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武漢房姐,資深房產投資專家。買房路上的自己人,目前已為10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姐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姐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
提問:以孩子名義買房長持十五年 預算220萬以內,目前看了
1漢陽濱江電建 三房120 單價一萬九;
2萬科漢口傳奇三房 不滿二精裝 單價兩萬到兩萬二 ;
3盛世江城三房單價一萬八九 不滿二毛坯 ;
4白沙洲江邊四房;
5光谷東?感覺光谷東連個路都沒有… 或者買兩套低價位置的?
我看了後湖 感覺後湖很破,漢口人都瞧不上,以後出手都難跟南湖一樣!光谷東和光谷割裂距離大!我認識的光谷東上班的人都不願意住光谷東 全部回市區住!說污染嚴重!白沙洲又是溶洞地質 各幾年就有塌陷新聞 還死過工人!四新不看好 不喜歡漢陽 江景特殊 但是漢陽的江景這十年也沒有發展 漢口人武昌人瞧不上漢陽!糾結中
回答:你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是要投資還是自住?
經常會聽到很多剛入行的多軍朋友說,投資新興區域還很荒涼,問了本地人都說根本不會到那裡去買房。 看到這個提問時,很多人就會放棄,就會用「本地人都不會去」擋住了自己的錢途,最終錯失一次次的投資機會。
職業多軍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就會眼睛一亮,機會來了,眼前就是布局的最好機會,那些總看本地人布局出手才出手的人往往就是接盤俠。
因為決定房價漲跌的,根本不是本地人,而是有遠見的外地人。 因為多軍清楚的知道,房產投資就是捕捉那些會漲價的房產,而會漲價的房產就是周邊配套設施會不斷有增量的房產,配套設施的增量就是從要啥沒啥過度到要啥有啥的轉化過程。
也就是說,房價上漲的本質就是房子周邊的配套設施不斷增加,只有城市新區才會有這種增量的大機率機會,而城市老區基本都是成熟區域,沒有了增加配套的可能。
本地人基本都是居住在老城區喜歡戀舊,對原有的基本戀戀不捨,哪怕再破的地方自己喜歡了也不願意離開。對於城市新區基本看不上,也不相信新區真的能夠崛起,因為在本地人來說,原來的才是最好的,習慣的就是最適合的。
決定房價的,是看有沒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買,買的人越來越多,房價就會上漲,城市新區由於有不斷增加的全新配套,外地基本不看老城區新城區,只要哪裡便宜哪裡的配套越來越好,就會買哪裡,這樣,新城區往往成為外地人的的首選。
這些新城區由於外地人的不斷湧入,又有足夠多的地方承接城市新功能,配套設施就會越來越完善,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房價的大幅上漲。 當城市新區的房價大漲後,標誌著配套設施也開始完善,於是本地人才開始接受這些新區,這個時候前期的投資者可能就會開始賣出,接盤俠就是剛剛看清城市新區機會的後來者。
北京房價這些年漲幅非常高,可是推高北京房價的根本就不是北京人,而是那些來北京打拚的外地人中成就者。北京周邊更是基本外地人購買,本地人很少去周邊置業,漲幅最高的恰恰就是北京的周邊。當北京周邊房價漲高以後,北京本地人才開始紛紛到周邊置業。這些人就是接盤俠。
提問:武漢人拆遷完有幾千萬現金 請問您如何炒房投資 謝謝
回答:你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說炒房最賺錢的是哪個群體。
樓市賺錢最多的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三級市場就賺一個生活費,星球里所有多軍都在三級市場內打拚太長時間了,而且賺錢效率會在幾年後快速衰減。
年輕人應該在三級市場賺錢後,不需考慮再多觀察幾個城市,而應該向上下游多歷練,儘快在五年內轉型。 還是借用三體那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開發商能夠明里暗裡賺這麼多錢,第一是市場大勢,第二是精英人才全在一二級市場。 可以加入開發商,投資部門或者營銷策劃部門,看一看他們是怎麼搞錢的。
合理避土增稅、合理提升利潤率技巧方法有很多。這一些你都可以用在海外市場,甚至是二三線市場。 那麼手持幾千萬的投資小白,應該開啟第一步?
