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信條》之前,你必須了解的克里斯多福·諾蘭

2020-09-03   藤井樹觀影團

原標題:在看《信條》之前,你必須了解的克里斯多福·諾蘭

隨著疫情逐漸平穩,電影業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時刻。新片強勢崛起的同時,經典老片也在大熒幕上復刻,以慰電影愛好者們的「相思之苦」。

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便是復映電影之一,作為科幻片的《星際穿越》自上映以來,就收穫了一致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IMDb平均評分高達9.1,全球票房近5.5億美元。繼《盜夢空間》《蝙蝠俠:黑暗騎士》等電影之後,《星際穿越》再一次展現了諾蘭那詭譎多變的敘事技巧對複雜人性的深思追問

除此之外,諾蘭導演的影片到底有哪些特質吸引著我們,讓我們甘願一遍又一遍地在建構出來的影像世界裡徜徉?

星際穿越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喬納森·諾蘭 / 克里斯多福·諾蘭

主演: 馬修·麥康納 / 安妮·海瑟薇 / 傑西卡·查斯坦

類型: 劇情 / 科幻 / 冒險

上映日期: 2014-11-12(中國大陸) /

2020-08-02(中國大陸重映)

片長: 169分鐘

01

實景拍攝

科技的發展使得電影特效技術已臻化境,綠幕+後期成了電影標配。與大衛·芬奇這些痴迷特效的技術狂人不同,從《蝙蝠俠》三部曲開始,諾蘭就近乎偏執地追求著實景和膠片拍攝。

即使在《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電影中,諾蘭也堅持不使用後期特效,而使用桶式翻滾表現太空人在太空中的失重狀態;在《敦刻爾克》中,飛行員所駕駛的也都是真實的飛機。這些要求使得諾蘭的電影耗資巨大,但是以此為代價卻獲得了電腦視覺特效所不能比擬的「浸入感」,《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的超凡觀影體驗都是如此。

《盜夢空間》中第一場夢境的內景、小李給艾倫·佩吉第一次授課時的場景,經典的轉角抓捕逃脫畫面等等,都是實拍產物,好不容易搭建出來的內景,諾蘭一揮手,說炸便炸。

圖|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中的大片麥田選景,諾蘭也拋棄了CG技術,而是實打實種了一塊地來拍。

02

非線性敘事

為了討好市場,一般的商業類型片都會選擇中規中矩的線性敘事風格——起因、發展、高潮、結尾,雖然劇情上也有發人深省之處,但總不免套路化。

諾蘭則不同,從處女作《追隨》開始,他就堅持著非線性敘事的風格。成名作《記憶碎片》中採用了倒序性的敘事結構、《盜夢空間》則是環狀敘事、《星際穿越》是交叉敘事……諾蘭的每部影片都能用「炫技」般的敘事手法留下深邃的思考空間,帶給觀眾新的審美體驗。

03

被「敘述」的時間

儘管諾蘭儘可能地對抗著線性敘事,但他電影中的時間往往是清晰的、可見的,他操控、玩弄著時間線,卻也給了觀眾「解碼」的機會

《盜夢空間》中,他用環形敘事的方式將時間空間化,在由淺入深的夢境里,我們逐漸窺探到男主最隱秘的往事。

《敦刻爾克》中,他平行交叉地講述著海、陸、空三個空間中發生的故事,空軍法瑞爾的戰鬥持續一個小時;海面道森的營救經歷一天;海堤上的撤逃持續一周,三條動作線相互疊加,與時間賽跑的壓迫感溢出螢幕。

《星際穿越》中,影片結尾父女兩人通過「超立方體」穿越二十三年的時光,終於達成對話,在摺疊的時間裡,空間達成了同構。

04

神秘懸疑

諾蘭導演的影片,基本票房口碑雙收,雖然敘事技巧複雜,但懸念的設置層層遞進,線索的展現環環相扣,影片不僅沒有與觀眾產生隔膜,反而因神秘感和懸疑感讓觀眾充分享受到了「燒腦」解謎的樂趣

