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職業投資人:你願不願用十年的磨礪,換取一生財富自由?

2019-11-04     股市交易員思維

十五年投資實現財務自由的感悟

從20到35歲的十年也許是人生中可能性最多的階段。因為這個年齡段兼具了理想、精力、初步的職業資歷和社會資源,大多數人生層次的分道揚鑣,大概都是起始於這個期間。坦率講現在的狀態肯定是我15年前沒有預期到的,雖然一路也有些小坎坷小麻煩,但總得來說自己算是這個時代的受益者。

我比較欣慰:

第一,這15年從完全懵懂狀態起步,邊自學邊實踐,在歷經多次複雜市場環境後居然從未受過一次重創。

第二,學習進階較快。

說實話,干點兒其它事兒,十年磨一劍都應該有點兒成就了,投資卻未必。走正確的路特別重要,但很多人都是需要先把各種彎路都走個七七八八才意識到對的那條是什麼,這麼一折騰可能6、7年過去了還沒真正出發,更慘的是在折騰過程中自己身邊的大部隊已經被消滅了。

如果把投資學習比作過迷宮的話,我大概抽根煙的功夫已經找到入口了,在迷宮裡雖然也曾暈頭轉向過,但沒有一次真正掉進大坑裡。我明白的很多道理其實是通過看別人的慘痛經歷學到的。

第三,站在評估自己的角度去復盤過去和展望未來,讓我踏實的不是今天的我能力更強了,而是未來我的破綻會越來越少。

審視自己過去的投資成果有一個秘訣,就是如果成績都是來自於一個又一個的抓住最牛股,或者一個又一個的精彩絕倫的交易,其實那真的是噩耗。因為這種事兒根本不是人類常態,它說明未來再現的機率在急劇的降低。但還好,我一直在有意識的讓自己的投資結果與常識掛鉤,與長期的大機率更緊密結合。

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凈值曲線?

這裡指的是一個人內在的性格品質,它並非源自投資,卻很可能會在投資的世界裡放大。比如我,穩健傾向的性格並非是在投資後才顯現的。很早前的工作中,我管理下的項目無論進度、質量還是成本,大多是相當可控和靠譜的。

我向來不喜歡失控的感覺,相比「愛拼才會贏」,我更相信「有備無患」和「謀定而後動」。因為穩健的傾向,我有幾次放棄了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的機會,回頭來看,似乎如果更敢賭成績會出色很多。同樣因為穩健的品格,又避免了幾次判斷錯誤可能導致的重大投資損失。

很多人都曾希望找到投資的絕對真理,但真正學進去用起來會發現,矛盾無所不在,「絕對真理」本身就是一個陷阱。跨越這個陷阱的出發點,是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什麼才是好的投資方法?

好的投資方法,第一必須高度貼合複利原理,第二必須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這些情況包括了性格秉性、理財期望、能力特徵等。所以你會發現,這兩條里的第一條是普適的,所謂的投資門派差異其實都是表象,其本質一定要在複利層面上邏輯紮實可靠,且實證長期有效;而第二條則是個性化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甚至是根據自身情況的變化而動態調整的。

有原則的部分不可動搖,可靈活的部分不必教條。想明白了,投資想不順不舒服都很難。沒想明白,則很容易處於一種經常性擰巴的狀態,即使順也不舒服,弄不好還容易極端和偏執。

投資能力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就像有人擅長文藝,有人擅長運動,有人擅長編程,而我們只是恰好擅長在股票市場賺錢而已。當然,這絕非代表投資是容易的,甚至不代表投資總是順利的。以我為例,如果你截取14年的後2個月來看會發現我是個失敗者。因為那兩個月市場拔地而起暴漲幾十個點,大量股票翻番,而我的凈值卻只有幾個點的漲幅;又比如15年的上半年,動輒翻番的股神頻出,如果你這個區間看我的投資收益,不過也就是大體跟上市場而已。在這兩個區間內,數據在證明我不太適合股市。

