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京東,你接觸最多的可能是風雨無阻、次日必達的快遞小哥。
但大概不會有機會認識,曾經在副總裁位置上,有過這麼一位操盤著幾百億GMV的「斜槓大魔王」。
說到聚美當初的輝煌,你很自然地會想起「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宣傳片。
但未必知道聚美的「英雄譜」里曾藏著一位大神,4個月創造從0到1.52億的商業奇蹟。
他是路騁,江湖人稱「老路」。
你一定在好奇,這個路騁是什麼來路?
這麼說吧,他是前京東集團副總裁、前聚美POP事業部總經理......
但拋開這一切的頭銜和光環,用吳曉波老師的話說:「路騁,就是一個在喧囂的世界裡死磕自己的匠人。」
2005年,他大學畢業以後,只身前往上海,從電話業務員做起,7天調崗企劃專員,5個月升任企劃總監。
不同於我們熟知的那些IT大佬的奮鬥史,路騁既沒蹬三輪送過書,也沒在中關村擺過攤。
他步入社會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擁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間獨立辦公室和第一位私人秘書。
辦公室和秘書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切的成功都來得太快,令人瞠目結舌。
如果說從小白到總監,路騁這一路「勢如破竹」,那加入聚美的他,就更是「有如神助」。
2012年,路騁加入聚美,據悉,他所分管的那塊兒業務,在他到來之前,單天銷售額最高時也就3萬元。
路騁花了4個月的時間,從零開始,對整個部門進行全面的改造。
決策方向把控上,他運籌帷幄;指揮團隊作戰上,他有條不紊,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展現了自己超強的領導力、創造力。
2013年3月1日當天,該業務板塊僅單天的銷售額高達1.52億人民幣,已與4個月前最高銷售額3萬元不可同日而語了。
雞湯界有句話說得好,你必須拼盡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
4個月的時間,從0到1.52億。從整個部門的招聘、培訓,到招募商家、組織商品、制定規則、頁面優化,路騁每一步的艱辛,旁人可能無法感同身受。
但他付出的心血之多,每個跟他並肩戰鬥過的人,都不言自明。
憑此一役,路騁在公司內部,乃至整個電商圈,可謂是一戰成名,無人不知,一時間風頭無兩。
鮮花、掌聲和財富一股腦兒地向他湧來,按照尋常人的想法,該是在「功勞簿」上躺一躺,歇一歇的時候了。
但別忘了,路騁就是愛跟自己「死磕」。
路騁沒有被盛譽沖昏頭腦,他不太戀戰,也不太沉溺於過往輝煌。
面對公司給出的一紙期權,他婉言相拒,毅然選擇讀書深造,回歸校園。
要知道,聚美後來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這一紙期權,價值超過了一個億。
路騁坦言,當一個億的人民幣,假以時日真的擺在自己面前,的確很難割捨。但更難割捨的,是自己「讀書的夢想」。
很多人不知道,路騁在創造1.52億這個奇蹟的同時,還在做著另一件大事——備考清華大學MBA的全國筆試。
因為好多年沒有碰書本了,筆試壓力對路騁而言,並不小。
每天中午背1個小時單詞,下班後在一個咖啡廳的固定位置,看書備考到凌晨1點,第二天再去公司帶著團隊衝刺,每天如此往復,直到考前一天。
考試當天,北京天冷加大堵車,慌不擇路之際,他只能棄車,在街邊尋找商鋪打算借電動車。卻不成想,電動車也借不到。
上天垂憐每一個偷偷用功的人,只是或早或晚的時間問題。
路騁還是迎來了自己的「七彩祥雲」,一輛敞篷的三輪摩托蹦蹦車,猶如天降神兵。
儘管司機有坐地起價的「黃牛」嫌疑,讓他付了100塊的蹦蹦車費,但結局總算不錯。因為他通過了這場筆試,考了201分,超過統考錄取線的三分之一。
考上了,就意味著選擇。
因為他考的是清華-MIT的國際班,一部分在清華學習,一部分在美國名校交換。
一邊是全日制的學習機會,一邊是上市公司價值一個億的期權,必須二選一。
路騁做決定的當天,徹夜未眠,他到底做了多少利弊分析,基於哪種考慮,經歷怎樣的自我懷疑,無人可知。
但結果是,路騁選擇了校園,選擇了MBA。
優秀的人,從不是只會做選擇的人,因為人生的任何一個選擇都不會直通成功。
