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母親確診肺癌......

2019-11-22     Haalthy肺騰助手

Haalthy導讀

11月27日,肺騰將開放投票通道。

我們將對徵文活動的患者故事文章閱讀數和投票數分別進行統計,評選出優秀文章。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為她助力,投出您寶貴的一票!

今年9月,母親住院了。

從今年年初開始,母親身體就異樣頻出:

剛開始母親是經常扭到腰,骨頭也似乎非常脆弱,我們還常開玩笑母親需要補點鈣了。然後開始肩膀痛、頸椎疼、背部疼痛。

這期間,家裡的膏片藥丸母親買了一大堆,也三番五次去了醫院做檢查,西藥、中藥、理療、針灸樣樣都試了,都是只能緩解一陣子,疼痛似乎在步步加重。

我經常打電話給母親問候她的身體,她總說好點了,讓我安心讀書。

直到暑假八月份我實習結束回家待了幾天,竟然發現母親連日常的起床穿衣都非常困難,走路也開始像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一樣,直不起腰。

但為了即將來臨的「九月開學季」,想到我們姐弟三個的學費,她仍然不肯去醫院做個更全面的檢查,還是堅持去市場做生意。

在回家看到母親真實的身體狀況後,我嘴上跟母親嘻嘻哈哈,以掩蓋內心的擔憂和焦慮,但心裡卻更加堅定了放棄深造趕緊工作的想法。

我不能再這麼心安理得地自私地讀下去了。

九月剛開學不久,有天晚上我收到上初三的弟弟發給我的消息:媽昨天去衡陽住院了,聽爸說好像很嚴重的樣子。

我第二天買了從長沙去衡陽的票,心裡做的最壞的打算是:可能要手術,我聽說有些人腰椎盤突出特別嚴重的必須通過手術來治療。

所以,當我爸把我叫出病房,跟我說,母親可能是肺癌的時候,而且是晚期的時候,我的大腦一片空白,震驚、錯愕、懷疑、憤怒、疑惑、害怕...

下一秒,我就感覺鼻頭一酸,嘴裡也澀澀的,想說也說不出話來,只能是欲語淚先流。

那時母親還住在脊柱科。醫生說,從CT上看,母親的疼痛絕不是腰椎盤突出、肩周炎那麼簡單,他會請腫瘤內科醫生來會診。

第二天白天,我們忐忑地等到了會診醫生,得到的消息也不怎麼好:雖然現在沒有行病理檢查,但影像學看你媽媽這是典型的肺腺癌晚期症狀,並多發骨轉移,建議轉移至腫瘤內科確診。

那個時候,我們都不希望去腫瘤科,倒是母親一直在催促醫生:趕緊打針用藥,手術就手術。那時候,我們跟她說的是她可能有肺結核,要轉科治療。

那個時候,掛在她嘴邊的是:

你趕緊回學校,這邊有你爸。

哎呀,這幾天在醫院,白白走了好多生意。

聽醫生說這個病有點難治,要不等我出院了,休息半年再去市場做生意吧!

現在就保佑我是肺結核就好了。

我在旁邊只是聽著,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

後來確診後,家裡的親戚都來了,大家心裡都知道結果,但在我媽面前連眼圈都不敢紅。

他們反反覆復表達著兩個意思:第一,積極治療,並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第二,把家裡的店子盤出去,以後專心養病。

在跟病友的互相探測中,加上我們的反應,以及最後母親隱晦地問了我一句是不是她也要化療,她心裡大概是知道自己的病情了。

但是,當舅舅姨母們個個讓她脫手家裡的事的時候,她的情緒明顯激動了起來。

是啊,這個店子承擔著我們一家的生活費、我們姐弟三個的學費,作為家裡經濟支柱的母親,她不可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患病後,母親從來沒主動向我說過她心裡的感受,但我知道,就連我都花了不少時間消化情緒,她怎麼會一下子就能看開?

她的想法,我都是聽她跟同病房的人交談中知道的:

人啊,什么小病小傷的一生總免不了,不過要說這大病,我還真有點怕。

自從轉到這個科來,我就明白了,難怪我照CT時那個小伙子一直跟我說,阿姨,你肺上有點問題要做進一步檢查,還專門說了兩遍勒。

我真的是眼看著人要成功了,房也買了,帳也還的差不多了,從來沒進過醫院的人,怎麼會有這個病?以前家裡面誰也沒得過這個病,真是沒防想。

你說,再不濟也等我這倆個女崽讀完書,屋裡的那個小的我也能放了點心咯...

自尊心極強的母親是不願意跟我們分享她的感受的。

我唯一一次看到母親滴眼淚是一個下午。

自從母親生病後,我就把研二的開題推到了來年,本來我打算休學一年,出去工作也好,回家事親也好。

但這個想法被我爸強烈反對,本來我心裡主意已定,畢竟現在正是用錢之際,費用還不菲,多份收入總歸是好的,再說我也不像我那還在讀大二的妹妹和上初三的弟弟,時間上也自由點。

但是我爸見止不住我,氣急了就吼我:是掙錢重要還是陪你媽重要??這要是被你媽知道了,你是要急死她嗎?!