15年投資,終極經驗——

為什麼成熟的投資人並不太在乎階段性的收益狀況呢?因為通過一系列思維和行為上的進階,我們終於讓時間成為了我們最可靠的盟友。每個階段的收益都有其偶然性,但所有的階段連續到一起一定是必然性在其作用。

雖然15年以投資的尺度來講算不得很長,但已經足夠濃縮出一個終極經驗:一切投資原理本質上,都是對複利的解釋和應用,你忠誠於複利,收益就會忠誠於你。

投資對於生活而言,並非都是冷冰冰的數字,投資的歷程也是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如果一個人總是有沉重的財務壓力固然不幸,但一輩子從來沒缺過錢,我覺得其實也沒啥意思。能有一個奮鬥的過程並且獲得成功,可能是最幸運的。但除了極少數的幸運兒,投資的成功確實並不輕鬆。

越來越感覺到投資要想做到「可持續的成功」,真的是需要一種篤定的狀態。

而要達到這種篤定需要兩個方面的條件:首先是一定的資產規模基礎,老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可以從物質基礎上祛除掉「一夜暴富」的雜念,除了富二代,要達到這個基礎怕是需要工作之後很多年了;另一方面則是思想格局的穩定,而這恰恰是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理論研習,結合實踐中的各種掙扎、試錯、總結之後才能具備,並非輕飄飄念幾句大師語錄就能解決。這對大多數人來說也並非很年輕就能達到。

實現財務自由的最好的模型

從一般規律來看,投資人的進階往往循著這樣的次序:第一,入門,其實就是找到正確的方向,否則在錯誤的方向上努力一輩子也是枉然。入了投資的門,至少後面的階段開始有希望了。第二,成長,這個階段需要突出的尋找好機會的能力,側重追求集中把握機會的高彈性。但這個時候還遠談不上成熟,破綻也多,是崛起最快,但也是最脆弱的時期,大約是淘汰率最高的階段,大多數人止步於此。第三,成功,到這個階段能力強不如破綻少,以高風險為代價的高收益已經得不償失,不敗的長牛才是王道。只要不作死,成功只是時間和程度問題。第四,偉大,這個不是能刻意追求的級別了,能力、品格、境界、時勢缺一不可。

對於職業投資來講,最初的幾年很關鍵,能在熊市開始職業投資是一種幸運。

我壓力最大的時候就是11和12年,這時距離06-07年獲得第一桶金已經過去了4年,但市場卻處於持續的下跌和低迷中。更重要的是由於離開職場已經較長時間,退路其實也不多了,隨著家庭開支的逐漸增長,壓力可想而知。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還有什麼含金量呢?我現在很感謝那2年的歷練,更感謝自己頂住壓力堅持做了正確的事。

當市場最困難的環境也無法打敗最脆弱時期的你時,可能就是堅定走向職業投資之路最好的契機。但我看到的卻大多相反:在牛市自己最得意的時候,決定去做職業投資,我覺得那大機率會害人害己。

除此以外,特別要恰當處理好慾望,健康的慾望是進步的動力,失控的慾望則是個生活的黑洞。其實投資做到某個階段,你已經能算出來這輩子將不會再為錢煩惱了,但這與你不再煩惱是兩碼事,而且錢解決不了的麻煩才是真麻煩。

我為什麼選擇職業投資作為我的職業生涯呢?

回顧自己這麼多年的職業投資生涯,中間也時而想,如果別人問我是否後悔做職業投資,我該怎麼回答?其實這個問題,我不需要任何的思考,會毫無肯定地說:不後悔。我很喜歡做職業投資,即使早年深陷虧損和絕望的泥潭,即使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我仍然喜歡做職業投資,發自內心的喜歡。

