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變成現實,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復活」了,其原因尚不清楚

2019-05-30   玲玲談科學

不可能變成現實,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復活」了,其原因尚不清楚

地球生命出現的時間已經超過5億年了,在這5億多年的時間當中,出現的物種種類更是數不勝數,他們在地球上的時間或長或短,但都在地球上留下了絢麗的一幕。人類對於已經滅絕的物種只能通過化石來了解,雖然其中部分物種有著他們的基因樣本存在,但人類並沒有違反自然法則,將它們復活,而是讓它們在沉睡在歷史的長河中。

然而人類不將其復活,自然界卻將其「復活」了,近日有科學家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群島以及附近的島嶼上發現了一種13.6萬年前已經滅絕的生物——白喉秧雞。白喉秧雞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也是印度洋中最後一種不會飛的鳥類,生活在島嶼上,因為不會飛以及不會游泳的緣故,所以活動範圍也局限在島內。這一次發現的白喉秧雞是自然狀態下復活的,並沒有人類進行干預,難道自然狀態下真的能夠復活曾經已經滅絕的動物嗎?


在塞席爾地區的阿爾布達拉環礁上,這是人類發現的最後的白喉秧雞棲息地,由於在13.6萬年前沉入海底,所以不會游泳的白喉秧雞就只能面臨滅絕的命運,然而隨著地殼運動,阿爾布達拉環礁慢慢的浮出了水面,白喉秧雞就因此復活了。按照邏輯自然規則來講,已經滅絕的生物是不可能再次出現的,而白喉秧雞的出現就打破了這一規則,降不可能變成現實。


根據科學家對發現的白喉秧雞進行研究之後,研究結果表明現在出現的白溝養雞和13.6萬年前出現的白鷗秧雞基因是一致的,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白喉秧雞和13.6萬年前出現的白喉秧雞確實是一個祖先,那麼已經滅絕的白喉秧雞為何會再次出現呢?具體原因科學家們尚不清楚,因為3.6萬年前白喉秧雞的蛋都隨著環礁被淹沒,隨著水流的日夜沖刷,不可能能夠存活下來。


如果說是其他生物進化而來,那麼不可能進化出和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一樣的基因,所以白喉秧雞再次出現成為了科學界的一個謎題。眾多科學家雖然對白喉秧雞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但奈何完全找不到白喉秧雞「復活」的證據以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