於是,這件事就此作罷。但我還是向學校請了長假,在醫院照顧母親。

那天下午,我買完粥回來,遠遠地就看見母親坐在醫院的長廊上,背靠著柱子。

她剛把手機掛了,就開始掉眼淚,慢慢地哭得越來越厲害。當時晚飯時間走廊人來人往,我趕緊跑過去用身子擋了擋。

我以為是她跟家裡的親戚通了電話,許是被安慰得有些傷心,結果一問,她原來是剛跟市場裡的所長通完電話,商量把鋪子轉讓出去。

我想著,這個店對母親來講意味著太多太多:這是她之前十年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她對自己的自信、來往的人際關係、穩定規律的生活、個人的自我成就感、甚至是人生價值感都來源於這個店子。

突然的失去,無疑是一種很殘酷的剝奪。

母親的轉變還是很快的。自從把店子轉出去後,她不再跟我嘮叨了,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治病上。

只是她大部分的時候還是沒多少精力,更多的時間都在休息。

有的時候,我看著她躺在床上輸液,就好像這一切都是夢一樣,好似她輸完液了就好了,就像我小時候母親陪我在醫院治感冒那樣。

幫母親洗澡擦背時,我邊幫她擦拭邊想:這裡面真的有那麼可怕的癌細胞嗎?

為了對母親的病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我開始惡補這方面的知識:

關注了許多有關肺癌的公眾號,天天瀏覽相關資訊消息;

在知乎、貼吧里取前人經驗;

在諮詢群裡面「爬樓」長知識;

甚至專門買了李菠蘿寫的科普書:《癌症真相》、《癌症新知》【力推!!】。

我想現在我能做的,也只有通過自己比較擅長的學習來成為母親的私人訂製版「康復治療師」了。

有次,母親聽到這個被我捏造的名詞時,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開心地笑了。

其實,只要家裡有一個病人,一個家庭都是亂成一鍋粥的。

就像之前平靜的生活突然被人扔了一顆原子彈,不但瞬時間殺傷力極強,而且影響深遠。

不過,這件事帶來的也不全是壞的影響。

例如,處在青春期的弟弟不再那麼叛逆了,面對經濟困難我們一家人變得異常團結,家庭氛圍變得越來越好了。

但是,難受的時候也是真的難受,每一次疾病有進展的時候,看母親受化療副作用折磨的時候,一想到醫生說的各種可能性的時候。

最難受的是,你知道今後的生活並不會因此變得容易點,而是難上加難的時候;你知道今後再遇上難事不能跟母親傾訴、遇上喜事不能跟她分享的時候;你知道以後的人生路,將無來路只剩歸途的時候...

偶然在哪裡看到這麼一段話:人在經歷極大地喪親之痛時,會對周圍有強大的怨恨,失去一些本該有的理智。

確實是這樣,我作為病人家屬,即使知道病情的所有科學解釋,但還是會時不時地心生出對外界的莫名其妙的怨恨:

憑什麼是我的媽媽?為什麼醫院不早點建議做全身檢查?靶向藥為什麼那麼貴?命運為什麼要這麼捉弄我們?

這種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自己心理的扭曲和不平,這種無形的「情緒病毒」有時會慢慢地吞沒我。

也許你會認為癌症病房裡多的是病人的各種怨天尤人、各種哭天搶地,或者各種哀泣沉沉。

其實不然。他們絕大部分的人都很快地在短時間內接受了事實,然後積極地治療,開始適應這種「帶癌」的生活,一樣地社交和生活,有些條件允許的人甚至一樣地工作上班。

傍晚是病房氣氛最輕鬆的時候,每次去開水房打水,我都能看見他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互相鼓勵,或互相傾聽,或互相安慰,有的還在休閒區一起跟著抖音做做操、抖抖腿什麼的,病房裡總歸多了幾分難得的祥和平瑞。

其實,在沒生病之前,他們也只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過著平靜生活的普通人,他們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有的操勞一輩子終於等到四世同堂,有的是還在追求夢想的年輕小伙和姑娘。

患病之後,他們要經歷什麼?

脫髮和消瘦是普遍的反應,生活無法自理、病痛纏身、藥物副作用下的夜不能寢、食不知味、全身乏力、噁心嘔吐,就連簡單的排泄也成了讓人頭痛的大問題。

有的病人逐漸在病魔的摧殘下失去了聲音、視力、聽覺等,更有甚者逐漸癱瘓,到最後連呼吸都要藉助機器完成...

在這場戰役面前,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也毫無尊嚴可言。

所以看到她們如此這般,我不得不佩服患病者的韌性和堅強,要知道家屬們面對的只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而他們面對的是隨時有可能奪去他們生命的病魔啊!

她們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就算是至親,也難以分擔和理解。

每每想到這,我的那些負面情緒就自愈了。

生命不息,生活不止!這是當事人在做的,我們還是不要在原地自怨自艾,趕上他們這群勇者吧!

(抗癌路漫漫,一點雜談)

——2019.11.15 於醫院

註:本篇內容來自患者投稿。

肺騰助手平台正在進行首屆有獎徵文大賽活動,如果文中有令你感動瞬間,如果你也有和文章作者相似的經歷,請多多轉發留言。

11月27日,肺騰將開放投票通道。我們將對徵文活動的患者故事文章閱讀數和投票數分別進行統計,評選出優秀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為她助力,投出您寶貴的一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Oumkm4BMH2_cNUgiV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