可是,我為什麼喜歡做職業投資呢?我也一直反問過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喜歡?一做就做了這麼多年了。是為了錢麼?當然,開始的時候肯定是為了錢,夢想著一夜暴富,夢想著財務自由、揮金如土。可是在職業投資的前六七年,自己不賺錢,不僅不賺錢,而且還持續虧錢,沒有錢,可是自己還一直不願意放棄,還是喜歡,一直把職業投資當做初戀一樣,無論職業投資虐我千萬遍,我待職業投資如初戀。後來確實從職業投資中獲得了財富,獲得了所謂的財務自由,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後,對錢已經沒有太大的概念,沒再那麼去渴望了。但是,我依然愛職業投資,職業投資仿佛已經是我生活的中一部分,不離不棄,並不僅僅為了錢,反而好像是為了職業投資而職業投資。

那我到底為什麼如此喜歡職業投資呢?我想了想,我小時候淘氣,不守規矩,總想逃離規矩,所以從來不受老師們待見,當然似乎也不受大人們的待見,無論上了高中,還是上了大學,似乎一直沒受過待見,好像自己存在和不存在,都是一個樣子;工作後,心直口快,或恃才傲物,或其他什麼,反正也不受領導們待見。總之,雖然在同事或同學中人緣好,好像受不到上面人的待見,自己不適合體制內的職場,容易被邊緣化。所以我一直有危機感,覺得不能依賴任何單位,也不能依賴別人,於是選擇了職業投資,覺得不用靠人,內心才會踏實。因為一直以來的危機感,讓我異常堅定地相信,我必須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不能依賴任何人。我想,大部分人愛上職業投資,都和我的想法一樣,都想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希望自己的命運被自己身體之外的外人掌控,都有一顆渴望獨立自主、自由飛翔的心。

我覺得職業投資讓我的生活清凈、有規律、簡單,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的一生忙碌著工作,忙碌於瑣事,忙碌著各種逢場作戲,一輩子完全被工作占據,被生活所累,生活變得複雜、無規律,這種生活讓我透不過氣,我不喜歡無規律的生活,喜歡簡單的生活。

我覺得最重要的可能是,職業投資讓我獲得了一種人格上的自尊和靈魂上的自由。小時候,曾夢想仗劍走天涯,行俠仗義,劫富濟貧,長大後發現自己誰也拯救不了,反自己還需要被拯救;小時候覺得「達則兼濟天下」,至少「窮則獨善其身」,長大後發現,獨善其身是一種奢望。步入社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覺得職業投資能夠與世隔離,可以讓我不用做風吹日曬的的工作,不用和那些令人頭痛的人打交道,不用到處打招呼,不用勸說別人買東西,不用看誰的臉色,不用溜須拍馬,不用喝酒應酬,不用巴結權貴,不用拼酒傷胃,不用忍氣吞聲,不用擔心失業,不用中年職業危機,不用退休無聊,對日常事務可以充耳不聞,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生活、工作。

所以對我來講,職業投資讓我獲得了一種精神上的自由,不屈尊,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交自己想交往的人,罵想罵的人,笑想笑的人。

當然,我不建議很多人去做職業投資,因為職業投資確實很苦,那種在來來回回行情中的煎熬,那種隔夜反向跳空的痛苦,那種虧掉生活費之後的無助,那種看對行情賺不到錢的自責,那種剛平倉行情就啟動的遺憾,那種看到別人賺錢自己賺不到的鬱悶,那種固然堅守卻依然慘澹的淒涼、、、、

回想當年厭煩枯燥的機關工作,崇尚追求自由和人性的解放,我開始廝殺於職業投資市場,樹葉黃了又綠,窗外風景恍若一夢,從當年的豆蔻年華,到今日的老態龍鍾,多少年飽受職業投資的煎熬,可我依然喜歡。我喜歡這種苦,渡過這種困難後,這種苦也沒了,多少的絕望與徘徊,我的鬥志依然如青春一樣昂揚。

職業投資的思考

經常看到有人問:職業投資會不會很無聊很寂寞與社會脫節啊?