例如《記憶碎片》通過正向和反向的雙重敘事,讓觀眾和主角一樣近乎喪失記憶,需要靠不斷回溯來拼湊出完整的故事情節。

再如《蝙蝠俠:黑暗騎士》通過結尾的反轉讓超級英雄片有了更加豐富深刻的內涵。

還有《敦刻爾克》,分明是歷史戰爭片,卻用多線交叉敘事增加了無限懸疑感,讓觀眾時刻感到揪心緊張。

05

非正常人格

諾蘭總是喜歡將「非正常人」納入自己的鏡頭內,不安定的精神狀態和不可信的邏輯推理一直是諾蘭電影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記憶碎片》中的男主萊昂納多·謝爾比患有失憶症,只能記住十分鐘內發生的事情,但卻近乎偏執地追尋著妻子被殺害的真相,復仇是他人生的唯一意義。

《盜夢空間》中的多姆·柯布為了完成植夢任務重返正常生活,在一層層遞進的夢境中,他必須直面已逝妻子梅爾的處處破壞,對抗自己內心的脆弱和不安。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Joker,邪惡變態,一心攪亂高譚市的秩序……

這些影片都呈現出了當代人不安定的精神狀態,核心都是在表現個體生命中複雜的知覺困境和心靈缺失,這體現了諾蘭對於個體生命的終極關懷和哲學思考。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如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樣,偶爾分不清真實與虛幻,時常忘卻生活的意義,我們在諾蘭的影片中直面靈魂,敢於接受自己乖張桀驁的另一面。

06

情感化的主題特色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諾蘭的鏡頭總是注視著一個個微小的個人,透過小人物的故事將自己厚重的思想傳遞出來,達到以小見大的目的。儘管諾蘭的影片充滿著懸疑、驚悚的元素,但濃烈的情感依然是每部影片的底色,通過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塑造,我們窺探到了更為複雜幽深的人性。

《星際穿越》探討了人類最為可貴的精神——愛和探索。正如片中父親對女兒所說的那樣,「愛是唯一能穿越所有維度的矢量。」

影片中還有一組有趣的對照:

庫珀 (父親)說 :「當我光速航行, 或者擦過黑洞邊緣, 時間流速會不同, 會比平常慢得多, 我們的時間會不一樣, 等我回來, 我的年紀可能和我女兒一樣大。」

墨菲 (女兒) 說:「今天是我的生日, 這個生日很特別。你曾對我說過, 等你回來時我們年紀可能一樣大了, 現在我已經到了你離開時的年紀……如果你能早點回來就太好了。」

穿越時空、永恆不滅的親情讓《星際穿越》更加溫情,也讓它有別於其它推崇理性的硬核科幻片。

07

聲畫交錯

諾蘭執導的電影在音樂的運用上也令人嘆服。《盜夢空間》的作曲家漢斯·季默憑藉該片獲得了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提名。該片中的音樂大量使用了以電子音樂為主體的配器手法, 與風格基調完美融合。

片中將主人公們從夢境中喚醒的歌曲是1960年的法語歌曲《Non je ne regretd rien》, 其他配樂均為漢斯·季默為該片原創製作,神秘而多變的音樂構建起夢境空間,也使得夢境更加亦真亦幻、不可捉摸。

在影片高潮處, 四層夢境同時墜落, 四個不同的空間因音樂而有機結合,用聲音來貫穿時空,效果極其震撼人心。

諾蘭的成就似乎已經不再需要用奧斯卡來衡量,他為觀眾營造的視聽盛宴已經足夠讓我們如痴如醉。

能夠在厚重的思想深度和輕盈的觀看體驗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諾蘭不愧是近年來最成功的好萊塢商業類型片導演。

還有2天上映的《信條》,你是否期待呢?來評論區談談你對諾蘭導演的理解吧!

.END.

今日話題

談談你對諾蘭導演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