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在日前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舉行的網上記者會上,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提出一個問題,稱中國的反制舉措,「是不是光打雷不下雨呢」?
對此,劉大使做出回應稱,中國從未威脅過任何人。中國希望成為英國的朋友和夥伴。不過,如果任何國家把中國視為「敵對國家」,就將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事實上,中國對英國所作出的反制措施,僅僅只限於在香港問題上,其中就包括「不再承認BMO護照為合法旅行證件」、宣布暫停香港與英國的引渡條約。劉大使指出稱「因為英國違約在先,中方必須做出回應」。
不過,在整個記者會期間,劉大使並未談及包括華為和中英貿易等敏感問題。這就意味著,中國針對英國近期極端行為的反制措施,不是「光打雷不下雨」,而是點到為止而已。
畢竟,相比於已淪為美國看家狗、且毫無底線的澳大利亞,英國在香港問題上採取極端措施以堵住保守勢力的嘴。在其他領域上,英國的對華政策並未完全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起舞。
在南海問題上,英國與澳大利亞拒絕承認中國南海主權主張,並大張旗鼓派遣大批軍艦和飛機、參與美國南海軍演不同。該國雖然早前宣布將派航母前往亞太,與美日澳等國舉行聯合軍演,但時間卻被定在「明年」。
很顯然,英國雖然作為美國「最堅定盟友」,但在追隨美國軍事遏制中國方面,仍然保持著謹慎的態度。畢竟,與澳大利亞民粹勢力的瘋狂不同的是,英國人的理性,正在影響詹森在該問題上的選擇。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與中國建立正確的關係,恰好與詹森打造「全球化英國」的目標契合。另外,英國《每日電訊報》也發表評論,提醒詹森「看待中國,必須超越特朗普式的詆毀,千萬別讓懷疑中國的論調,演變成毫無意義的對華攻擊行為」。
面對中英關係正在發生的變化,當前擺在詹森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堅持獨立外交,實現「全球化英國」的目標。要麼和澳大利亞一樣放棄主權和尊嚴,徹底淪落為美國霸權道路上的炮灰。
在英國宣布禁止使用華為設備之後,英國《獨立報》披露稱,詹森表示,英國將繼續推行對華接觸政策,暗示他不會實施特朗普式的極端對華政策。
另外,在英國禁用華為設備之後,美國務卿蓬佩奧及時訪問英國,試圖堅固詹森政府的反華決心。不過,蓬佩奧剛剛離開英國,就有倫敦政府官員私下告訴華為,稱「一切並沒有失去,明年英國會重新考慮使用華為5G設備問題」。對此,美國《班格爾日報》酸溜溜地報道稱,這意味著,若特朗普11月大選失利,英國很想讓華為重新加入。
理性提醒詹森,繼續追隨美國遏制中國,非但已經毫無意義,反而會導致英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上,遠遠落後於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這種狀況會變得更加嚴重。這也就是倫敦在對華政策方面,表現的尤為謹慎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雖然中英關係明顯惡化,但中國對英國的反制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上就是在給倫敦一個回頭的機會。現在看來,詹森似乎已經領會到來自中國積極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