我很想給講一個故事:一個罪犯被判30年監禁,等到他刑滿出獄的時候卻猶豫不決,因為他不知道一旦獲得自由身以後該怎麼生活?牢獄已經讓他習慣,自由卻反而令他恐懼了。

我們有時候是否也是如此呢?身在江湖夢想田園牧歌,而一旦真的迎來這樣的人生契機時,卻不知所措了。

投資很多時候與人生類似,都需要一直面對不確定性。踏出的下一步是對還是錯?是更好還是更糟?有時候你不親自試過是不會知道的。說到底,我們自己的人生是很難從別人那裡獲得答案的。但財務自由的好處是,你有後悔的權利和能力,試過了,不喜歡,大不了再試試另一種活法而已。當人生第一次脫去了外界給你的各種枷鎖時,為什麼要急著給自己套上另一個封印呢。所以真正的自由其實很難,財務自由只是物質基礎,它能讓你物質上不委屈,但未必能讓你活的更好。會生活的人,窮著也能自找快活;不會生活的人,富了依然自尋煩惱。

對我自己來說,這種生活正是我嚮往的,其中最美好的就是帶著孩子一次次說走就走的旅程。城市、海島、大漠、草原、雪山、密林、苗寨、古寺、高原、古鎮、幽潭...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旅途中的一些珍貴記憶可能會一直陪伴我直到生命的盡頭。更重要的是,這種與孩子旅行的時間窗口是不可逆的,5歲之前那種與天使同行的美妙感覺和10歲之前的天真親密,錯過了這個周期就算以後再有錢也補不回來了。

這一切珍貴美好的人生體驗,該如何去物化或者量化呢? 所以我說對自由生活的一切擔心都有道理,但最該擔心的,是是否還有嘗試一種新生活的勇氣?是否還有享受自由的能力?



投資的意義

有次一個朋友隨口問了句:「你覺得現在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才會讓你重新去上班」?我後來仔細想了想,結論是真的要非常非常非常高的條件,我想這個世界上應該沒人會給我開出這樣的價碼了。

其實職業投資人這個稱謂不是很適合我,因為這可能讓人感覺我的生活完全是圍繞著投資在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投資僅僅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投資從來不是我的信仰和命根子,它不過是我獲取財富的一種手段而已。投資的目的永遠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生活全都服務於投資。

當然,這需要一定的過程。

在最初幾年,確實與投資相關的事情占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因為要大量的閱讀學習和思考,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去實踐和總結,構建壁壘的過程確實是艱辛的。但這一過程由於不斷感受到自己在快速進步,大量的問題在不斷被解決,實踐不斷指引你向著光明飛奔,你會感覺歡暢淋漓。

但把時間放長,投資不可能永遠保持在那種興奮狀態。更多時候就是平淡如水,我很少緊張兮兮值守在螢幕前,也從沒用過高大上的多屏,更沒去各個研討會趕場。一個筆記本,甚至旅途中的一個手機,足矣。

即可以說投資並不需要爭分奪秒,亦可說走到哪裡投資都未停止。這可能真的不是最好的方式,但確實是我自己最舒服的節奏。

說到底,投資很重要,因為人生中80%以上的問題都是可以用錢解決的,我管這部分叫生活。但還有20%的東西則是與錢無關的。把投資做好可以擁有不錯的生活,但對人生更貪婪的人也許並不滿足。找到並擁有剩下的那20%,才叫完整的生命。

