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後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總占地面積將近6萬平方米。
豪點1:府邸主人非富即貴
乾隆四十年前後,和珅相中了這塊四周縈水、遙接西山又離皇宮不遠的風水寶地,遂以高價買下了這裡的多處房產,建造了大名鼎鼎的「和第」。
和珅因罪被賜死之後,嘉慶皇帝將這座宅第賜給了他「愛豪宅不愛江山」的胞弟慶僖親王永璘。於此同時,嫁給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咸豐元年,身兼議政王、軍機領班大臣等要職的恭親王奕訢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他大築邸園,並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豪點2:藏寶樓富可敵國
恭王府府邸最深處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後面的牆共開了88扇窗戶,裡面有108間房,據說這裡是和珅的「藏寶樓」,當年放滿了珍寶,富可敵國。
嘉慶四年,嘉慶皇帝抄了和珅的家,搜出來的財富共約白銀八億兩,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
豪點3:9999隻蝙蝠
和珅特別中意「福」字,蝙蝠就是取「福」字的意思了。據不完全統計,恭王府內有9999隻蝙蝠樣式的雕刻和裝飾,建於石山上的福廳更像一隻展翅的蝙蝠。
豪點4:恭王府「三絕」
恭王府中有三絕,分別是花園中的西洋門、康熙御筆「福」字碑和室內大戲樓。
西洋門
康熙御筆「福」字碑
大戲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xi_tG4BMH2_cNUgZM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