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這個「鎖王」很可以

2019-11-05   鷹潭優生活

提起「鎖匠」,人們腦海里經常會浮現出遊走街頭巷尾開鎖配鑰匙的形象。可在鷹潭卻有著一位「鎖王」,並且在全國鎖具行業也頗負盛名。他,就是鷹潭「鎖王」汪洪斌。

鷹潭「鎖王」的招牌,掛在鷹潭正大北路9-9號一個不起眼的店鋪上。經店主汪洪斌之手配製過的鑰匙、開鎖換鎖過的鎖具數不勝數。

【專業開鎖,潛心研修的匠人】

汪洪斌1962年出生於安徽的一個小農村,17歲當學徒開始學習修鎖,算起來今年已經是他從事配鑰匙工作的第40個年頭。學成出師後,80年代他便隻身一人來到鷹潭,在金山弄支起一個小門面,為鷹潭市民提供各種修理配製服務。由於他的配鎖技藝高超、價格公道,於是漸漸在鷹潭配鎖行業里嶄露頭角,其他鎖匠打不開的鎖,只要找到他都能夠輕易解決。

「我們修鎖的得急人所急,必須在接到電話後儘快趕到需要修理的地方。」汪洪斌熱心地說,「每次打開鎖,用優質的服務幫戶主解決煩惱,心裡是很欣慰的。」一直以來,汪洪斌都把「值得信賴、質量保證、價格優惠」作為開鎖服務的基本要求。哪怕是半夜三更打電話求助於他,他也從不拒絕。而且他心地善良,要是有些孤寡老人不小心把自己鎖在了門外,他都是免費開鎖,分文不取。

說起「鎖王」這個稱號,汪洪斌不由地自豪的介紹起來。在2000年,他去北京參加全國鎖具行業協會技術交流,在大賽中他展示了高超的開鎖技巧,獲得了業內人士的一致認可,授予他「鎖王」這一榮譽稱號。

【急人所急,古道熱腸的匠心】

汪洪斌說起他漫長的開鎖經歷中,也經常會碰到一些突發事件。有一次就在正大路,有一位小姑娘想不開,把自己反鎖在家裡尋短見,家裡人敲門也不答應,正急得沒有辦法時,想到了汪洪斌,汪洪斌聽說後立馬趕到,僅僅花了一分鐘就把房門打開,拯救了這位花季少女的生命。2004年華隆小區起火,警方立即聯繫了汪洪斌,作為110特邀技術人才的他,騎著摩托車立刻趕到了現場,為消防隊員開鎖,贏得了寶貴的救火時間。

在鷹潭,漸漸有很多人都認識了汪洪斌這位「敏於行,訥於言」的「鎖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汪洪斌也在不斷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提升自身能力。他的配鎖工具塞滿了整個房間,光是這些工具的價值就超過30萬。僅僅其中一台為汽車配置鑰匙的機器便價值4萬元。

「一招鮮,吃遍天」。開鎖配鎖靠的就是技術,隨著修理經驗的不斷積累,無論是最早的古銅鎖、A級B級牛頭鎖、彈子鎖,還是現在市面常見的C級葉片鎖、防盜門鎖,亦或是汽車鎖、遙控器鎖,甚至保險箱鎖、指紋鎖,只要是鎖具廠出廠的鎖,都難不倒汪洪斌。汪洪斌也立志當鷹潭的「鎖」管家,用真誠的付出方便群眾。

【傳承技藝,開誠布公的匠品】

為了規範鷹潭鎖具行業規範管理,2016年鷹潭也成立了鎖具行業協會,汪洪斌擔任會長。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汪洪斌意識到,要把開鎖手藝發揚光大,得讓更多的人掌握這門手藝。於是他開始招收品行端正的弟子,甚至為此拿出了開保險柜的絕活,這些技術引來了很多學生。最多的時候,他曾經有一百多名學徒,如今,他的學生已遍布全國各地。

汪洪斌為「玩」鎖走向了世界。他每年都要去國際上參加行業交流大會,向世界鎖業的能工巧匠學習,向美國、歐洲同仁學習交流,也是常事。自然,外國人也常向他請教開鎖技巧,對此汪洪斌毫無保留地教授技藝。

在汪洪斌心裡,做人比手藝的地位更高。他說:「鎖業是特種行業,咱自己心裡得有行規,不能給違法犯罪提供方便條件。」平時有人找上門來開鎖,證件不全的,他都不會接。

現在汪洪斌的小日子過的也是越來越好了,他直言多虧了黨的政策好,最初的他上門修鎖騎的是永久牌自行車,90年代換成了摩托車,07年開上了國產的奇瑞汽車,去年又添置了一輛大眾轎車。

從事了幾十年的鎖業,汪洪斌一直把這當成無比新鮮的事業,只要一有功夫,就和同仁們交流心得。鎖,讓他痴迷,鎖,開啟了他的傳奇人生,他要把這手藝演繹的更加精彩。

來源:月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