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6日訊(通訊員 蘇志敏 張文聞)11月15日,由浙江省交通集團、中國公路學會橋樑和結構工程分會、浙江省公路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 年全國橋樑學術會議」在寧波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國內橋樑領域專家,和業主、設計院、施工單位代表共聚一堂,共話橋樑工業化、裝配化快速施工及大跨徑橋樑管養技術,共謀邁向新型橋樑工業化時代。
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橋樑和結構工程分會理事長、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工程師張喜剛,中國工程院鄭皆連、楊永斌、王景全、聶建國、陳政清5位院士,以及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李志勝、浙江省交通集團相關領導等3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浙江作為橋樑大省強省,素有「萬條千隧」的美稱,一座座橋樑穿山,越海,天塹變通途,有力地改寫了時空格局,一系列橋樑建設自主核心技術,推動著 「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跨越,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就是由浙江省交通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舟山跨海大橋和正在建設中的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大橋。其中,舟山跨海大橋的西堠門大橋建成時是世界上跨徑第二、國內第一的鋼箱梁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座分體式鋼箱梁懸索橋。舟山跨海大橋向東與省交通集團投資在建的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相連,舟山連島工程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海橋樑群,大橋的建設運營管理經驗成果在我國橋樑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本次大會專家學者匯聚浙江的重要考量因素。
本次會議活動安排了學術交流和現場觀摩兩項內容。學術交流環節設有主會場報告、分會場報告和工作組會議。其中,在主會場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等橋樑專家圍繞「橋樑工業化、裝配化快速施工及大跨徑橋樑管養技術」主題,分別作學術報告。聶建國院士在做《工程實踐的啟示與結構創新》報告時表示:「創新是促進高性能橋樑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高性能、長壽命、低消耗是橋樑工程創新的目標;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是橋樑工程創新的基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是橋樑工程創新的手段。」
黃昏下的富翅門大橋
分會場圍繞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跨海大橋建設,大跨徑橋樑養護與運營,裝備製造、新技術、新材料這四個主題分別進行。兩個工作組會議分別就橋樑養管技術和橋樑產品標準這兩個主題展開熱烈討論。現場觀摩環節,與會專家將實地考察浙江交通集團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和舟山跨海大橋。
建設中的舟岱大橋
據了解,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位於中國東海之濱、美麗的舟山群島中部,由富翅門大橋、舟岱大橋和魚山大橋組成。項目連接富翅島、舟山本島、長白島、岱山島、魚山島等5座島嶼,全長36.777公里,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批覆總概算163.24億元。據專家介紹,項目橋址地處東南沿海高風速帶灰鱉洋海域,環境惡劣施工難度大,為橋樑建設史上罕見。
魚山大橋
截至目前,魚山大橋於2018年12月31日建成,富翅門大橋於2019年9月28日建成通車,舟岱大橋建設進度過半,計劃於2021年底全線建成。大橋與甬舟高速相連接,連島工程跨越8個島嶼,總里程達到86.68公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海橋樑群,未來與上海相連,構成滬舟甬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