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量產能代替傳統燃油車嗎?

2019-12-30     汽車觀察家

傳統燃油車,由於在環保方面的不足,再加上化石能源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消耗,尤其是後者,汽車行業技術工程師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代替傳統燃油車的新能源,但當前的辦法主要是通過降低燃油消耗,如混合動力車型(HEV、PHEV)以及採用全新的能源供應,比如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以及天然氣車等,這裡面,純電動車(EV)和插電混合動力車(PHEV)是國內目前比較推崇的做法,也是當前汽車行業的主流做法。



然而,純電動車存在一種非常大的弊端,也是消費者所普遍抱怨的地方,主要是由於所搭載的三元鋰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的特性使然。比如續航里程短,目前絕大多數主流純電動車真正的續航里程在250-350km之間;比如充電時間長,慢充時間一般都在6、7小時以上,而大功率充電在有限定條件下也得30min以上;與此同時,這些電池不太穩定,動不動就能可起火燃燒,危險係數不是一般的高;除此之外,這類電池的性能研發已經到了瓶頸階段,如果不提升能量密度,則續航里程焦慮無解,如果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則於安全有虞,所以進退維谷。



但是,以上這些問題,卻都能在固態電池上得到完滿的解決。因為當前的三元鋰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等,都是採用液態電解液,而固態電池則是採用固態電解液,這也正是固態電池名稱的由來。但是正是由於電解液問題的解決,電池的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安全性、充電效率等核心問題都得已應刃而解,由此,如果固態電池能夠量產,就性能方面來講,取代傳統燃油車是非常可能的事。



這是因為固態電池有五大顯著性能提升。首先是高安全性,像過充電、外部短路、加熱等在鋰電池上非常容易出現的生爆炸、起火、燃燒現象,在固態電池中均不容易發生,甚至是穿刺,也不會輕易發生失控。其次是能量密度大,相比傳統液態電池包高近乎一倍,也就預示著搭載固態電池的新能源車在續航里程上能提升一倍。再次是快速充放電能力突出,快充快放不僅優於傳統鋰電池,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溫升控制得也非常不錯。還有,壽命更長,長期使用過後,電池衰減更少;最後,就是工作溫度廣,正常工作溫度範圍在零下20度至85度,極端狀態下,可以在零下40度至115度範圍內工作。



可以說,固態電池在安全、續航、充放電效率、使用壽命以及工作溫度等指標上均有著出色的表現,如果得以量產,那麼其在車輛性能方面的表現將不遜於燃油車,只是目前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成本,我們知道,購買鋰電池純電動車的成本比同級別的燃油車要高不少,而固態電池自然是更加昂貴,除非有新的、成本更低的材料進行代替,否則,用戶在購車成本上將高居不下。如果是這樣,那麼代替燃油車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凌蕭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ikzV28BMH2_cNUgIgU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