做出了選擇,就意味承受,好的壞的,你都要全盤接受。
在MBA求學的這段經歷,對路騁來說,似乎並不太好受,甚至有點狼狽不堪的意思。
他是這樣描述的:
仿佛是個平行時空,另一個世界的我,那個沒有選擇讀MBA的我,剛剛帶領著化學反應超級好的團隊。
創造了電商行業的奇蹟,功成名就,有錢有權,手上攥著一個億,到哪兒都橫著走。
現實世界的這個我,每天背個小書包,騎著二手自行車、啃麵包、喝涼水、跟本科生搶圖書館座位。
在課堂上,學習小組裡,徹頭徹尾的大累贅。我的外國同學,剛開始還禮貌性地帶著我,後來互相對飈英語,就乾脆不帶我玩兒了。
再加上整個清華,牛人太多,我一下子淪落到毫無存在感,毫無自信,我得了中度抑鬱,甚至一度想到自殺,後來靠藥物的治療,才慢慢地恢復過來。」
每天6小時泡圖書館,研究商業案例,大年三十兒,吃口餃子就趕緊背單詞,惡補英語、惡補專業知識。
這是他功成名就以後,還能幹出來的事情。
觸底才能反彈,優秀是一種習慣,憑藉強大的意志力,這一關他挺過來了。
熬過來,才有了後來的一切。而這個「後來」,才是真正的廣袤天空,任爾翱翔。
求學結束,路騁去了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任職集團高管,也就是開篇提到的京東副總裁的位置。
路騁在京東期間發表演講
當然,這還遠遠不是終點。
因為他仍要和自己「死磕」。
路騁又一次跳出舒適區,出走京東,離職創業,做起了內容生產和天使投資。
2016年5月,他召集了一大批在網際網路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精英,組成了一支「特種部隊」。
這支「特種部隊」,花了一年的時間,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打磨課程」。
有人不解,一檔音頻節目需要打磨這麼久?
路騁的回答是,他要做內容,做精心雕琢的內容,做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如果說,人在逆境中的堅持,叫「死磕」,那麼人在順遂時的較真,應該叫做「匠心」。
匠人之心,是耐得住寂寞,是追求完美,是將就和瑕疵的絕緣體。
世界頂級學府MBA商學深造的閱歷,加上多年來一線實戰的經驗,這些天然優勢讓路騁及團隊,志在全力打造一門人人都能上得起、聽得懂、用得上的商學課。
讓商學知識能夠真正惠及到每一個普通人。
線下講座學員互動
談到商學課和普通人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人人都要學點商學知識時,路騁這樣解釋:
我們這一代人,所有的不安全感,所有的焦慮,都來自於我們把最珍貴的一切,投資給了別人,投資給了外物,而捨不得,投資一點點,給我們自己。
你,有多久沒有投資自己了?
這是路騁每次走到人生岔路口的自問,也是他開設《老路:用得上的商學課》的初衷。
他希望每個人都有自我投資的需求,自我精進的意識。
希望這些商學知識不再是商界大佬和成功人士的私人訂製課程,也不再是以動輒幾十萬的天價學費拒人門外。
而是螢幕前的你,看到的是在這個時代里,最划算的自我投資方式——《老路:用得上的商學課》。
在這裡,錢生錢的案例,商家不為人知的套路,和那些埋頭攢錢的人永遠不會知道的賺錢的秘密,老路告訴你。
當然,如果你學到的只有這些,那很有可能你低估了這門課的價值。
老路的商學課教給你的不只是具體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身處商業社會裡,你本該擁有但卻尚未達到的格局觀。
下面這份沉甸甸的課程大綱,是老路團隊,用了近一年時間閉門打造出來的成果:
路騁【LU CHENG】
原京東集團副總裁;
清華大學 – 麻省理工【MIT】國際MBA;
課程上線至今訂閱達65萬份,平均每1分鐘就有1人訂閱;
公司已完成Pre-A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英諾天使基金、紅杉中國種子基金等;
僅需99元
收穫名校MBA商科精華
職場實戰經驗分享
簡單易懂的商業案例
幽默風趣的課程講解
為你打開商業格局
開拓思想視野
提升認知高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RjAFm4BMH2_cNUgHT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