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上前線救人,她在後方育人!這場教育戰「疫」,她這樣打

2020-03-07   廣州越秀發布

疫情當前

越秀停課不停教、不停學

越秀的教育工作者

是如何做好戰「疫」期間的教育工作呢?

現任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校長彭婭

和我們分享她的教育戰「疫」故事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國家的安寧,擾亂了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

化危機為契機,在特殊時期,如何以信仰根植教育,使學習充滿意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

24小時待命,為師生保駕護航

作為一個學校的校長

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是彭婭的首要工作

「得知疫情的兇猛情況,我立刻從休假模式切換到戰鬥狀態。」

緊急召集全體行政開線上防控疫情調度會議,定製度、拿方案、調設備、籌物資;帶領全體行政人員不分晝夜地排查摸底、聯繫溝通、收集整理,24小時處於待命狀態

面對疫情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彭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多方動員各種社會力量,為學校和教育局捐贈了口罩、額溫槍等一批價值約60萬元的防護用品。

在教育中注入信仰與溫暖

疫情打亂了

學校的開學時間和教學計劃

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

宅家的孩子們需要怎樣的課程?

經過彭婭和團隊的認真思考

東風東路小學

確定了疫情期間教學的開展思路

充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積極發揮學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優秀試點單位」的優勢,落實TRSP課堂研究(思維課堂、研學課堂、實踐課堂),為學生推送在線學習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

彭婭說:「教育是一項有血有肉有情懷的事業。」

2月2日,學校就向全體少先隊員發出「尋找、歌頌『身邊的英雄』」的倡議,2月3日至今已經收到近500多位隊員的千餘幅作品。很多同學寫的「隔窗家書」登載在「學習強國」等各大媒體……同學用筆「抗疫」,用「童畫童語」向英雄致敬,用真情傳播著愛與力量。

在童心抗「疫」的主題研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提升了學科知識素養,還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白了科學精神的偉大,做事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方法。

「『原來中國的脊樑是這些英雄,長大後我要做像他們一樣的天使醫生』『這些逆行人才是我們最美的偶像』『科學的力量是打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聽到孩子們淳樸善良的願望,我真的特別感動,覺得這場抗疫大課,上得非常值!」彭婭說。

救人、育人

夫妻共同為戰「疫」奮鬥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共同戰「疫」的家庭

少了團聚,卻多了擔當

彭婭的丈夫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疫情發生後,他光榮地成為廣東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成員,並挑起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赴湖北醫療隊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重症救治組組長的重擔。

「我丈夫平時遇事,總與我有商有量。但是,在需要他趕赴一線、抗擊災情的時刻,他卻表現得很『專橫』。」

這一次赴湖北抗疫,彭婭的丈夫是下午先報了名,晚上回家再和彭婭商量。與其說是「商量」,倒不如說是說服。

儘管有擔憂與不舍,但彭婭還是堅定地支持丈夫的決定。她深知,作為一名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作為一名參加過5.12抗震救災、駐守過法卡山邊防前線、剛援藏回來的「ICU老兵」,對自己的丈夫而言,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集結號。

「我先生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有信仰,有作為,把為人民服務根植心底,無愧為優秀、勇敢的白衣天使』。其實,教書育人與治病救人有幾分相似,唯有根植為民情懷,才能樂於去履行醫者或師者的責任和義務,這樣的人生也才富有意義。」

在這場戰「疫」中,作為校長,彭婭必須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教師,她要給學生創建一堂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抗疫大課;作為妻子,先生衝鋒在前線,她也要戰鬥在後方。

「我堅信,你、我、他的堅守與付出,定能迎來春暖花開!」

來源:越秀區教育局

編輯:洪嘉琳

責編:翟曉雪

編審:劉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