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面積最大的千年古剎,不僅是我國佛教密宗祖庭,還是皇家寺院

2020-11-30     郝地瓜Cynthia

原標題:西安面積最大的千年古剎,不僅是我國佛教密宗祖庭,還是皇家寺院

西安,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是十三朝的古都,這裡擁有著無數的歷史痕跡。在這個千年古都里擁有一座對中外影響都非常大的千年古剎,那就是大興善寺。

說起這大興善寺,它是我國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的祖庭,也是隋唐的皇家寺院,更是曾經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在這裡誕生的唐密經過空海大師、最澄大師等人傳到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流傳甚是廣泛,影響非常悠久,因此這裡成為了舉世公認的中國佛教唐密祖庭。

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也就是公元265到289年,起初這裡叫做遵善寺,後來在隋文帝開皇二年的時候,這裡被命名為國寺,隋文帝在北周時原為大興郡公,當時的寺址位於靖善坊內,因此取「大興」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

到唐中宗神龍年間,韋後追賜其父為酆王,改大興善寺為酆國寺,但是到了唐武宗會場滅佛,寺院已經被毀掉了,直到宋元時期,大興善寺一直很冷清,到了明清時期,得滿禪師才在此「鼎新梵剎」,但是清代同治年間,這裡又被毀掉了,僅存有的鐘鼓樓和前門,而這些建築業保留到今天。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寺院是在1955年全面修復而成,有五進殿堂,它的規模是西安如今西安今存眾剎之首。不僅如此,在歷史上這裡也曾是整個京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寺院,在《長安志》中就有記載:「寺殿崇廣,為京城之最。」

來到大興善寺的門口,這座山門是明代建築,是一棟二層歇山式建築,如今仍舊保存完好,山門上的題字:大興善寺,莊嚴國土等字仍舊清晰可見。從天王殿開始,沿著中軸線向後行走,大雄寶殿、觀音殿、法堂等建築都是後來建造的。

行走在這座寺廟裡,發現有很多的碑碣,他們都是歷代整修寺院的碑碣,而且寺院裡還有唐代的刻青石獅,還有清康熙年間,西藏喇嘛向朝廷進貢的二十一度母像等宗教藝術品。

來到轉法輪殿遺址,這裡處於大雄寶殿與觀音殿之間,如今只有28個礎石,他們都是唐代的遺物,曾經這座殿堂是用來收藏經書的,只不過在唐武宗時期被毀掉了,重建之後又在清乾隆時期毀於戰火。

在轉法輪殿遺址還安放著一座地藏菩薩銅像,與眾不同的是這座佛像的顏色,通體黑色,不過基座是用白玉石打造而成。它是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大師贈送,是新時期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的新見證。

下午來到這座寺院的,剛好碰見有前來請寺院的僧人們做法的一家人,僧人們會帶著他們在每一個佛殿和每一座佛像前面誦經念佛,非常的虔誠。而且來這個寺院的信眾們也是很多的,它處在一片鬧市之中,交通非常的方便,可是這裡面卻是非常的安靜,香火很是旺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mKnP3YBdHeNs4oxSl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