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上,ETF的投資才剛剛爆發出來。
2019年以來火爆的ETF基金市場來說明吧,截至2019年9月,2019年以來發行的ETF規模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按照之前9個月的速度推算,2019年全年ETF發行規模會比2018年增長70%。
基金公司搶著發行ETF基金,甚至把管理費+託管費打到了千分之二的低水準,富國基金聯合十幾家軍工企業發行出一隻規模超70億元的軍工龍頭ETF,而華寶基金也在出色的運營鋪墊下短短一個月就把新發行的科技ETF做到了50億元的規模。
為什麼ETF市場時隔10年迎來一輪爆發?
雖然從大邏輯上講有2018年市場以來低迷時巨量抄底資金湧入因素、中石油為代表的央企換購ETF潮因素、被動指數基金跑贏主動基金的激勵效應等等,但最有說服力的就是,A股市場正在進入資產配置的大趨勢中,而ETF是進行資產配置最簡單、性價比最高的工具。這是市場趨勢下的工具供給側的爆發。
從美國金融市場上多達上萬隻的ETF,ETF規模從1萬億美元上升到2萬億美元只用了4年時間來看,中國金融市場上的ETF大爆發只是剛剛開始。當前的ETF市場好比2013年的貨幣基金市場,餘額寶在一場錢荒下應景而生,然後短短五六年攀升到7萬多億規模。
過去10年,A股市場上主動性基金的規模在3萬億徘徊不前甚至下降,未來有可能在30多萬億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部分權益化的趨勢下,以及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的買方投顧制度設計下,重新被激活。30多萬億隻要拿出10%進行權益化,10%配置債券指數型基金,這個前景簡直不要太美妙。
而想抓住這樣美妙的前景,第一步還是從抓住ETF市場大爆發的機遇開始吧,尤其是ETF可以場內交易,能在通道上把ETF的交易量、持有量做起來也算是一種創新業務。
(本文完整版首發於《中國房地產金融》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