第一是標的選擇,第二是交易流程,第三是持續盈利。
首先是標的選擇。如果要買入20套武漢限價新盤,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開發商需要公開開盤。所以像中糧這樣,一二手倒掛需要搖號的樓盤,即使有黑科技,一個人搖到20套也有bug。
如果買二手筍盤的話,筍盤供應量又可能是一個問題,因為筍盤天然是一種隨機生長的標的,是有一定生長周期的,需要不一樣的淘筍模式。比如跟不良資產處置公司合作,全款批量拿下8.9折筍盤,在不過戶的情況下迅速做ABC單賣出。
二是交易流程。如果20套買入二手房,每個工作日過戶一套,做公證,也需要做20份公證。這樣的勞動強度,對於手裡握有5千萬以上現金的人來說,不一定可行。必須要考慮多線程處理,提高CPU的運算能力。
三是持續盈利。持續能力考慮兩方面,第一是要同時註冊多個公司,為避房產稅和以後或有融資做準備。第二是租金收入,即使租售比是1%,那每年的租金收入也有100萬,空關是一個非常心疼的事情,不得不考慮。
把螞蟻擴大100倍,他的呼吸系統並不能供應那麼多的氧氣,會死掉的。投資額大到一定程度,一定需要換模式的,這也是to c和to b的區別。
提問:今天看到個文章挺有意思。現在高層動輒三四十層,幾十年後這些房子如果很老了,怎麼辦?拆遷?那麼多層算上賠償,恐怕要蓋80層都未必夠本?而且估計只有位置超好的市中心才會拆吧?那如果拆不起,難道這些房子難道就成老破的貧民窟?房姐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回答:記得之前有朋友在星球里問過這個問題,如果沒有深度思考,大家經常會被所謂的」口水文章」帶跑偏。 如果你經常出國的話,尤其是去美國,你會對美國城市的基礎設施感到絕望的,美國的二三線城市基本上談不上便捷的公共運輸。
歐美國家的人口遠遠沒有中國多,地廣人稀,大部分歐美的城市僅僅是我國的鎮到縣城的規模,二線城市在我國也就是地市的水平,至於更大規模的城市,在歐美十分罕見。 這樣的城市規模使得服務業、金融業、商貿業不夠發達,城市處於初級階段,級差地租不明顯,地段差距小,人們普遍喜好郊區大房子,鄙視市中心高層公寓,市中心淪落為貧民窟,黑人聚集,偷盜猖獗,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底特律。 我國的土地制度,首先是壟斷供地,其次是限制乃至不供應別墅用地,第三是電梯高層導向,這些都人為地維護了城市人口密度,使得即使是人口流出的小縣城,也能夠維持一定的人氣和集中式的商業。
對於人口持續流入的大城市,高密度的市中心長期都具有價值,因為城市的精華,最多樣化的服務都集中於此。 而對於中小城市,高容積率也有利於維護城市商業與人氣,防止城市快速衰敗。 未來,我國的中小城市居民,一定會越來越住進大房子甚至別墅。高容積率的小戶型的房產以及老舊房子一定是會被嫌棄和拋售的,但凡混的好一點的人都會搬離高容積率小戶型或者老舊的房子。
如此一來,三四線城市住在小戶型高層以及老破舊房產的人一定是底層貧困群眾,貧民窟時代很快到來。 而一二線城市還有一段時間人口紅利,高層建築的高經濟效率和人口密度帶來的商業繁榮會持續很久,至於物業管理與火災隱患,與城市聚集效應帶來的高效率相比,不是一個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未來,高層建築的防火能力還會進一步提升,我們不應該懷疑技術的進步速度。 如果你看空一座城市,認為它不值得千千萬萬外來年輕人拼搏奮鬥,你應該買低密度住宅,因為高密度住宅里的人員層次會逐漸下降,以至於成為貧民。 但是,只要你的城市還有希望,高層就不會成為平民窟,而是財富匯聚之地。
提問:房姐,問個cf之外的問題,請問在武漢體制內年入15相當於體制外企業多少,如果體制外有年入50的工作,建不建議辭職,有沒有必要去一線,年齡29了,謝謝!
回答:官這個職業,是很難找到增量市場的。那麼你只能想辦法擠進存量市場。有關係前輩親友帶路,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才有更大的機會擠進去。
當一個賽道湧進太多人之後,最有效的管理辦法,不是管理賽道,而是重啟一個賽道。你不會甘於繼續在體制內再當螺絲釘。
而那些最先發覺,最先知道新賽道的人,本身就是被篩選的對象。 如果想要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賺夠五千萬,不笨、努力就足夠了。普通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是對的。 競爭越激烈的塔尖,運氣越重要。越是光輝耀眼的行業戰場,站滿了武裝到牙齒、智力爆表、真實幸運加滿技能點的異能者,最後的勝出者,最終就是運氣遊戲的幸運兒。
對自己有清晰判斷,別做夢想在公務員、投行、IT、醫生職業上出人投地,你不是世家、智力、運氣三位一體的幸運兒。
找到一個滿是普通人的小眾賽道,才可能依靠努力勝出。 選對賽道,選對行業,正確聰明地勤奮努力工作,加上正確的投資來保護取得的財富。 如果還沒有結婚生子,城市切換成本小,支持去一線。
房地產註定只有小部分人能賺錢,我們跑在大部分前面,手把手教你從0實現千萬資產積累。很多人給我留言提問,房姐精力有限,無法一一解答。
幫助提供選盤,砍價,貸款,破限購等專業意見,全程指導買房。私人訂製最適合你的房產投資方案。
知識星球部分 熱門文章:
《房產稅為什麼會導致房價上漲?》
《如何找筍盤 抵押貸全流程操作手冊》
《乾貨!如何養出銀行無法識破的流水?》
《新版徵信被破解!離婚買房之路還能繼續》
《信用卡年賺100萬——賺錢全靠雕蟲小道》
《用好信用卡 可以讓你少奮鬥10年》
《樓市提款機——如何對敲把錢套出來?》
《因為宏觀調控,所以房價飛漲》
《深度剖析——為什麼買學區房100%會虧本?》
《99%的新區會失敗 以鬼城收場》
《一分鐘小白變大神 炒房秘籍速成篇》
《乾貨!炒房各流派都是怎麼賺錢的?》
《成為職業炒家 如何保證每次買進都能大賺?》
《房子裂變具體操作手法:一變二,二變四》
《樓市提款機——如何對敲把錢套出來?》
《破限購全套代持手冊+如何完美規避所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