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小縣城中,藏著「國保級」景點!不要門票,卻少有人知

2020-07-20     旅遊看河南

原標題:河南一小縣城中,藏著「國保級」景點!不要門票,卻少有人知

隸屬於河南平頂山市的郟縣,面積不算大,卻暗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這裡不僅是由聯合國命名的河南13個"千年古縣"之一,而且在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郟縣入選的村落,就占據了河南入選村落總數的一半以上。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郟縣除了這些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之外,還藏著一處"國保級"的古建築群落——郟縣文廟。

圖源:Acot一杯茶

關於郟縣文廟

提起郟縣文廟,在郟縣當地名氣還是很大的。因為其在規模、建制、保存完好程度等方面,除了山東曲阜孔廟、南京夫子廟以外,超過了其他全國各地的文廟。

而在木、石雕刻藝術和彩繪藝術方面,更在全國各縣級文廟中最好,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也正是因為此,郟縣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國家重點保護。

不過,對於外地人而言,知道郟縣文廟的卻並不多,雖然一直以來免費開放,但平日裡也很少有遊客前往。

據資料記載,郟縣文廟又稱宣王廟、夫子堂,是典型的左學右廟建制,也是郟縣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會各界祭拜孔子的專祀廟宇。始建於後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後於北宋末年毀於戰火之中。

如今的郟縣文廟,是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時任知縣張志行在原址上恢復重建的官方文廟,後又經明清兩代大修十次,建國後又多次維修而來。

整座文廟中心廟區占地9000多平方米,可控制面積16萬多平方米,整體布局由東、中、西一主兩次三條南北軸線貫穿。

中軸線以大成殿為主體建築。東軸線南北依次有節孝總坊、節孝祠、崇聖祠和古代儒學署,以崇聖祠和節孝祠為主體建築。西軸線有忠義祠、土地祠等。共有保存完好的建築22棟71間,是河南地區規模較大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落。

圖源:Acot一杯茶

在郟縣文廟的眾多古建之中,大成殿、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兩廡等均為清代木構建築。其中又以大成殿建築最為精美。

其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築,綠色琉璃瓦覆蓋殿頂。外檐雕刻可謂是達到了巧奪天工的地步,檐下大額枋與平板枋,皆是精美的木製透雕圖案,雕刻內容涵蓋日月雲氣、花鳥山水、瑞獸珍禽等。

而前檐的四根木檐的柱身,則是透雕的盤龍雲氣,是清代木雕龍柱中的佼佼者,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轉一轉。

景點地址: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老城南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RyebHMBnkjnB-0zqT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