願我們都能做好人類共通需求的那80%,並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那20%。


投資心經——獻給孤獨的投資者

一代大師索羅斯先生曾說,「投資是世界上最沒有仁慈的商業領域,我一直都在思考著這樣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職業的殘酷性令我身心憔悴,我為此非常痛苦,我不得不忍受著慢性疾病折磨,這種病正是長期與市場作戰所帶來的,市場折磨造成的結果。不知你是否感受到這樣一個事實,市場及其冷漠,你不能虛偽,不能放慢、停止,因為數字每天每時都在變化,這種變化便成你的一種疾病,總有一天,你會被這種疾病完全徹底的消滅。是的,我敢肯定這一點,絕對不會是由你來消滅疾病,而是由疾病消滅你。」華爾街的大師級人物在成長的階段中平均起來有四次以上的被市場擊穿的經歷,穿倉其實是穿心,人生中有一次這樣的經歷終生刻骨銘心,而能爬起來的天下能有幾人呢?一位登山者說,選擇登山運動是一件不理智的行為,但選擇後的每一步攀登都必須理智,這種極限運動註定不會輕易成功,投機也是一樣,選擇它是不理智的,而選擇後的每一筆交易已經不能再有僥倖的投機意識,投機它雖然叫做投機,然而所有的僥倖心理,只是說明懲罰的還不夠。如果看見一位遊刃有餘的操盤手,他的身上歷過的是太多的痛苦與教訓。

大多數來到投機市場的人為了生存,但一個僅停於餬口的人不可能在這個市場中長久的生存,歷史已經證明在這裡餬口不如離去。

絕世劍客的第一標誌象沙漠中的駱駝,忍受孤獨。第一項訓練是逃跑,保證存活。學習止損是專業開始的瓶頸,怎樣理解這個問題,首先人都會犯錯,當發現錯誤,絕然而去,不要有任何條件,不要存任何僥倖,這些都是妄念.妄念使我猶豫,猶豫使我恐懼,不能當機立斷的後果使我氣憤,種種情緒的結果又產生壓力,這是一種惡的循環。而絕世劍客的最高境界是風過了無痕,不動聲色這是性格與後天領悟的結果,兩點必須記住朴與真,朴是認識觀,真是對自己的真誠。

投機沒有秘籍,沒有永恆的絕殺,沒有取之不盡的百寶箱,也沒有神,欲擁有完美者是愚蠢的,聲稱絕對真理者謊言而已。職業交易者需要的是擁有自我,這種可貴的品質的得來並不是天生的,人生來就開始了學習與犯錯的過程,人是在過程中發現尋找著自我,唐僧要歷盡八十一難得到真經,交易者擁有自我也不能繞過懲罰,懲罰對於自命不凡、心有不甘的人來說是殘酷的考驗,考驗你是否真的相信自己來到人世間是懷有特殊的使命。

大多人類很難遵守規律法則,對動物來說是一種簡單的習性,冷血殺手鱷魚,不會追擊,卻能在某段河的隱蔽處靜靜等待食物撞到嘴邊。順勢就是這樣的簡單法則,凡是食物鏈高階的殺手都具有種空靈的心境,保留在兩次出擊的中間,而人要領悟此種境界卻要身經百戰。

人最欲得到時,他多半會失望的,在投機中一個害怕失去機會的人,就會錯過機會,人性往往這樣,太專注於害怕失去機會,就會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機會,這時他處於期待狀態中,而不是思考狀態,故不知道不明了或忘記了自己等待的是怎樣的機會,沒有使自己處於一種局外觀狀態,會淪為空忙,常言道急功近欲速不達。一位真正的投機者應該知道按照市場的客觀走勢來判斷而採取行動,而不是按照期待採取行動,這就是投機者的勇氣與意志。

傑出的心性,才是高手的刀!

人的聰明絕不在投資取巧的技能方面,而在於腳踏實地,在於善良、勤奮、認真、守信和對正義、真理的執著追求和堅守。

你可以踏上投資的道路,但絕不會因為善於投資而成功。

投資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選擇它是不理智的,但是選擇之後任何不理智的想法和做法都會帶來滅頂之災,擁有任何僥倖心理只能說明受到的教訓還不夠深刻。

當你看到一個遊刃有餘的高手,他的背後一定隱藏無數血淋淋的傷口,九死一生,概莫能外。

投資之道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不存在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我們只能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成功之路沒有任何捷徑,苦難是我們的良師。

