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仍貌美如花,你卻奄奄一息,同是高血壓但結局為何相差這麼大?

2020-01-13   醫脈通心內頻道

品過苦澀,才知平淡就好;

走過坎坷,方知平安是福。

作者:紀文洋

單位:龍海市第一醫院心內科

來源:心路星塵

攝影:陳占彪

那天,我正在辦公室準備給學生講課的幻燈片,這時陳阿姨走了進來,這是一位就診多年的老病號,然而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似乎很淺很淡,退休多年現在已經64歲的她常常被人誤以為只有40來歲,跳舞、旅遊、烹飪、讀書、助人為樂……,她的愛好似乎層出不窮,天天快樂的忙碌著。

可是今天並不是預約複診的時間啊!看著我疑惑的目光,她趕忙把來意說了出來,原來她是來探望26床病人的,這位病人是她以前初中的同學。

「那真是你同學嗎?」我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是啊,她以前還是我們的班花呢!」。我看著眼前衣服光鮮亮麗、身材姣好、活力十足的陳阿姨,實在無法和26床這個女病人划上同學的等號。

攝影:陳占彪

26床這位病人有高血壓病史16年了,血壓基本都維持在收縮壓170mmHg左右,據她丈夫說因為擔心吃高血壓藥會導致肥胖,會導致皮膚長斑,還擔心藥物依賴,所以不聽家裡人勸告,平時基本不吃藥治療。2年前還曾經輕度腦中風過,治療後倒是沒有留下後遺症,在勉強吃了一個月的藥以後,由於擔心「藥物毒性蓄積」,她又擅自把藥給停了,只是偶爾頭暈時才吃2天。

幾天前搬家具時她突然出現大汗、氣喘、呼吸困難,被120送到急診室,當時口唇紫紺,端坐呼吸,血氧飽和度很低,診斷為急性心力衰竭,經過搶救治療,今天剛從重症監護室遷到普通病房。

其實來看她的陳阿姨也是個有十多年病史的高血壓患者,只是她服藥治療的依從性很好,飲食控制加運動,心態又樂觀,所以病情一直很穩定。想到26床她這個同學,我不由的搖搖頭,早上查房的時候還在問我能不能不吃藥,她很嚴肅的告訴我,有位賣新加坡進口XX葉的店員說她體質不適合吃西藥……理由是如此充分,我當時竟無言以對。

攝影:陳占彪

世界上的幸福和健康,沒有一處不是來源於精心的呵護和珍惜,凡事種種,皆有因果!

這就是陳阿姨還在貌美如花,你卻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原因!同樣是十幾年的高血壓病史,結局卻截然不同。

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我們平時除了要通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生活方式的調整以外,如果血壓仍高,那麼就需要藥物治療。對於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我們通常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 從小劑量開始應用: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可以考慮先用小劑量藥物治療,同時要監測血壓,如果降壓效果不理想,可以逐步增大劑量,除了高血壓急症以外,降壓切勿操之過急,尤其是對於老年人更是如此。

2. 應用長效降壓藥物:儘可能選用一天服藥一次能持續24小時平穩降壓的長效藥物,這樣對老年人來說方便服用,並可以更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攝影:陳占彪

3. 建議聯合用藥:當低劑量單藥治療血壓控制不佳時,可以採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在臨床上對血壓≥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我們經常會直接應用兩種降壓藥聯合治療,這種治療方法的好處是即可以增加療效,同時又可以減少副作用。

4. 個體化治療:臨床上經常會碰到有些患者聽說某種藥效果好,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就直接更改藥物,結果最後適得其反。其實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適合他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常用的高血壓的治療藥物有五大類,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來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

5. 堅持長期服藥,血壓控制要達標: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並且要求血壓控制要達標。有些患者血壓控制正常後就擅自停藥或者間斷服藥,結果導致血壓再次升高,甚至出現了心腦血管意外。

攝影:陳占彪

對於高血壓患者,我們一般會設定下面這個降壓目標:

收縮壓<140 mmHg且舒張壓<90 mmHg。當然,如果年齡≥80歲且未合併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降壓目標會適當放寬為:收縮壓<150 mmHg且舒張壓<90 mmHg。

臨床上常用的一線降壓藥物總共有5大類:ACEI(普利類)、ARB(沙坦類)、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和利尿劑。

這些藥物各有特點和適應證。具體藥物的選擇,專科醫生會根據病情來制定個體化方案,以便用最少的藥物獲得最佳的療效。

攝影:陳占彪

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它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著我們,而規範的降壓治療可以使腦卒中風險降低35%~40%,心肌梗死風險降低20%~25%,心力衰竭風險降低超過50%。所以,為了我們將來能夠貌美如花,而不是奄奄一息,請從現在做起: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一旦發現血壓高,那麼請及時就診,並規範的控制血壓。

參考文獻:

1、2014年老年高血壓特點與臨床診治流程專家建議

2、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