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三十而已的成年人,正在努力退休

2020-08-08   在家ZAIJIA

原標題:說著三十而已的成年人,正在努力退休

宅sir也快三十歲了,表面說著「三十而已」,正是拼搏的年紀,內心卻十分想退休。

說實在的,看了《三十而已》,沒被種草幾百萬的包包、三層複式的滬上豪宅, 偏偏看中了陳嶼家的魚和魚缸(種草也要符合實際,精準定位自己)

不過網上有養魚大神說,陳嶼養的神仙魚貌似是三色神仙魚,各個花鳥魚蟲市場都可以買到,大概5塊錢一條。並且魚缸拔插頭一天,不會導致所有的魚去世。看來陳嶼養魚也不怎麼專業嘛。

# 1

想養魚、想養花,想過上退休的生活。成年人逐漸老年化嗎?

宅sir有一種錯覺:90後是被說得變老的,曾經有段時間,無處不在的大量的信息給90後製造焦慮,導致90後從十分焦慮到十分想退休,比任何一個年代的人來得都要快吧。

這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匆忙感,剛剛開始就要落幕了的緊張感,讓90後面對到來的三十歲,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退休。

別人三十歲出書、富太太生活...我們看著眼紅,身體卻不想努力。因為知道,這不是努力就能換來的...

# 2

「歸隱山林」這個詞,竟然看出了一種浮躁?

大家越來越想提前退休,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看了太多關於「毅然辭職,鄉下生活」的訊息。

宅sir總結了一下: 網絡上報道的那些仿佛找到了人生真諦的人們,一部分是遠離城市,一部分是去遠方吧。如今已經看得麻木了。

幾乎每天都會出現遠離大城市、歸田園居的「隱士」。看多了,已經感受不到內心的寧靜,竟然感覺出一種浮躁來。

還有隻告訴你一句「去旅行吧」,之後奮不顧身就去遠方尋找到自己了。放心,找不到的,找到的只有「各地的美食」。

沒有李白的命,偏得李白的病。前幾日大家熱議:李白一生遊山玩水,沒有正經工作,哪裡來得錢呢?

看完各種分析,總結來講:李白是個富二代,還很有才華,不僅有慷慨的朋友們,還有大批粉絲們,會缺錢嗎?

知乎上有個用戶一語道破: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的這句詩足以證明他從小不缺錢。 哎,沒有才華沒有錢,談什麼去遠方尋找人生。時隔千年,「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所以,想要隱居山林、或遊山玩水等這一切看起來瀟洒自在的生活,我們普通人很難辦到,太多牽絆和顧及。

# 3

成年人獲得快樂的源泉,越發簡單溫和?

不敢退休,不敢去隱居。那麼, 回到家的退休模式,便備受廣大成年朋友的喜愛。將退休模式搬進家,在家置辦小花園、小魚池,那是愛好,其實也是從煩悶生活中跳脫出來的一種方式。

養魚養花

其實勤快人或者比較閒適的人才適合養魚,因為小魚很容易生病的,不能經常忘記它們。同時不建議買懶人魚缸,那樣太「快餐主義」了,一點兒沒有退休的樣子。需要準備什麼呢?

魚缸過濾器和燈是一定要有的。過濾器可以分解魚缸中的有害物質,凈化水質,還可以讓魚缸中的水流動起來,給魚缸增氧;燈則是用來給水草進行光合作用的,還有一些熱帶魚需要光照來讓身體保持靚麗的顏色。還可能需要喂食器、加熱器等。

盯著魚缸里的魚發獃,說明你已經具備退休的潛力了。 養花花草草,更是退休生活的一種必備技能。

住在重慶的屋主程程的家,著實讓人羨慕,家中有三個花園,還有小池塘。侍弄花草、看 水裡嬉戲的魚兒,喂食和打撈樹葉。愜意的生活,還得靠雙手來打造啊。家裡沒有這樣的條件?

那看一看住在廣州的葉子&大熊的家,室內有個小花池,也是一片鬱鬱蔥蔥,在洗衣區的對面,是裝修時人工澆築的,做足了防水處理,底部留了地漏,當時專門請了園藝師來幫我們搭配品種和土壤,每周澆水一次,很好打理。

宅sir認為,喜歡上花草等一切老年愛好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不用強迫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不然花花草草、小魚小蝦也會遭罪,自己還會不開心。

「招貓逗狗」

弱小無助又可憐的皮卡丘

陪伴是一種治癒人心的事情,尤其是寵物的陪伴。退休在家,身邊沒有個「三貓四狗」的怎麼行。宅sir很喜歡那些給寵物造房子的人家,感覺十分的溫暖。

設計師何雨晴考慮到屋主是貓奴的身份,書柜上方的位置設計了一組半封閉組合櫃,供貓咪休息玩耍。

設計師鄭明輝給屋主家的貓主子搭建一間豪宅:一個方形的玻璃貓屋,能讓屋主和小貓們有更多視覺互動;並且在牆面設置了大量的貓跳台和貓窩,使得貓主子肆意嬉戲玩耍;右側還設計了一個玻璃觀景平台,用來看風景。

簡單一些,可以將貓爬架的功能和家具結合,比如開放式書架,不僅用來放書,還可以給貓主子爬來爬去用。

超豪華貓爬架,只要喵主子需要,就必須讓它擁有。狗窩呢?狗窩可以戳: 花園洋房?對不起,是狗住的!

尋找寧靜

人一上了年紀,就不想被吵到,想擁有獨立的私人空間。設計師王城炫給喜歡極簡和中式風格的雪姐設計的家,很寧靜舒適,適合退休生活,雖然她家是一家四口。

我們可以借鑑下,不得不說,新中式風格很適合優雅得養老啊。設計師在餐廳的窗邊定製榻榻米,榻榻米上鋪的是一層薄薄的亞麻墊子;放置了茶桌,這裡便成為由小陽台改造而成「筵席」。

茶桌後還有小書櫃,屋主喜歡看的書籍放到了這裡。煮茶、喝茶、看書,愜意享受生活。這不就是嚮往的退休生活(中的一部分)嗎?

除了新中式,日式庭院在宅sir看來,也是退休養老的一種選擇。設計師杜雪瑩為屋主小琦設計的庭院, 大概有80㎡,整個外牆用的是防腐木高柵欄,給屋主帶來安全感和自然感。

高柵欄上還增設壁燈,讓鬱鬱蔥蔥的園林更加溫和舒適,夜晚點點暖光將院落襯的更加靜謐溫暖。庭院的地面用細砂石鋪成的蜿蜒小道,用天然的青石板踏步。兩邊種植了橘子樹,以及像龜背竹、鶴望蘭一樣的大葉植物。

這裡一天, 開啟隱居活,著實令人心靜且自在。

三十歲,下班後在家退休,是宅sir找到的最兩全的方法啦。 只要心系退休,哪裡都可以是退休的場地!先折騰折騰自己的家吧,大家覺得自己家中最像「退休場所」的地方是哪裡,一起來聊聊啊?

留 言 福 利

後台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編輯/葡萄 圖片/屋主提供、INS、部分網絡

想過上退休生活,

就請點個「 在看 」和 「贊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