市場猶如一個魅力無比卻又兇殘成性的魔鬼。她不僅能吞掉你的金錢,甚至還能吞噬人的生命。可悲的是,人在絕對意義上講是無法戰勝股市的,因為判斷力和想像無法戰勝事實,你的勝利與否不是由你決定而是由市場決定。我想,最終意義上的高手是那些能夠作到從容進退的人。李佛摩爾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拒絕股市的誘惑。換句話說,他拿得起來卻放不下,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可以多次看到他放棄了原定的假期急急忙忙殺回到股市的例子。其實拿得起來容易,放得下才是最難作到的。在股市成功,你必須全身心地關注它,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但你又不能因此就放棄一切。股市沒有比生活重要,你必須注意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否則很容易既失去了錢,又失去了生活。

在股市競爭獲勝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其它行業。原因在於:1、炒股獲利快速。2、工作不辛苦。3、進入門檻低。這些因素導致了股市裡競爭的強度比在其它行業激烈和殘酷得多。由於人性的缺陷和對競爭規律認識的不足,絕大多數人必定將成為犧牲品。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嚴峻的現實:股市掙錢很不容易!但的確著存在著一些長期以來一直比較成功的人。

那麼,成功之路到底在何方呢?

大家可以看到,股市中有中線高手、有長線高手;有人利用技術分析獲得成功,有人用價值投資理念獲得成功,還有人竟然利用隨即漫步理論取得成功。我們自己已經投入了大量時間、金錢和感情在股海苦苦掙扎卻依然屢戰屢敗,傷痕累累,到底是什麼使他們成為那少數的幸運兒呢?我現在的觀點是:方法、理論甚至理念都不是關鍵的訣竅,高手之所以從碌碌眾生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他們的個人本身具備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們這些特殊的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理論或理念,並善於利用時機。方法、理論甚至理念可以被人學到,但他們的特質你學不到。

高手們成功方法不盡相同,只有探詢他們的心路歷程,我們才能發現他們取勝的關鍵。股市是人性的競爭,在股市能夠長期生存下來的人無疑是強者,高手們真正意義上的強大是他們的心靈,所有高手的共同特點是他們能夠在心性(類似持久的精神狀態)層次上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在市場上持續獲得競爭優勢,就是說,高手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心之刀。

股市的成功在於能否突破人性的藩籬,超越自我,在心性層次為自己打造出一把剛柔並濟的好刀。這是所有的高手的共同點,如果你沒有自己的刀,即使你花費了再多的時間研究那些高級的刀招,也只有落得等死或投降的結局。

高手的刀,其實就是傑出的心性。對我們低手來說,這需要長時間相當痛苦的積累過程才能達到,和一個人智商的高低、理論知識掌握的多寡無關。我相信,只有你到了擁有高手之心的那一天,你自然同時擁有了高手的眼界。K線雖然還是那些K線,波浪雖然還是那些波浪,但從這一刻起才會真正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招數雖然還是那些招數,也只有從這一刻起才能對你有實際意義。在質變的臨界點沒有達到之前,即便你滿腹經綸、絕頂聰明,被人性弱點蒙蔽的雙眼又怎能看見遍地的黃金呢?股道精華,實在股外!

有了自己的刀,你才真正踏上了屬於自己的成功路,但鍛造這把刀卻是任何大師和前輩都無法教你的事情,就好比想學會游泳,你必須親自下水了解水性,精通流體力學和運動生理學對你不會有太大幫助一樣!通往高手之路是一條漫長而痛苦的蛻變之路,孤獨是你唯一的夥伴,失敗是你最好的老師!百忍成鋼,當心性修煉得有如鏡子般明徹,如流水般圓韌時;當你切切實實生活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寧靜中時;當你發覺胸中不斷流動著「雖千萬人而吾往矣」般的勇氣時,歷經千錘百鍊,你的刀就練成了。拔刀四顧、縱橫天下的那一天還會遠嗎?

傑出的心性,是投資高手的刀!

如果你想紮實股票投資方法,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L6900811(股票交易員) ,學交易模式, 識機會風險,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1FaN24BMH2_cNUgG5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