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走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子

2019-07-06     獨秀懷寧

懷寧縣把藍莓產業列為縣域經濟發展支柱型主導產業,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機制,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著力構建地域特色鮮明、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產業體系。

一份調查報告 催生百億產業

我縣是個農業大縣,但進入新世紀以後,農業發展面臨著勞動力外流、土地利用率低、持續收益低、發展方式粗放等「瓶頸」問題。

2004年,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在對我縣土壤調查時發現,這裡的土壤呈微酸性,有10.5萬畝面積適宜種藍莓。一份關於在懷寧發展藍莓產業的報告,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開啟了懷寧百億藍莓產業的序幕。

從2004年起,黃墩鎮就開始試種藍莓。目前,該鎮藍莓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從事藍莓種植加工人數已達2000多人,黃墩還被省藍莓協會授予「安徽藍莓第一鎮」稱號。

「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來打造獨秀故里、藍莓之鄉、生態福地、魅力黃墩的新名片,把我們的藍莓產業真正做強做大做優,讓鄉村更美麗、百姓更富裕。」黃墩填黨委書記郝春林說。

據了解,我縣20個鄉鎮中有19個鄉鎮都有不同規模的藍莓種植,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已成為長三角最大的縣級藍莓種植區。預計到2025年,全縣藍莓將完成10萬畝的種植規模,年深加工能力10萬噸,能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實現100億元的產值。

政府+市場 攻克「水土不服」

從無到有地發展藍莓產業,容易遇到「水土不服」。我縣在推動藍莓產業發展過程中,把藍莓產業列為縣域經濟發展支柱型主導產業,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機制,通過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共同托起藍莓產業。

為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我縣以藍莓種植、深加工、莊園、特色小鎮四大招商方向為突破口,千方百計引進國內行業領軍企業投智投資,主動對接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和省、市政府一系列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積極爭取農業扶持項目,有效整合財政資金,改善藍莓產業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並創新產業融資體系,設立3億元的藍莓產業發展基金。「農業回報慢,周期長,政府給了一系列的政策過後,對於我們企業來講,是個機遇。」黃墩鎮獨秀山莊負責人陳宏兵說。

一系列政策疊加,讓社會資本不斷湧入藍莓產業。秀山鄉獨秀村葉屋組青年葉毛頭,一直在外從事裝修行業,看到家鄉藍莓產業效益好,就想在家鄉種植藍莓。今年,他投資300多萬元,流轉了130畝荒地種植藍莓,掛果後預計畝均收入3萬元。

通過招商引資,加大產業政策支持及技術服務,我縣培育了146家藍莓產業化企業,3家深加工企業。

「三產」融合 業態更豐富

圍繞藍莓產業,該縣從藍莓種植入手,向精深加工、文化旅遊、休閒健康養生拓展,以產業融合增強鄉村產業發展聚合力,初步形成以良種繁育,規模種植、遊客採摘、遇冷保鮮、食品加工等較完整的產業體系。

「深加工後,藍莓附加值可提升4到6倍。美林藍莓公司負責人黃冰霜說。該公司藍莓種植面積有1萬多畝,並投資一億多元在三橋鎮建設了深加工基地。「60%是賣鮮果,40%是做深加工,開發了藍莓酒、藍莓酵素、藍莓果乾等十幾個產品。」

藍莓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該縣旅遊業的興起。懷寧盛豐藍莓公司500畝基地,每天有大批遊客前來採摘。去年採摘季,僅盛豐一家藍莓公司就吸引遊客達6000多人。

「來這邊主要是這邊交通比較方便,現在天氣也很涼爽,在這邊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風光,身心很愉悅。」遊客李紀軍說。

我縣還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利用原有道路升級改造,建成17公里生態景觀綠道,把幾十家藍莓公司的點串聯起來,同時還作為馬拉松、自行車騎行的賽道。

「我們懷寧藍莓發展的理想狀態,首先是企業有錢賺,其次是農民有活干,第三是鄉村有得看,第四是遊客狂點贊。」副縣長鬍勇說。(張文濤 李根)

更多精彩請點擊

1.

2.郭家滿主持召開重點工作碰頭會

3.2019環江淮萬人騎行大賽懷寧站暨懷寧縣首屆國際自行車賽火熱開賽

4.好消息!現在預繳電視費,回送電視費啦!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主 管 / 中共懷寧縣委宣傳部

本期編輯 / 陳朝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wJzY20BJleJMoPM4o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