水滸傳》雖然是一部小說,但它也有真實的歷史背景,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最終結果確實是被招安了,也確實有過征方臘的事跡。

宋江三十六人

歷史上,宋江確有其人,他是北宋宣和年間農民起義的首領,但是起義規模非常小,只有區區三十六人而已,宋江的根據地也不固定在梁山,怎麼說呢……宋江這夥人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根據地。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 。」——《宋史·張叔夜傳 》

宋江起義的地方是河朔,《宋史·地理志》載:「河朔幅員二千里,地平夷無險阻」,河朔這麼大一塊地盤,宋江三十六人到底在哪裡呢?應該是以河北為主,南宋汪應辰在《顯謨閣學士王公墓志銘》中寫道:「河北劇賊宋江者,肆行莫之御 」。

為什麼宋江等人會與梁山泊聯繫起來呢?

第一是因為,梁山泊當時確實有強盜打家劫舍,勢力還比較大,而宋江等人有名有姓,又起於河朔,河朔包括山東部分地區,當時的人們就以為梁山泊的強盜是宋江集團;第二是因為《大宋宣和遺事》中明確寫了宋江等人以梁山泊為根據地,但是《大宋宣和遺事》也是一本筆記小說,不能當史料看。

而在正史《宋史》中有關宋江三十六人,無論是《徽宗本紀》還是《張叔夜傳》,都沒有任何與梁山泊有聯繫的記載。

宋江的真實根據地在哪裡呢?

宋江從河北起兵,到處截殺搶掠,一會兒在山東、一會兒又在京東,還到過淮南地區,被稱為淮南盜,這基本上就是流竄作案的模式,沒有固定的根據地,也沒有核心思想,所以說,宋江等人的起義,與其說是起義,不如說是一次初具規模的農民暴動。

宋江和方臘

宋江三十六人起義,規模不大,和同時期的方臘比起來,更是排不上號。

方臘起義是真正的起義,方臘起義的手段和流程非常成熟,先用宗教蠱惑人心,起到一定效果後,拉起大旗,一支農民軍就這樣打造出來了,方臘還有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推翻朝廷,他稱聖公,建元永樂,還設置了官吏將帥,雖然是農民起義,但是你看,年號都起好了,「小朝廷」中的官階等級也有,非常正規,目標非常清晰。

但就戰鬥力而言,宋江等人的戰鬥力卻不低於方臘:

前面《張叔夜傳》中說:「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又,《侯蒙傳 》:「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 。」

諸如此類的記載,正史中還有許多,野史小說中就更神乎其神了,以區區三十六人為主,當然也有招兵買馬了,能打得官軍束手無策,一方面說明了宋江的戰鬥力確實很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宋軍真的太弱了。

宋江的結局

宋江等人在河朔一帶所向披靡,官民聞風喪膽,也並不是什麼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官府要打要搶,老百姓也要打要搶,無分別打擊。後來這一夥兒人引起了朝廷的重視,不得不出動國家隊進行剿匪,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宋江膝蓋一軟,跪了。

和《水滸傳》中不一樣的是,宋江投降的決心並不堅定,投降之後發現還是當土匪嘯聚山林比較好玩啊,於是又反了,之後又一次被抓住,從起事到被抓,前後不過幾個月。

朝廷圍剿宋江的人是張叔夜——這可是北宋末少有的能得到任用的忠臣良將——張叔夜面對宋江,根本不跟你剛正面,一邊派人去偵察宋江的動向,發現這夥人還在當海盜,另一方面招募死士千人,在城外埋伏:

「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鹵獲 。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

一切準備妥當後,張叔夜又派出輕兵,引誘宋江出戰,等宋江中計,又一把火把宋江的船隊燒了,這時候宋江的人馬一看船隊起火,又被事先埋伏的死士包圍,軍心大亂,此時宋江的二把手又被抓了,這仗還怎麼打,只好投降了:

「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 江乃降。」

以上皆出《宋史·張叔夜傳》

宋江的結局1

宋江投降後,還有方臘未被平定,侯蒙上書對宋徽宗說:宋江等人戰鬥力不錯,讓他們去打方臘吧。此後,「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勒,分住諸路巡檢使去也」,然後宋江作為童貫的裨將,征討方臘。

後來,宋江又一次反叛朝廷,但很快就被鎮壓,宋江等人也就這樣被處死了。

宋江的結局2

另一種說法是,宋江被張叔夜圍剿,降了又判,判了又降,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不可任用,直接被張叔夜砍了。

至於後來史書中記載那位征討方臘的宋江,與起義的宋江大約不是同一人,理由是宋江三十六人被張叔夜數千人略施小計就敗了,有勇無謀,根本不具有跟方臘作戰的實力。

並且,宋江投降的時候,官軍已經開始重視起義軍,方臘在國家隊的碾壓下也是節節敗退,兩個月後也就被剿滅了,根本輪不上宋江去搶功。

「兩個宋江」這一說法,是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提出的。

大多數人還是相信《宋史》中原本的記載,但民間依然流傳著宋江在投降後即被張叔夜處死的傳說。

反正不論怎麼說,宋江是個投降派,這是實錘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h1Zr3MBLq-Ct6CZiv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