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這口150年歷史的古井,曾養育幾代人

2019-07-29     厚街發布

提起沙塘仔古井,相信對於新塘社區沙塘仔村民小組的村民來說並不陌生,尤其是老一輩。至今約有150年歷史的它曾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沙塘仔村民,舊時因水質清甜還吸引了新地、新圍等其他村民小組的村民過來擔水飲用,是沙塘仔唯一一口公共古井。

新塘社區沙塘仔古井

至今約有150年歷史

在沙塘仔村前西路六巷,有一口大約150年歷史的古井。據在沙塘仔土生土長、今年50多歲的陳叔介紹,這口井高約2米多,直徑約1米。以前它的井圈是用紅石做的,後來整體地勢升高,現在的井圈改為用紅磚水泥做的,直徑約70厘米。「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村裡通了自來水之後,到這裡擔水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它位於住宅區附近,考慮到安全問題,近幾年有村民用鐵皮將其周邊圍蔽起來。」

改造後的沙塘仔古井

呈圓形的古井四周長滿了青苔,成人蹲在它的旁邊並將手往裡伸,還能摸到井水,只是這些井水已經渾濁不清。儘管它被「荒廢」多年,但是對於沙塘仔的村民而言,具有特別的意義,尤其是老一輩。原來,在村裡未通自來水之前,沙塘仔村民的生活用水均源自於此。雖然它並不毗鄰魚塘,但是卻因地下有很多黃沙等地質原因,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並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沙塘仔人。

吸引其他村民小組的村民過來打水

「有的古井到了冬天水位變低,導致井水供不應求或者出現乾涸的現象,打水時只能藉助長繩。但是這口古井即使到了冬天,也有源源不斷的井水。夏天井水水位較高,我們拿著水桶蹲在古井旁就可以直接取水。」陳叔說,到了冬天,新地、新圍等村民小組的村民也會過來打水,它是沙塘仔唯一一口公共古井。

陳慶全老人介紹古井的「前世今生」

「這口井的水夏天是涼的,到了冬天,則是暖的。在我父母那一代,它已經有了。」今年91歲的村民陳慶全說,舊時家家戶戶家裡都有一個水缸用於儲生活用水,天還沒亮他就擔著水桶到這口古井打水。「以前沒有這麼先進的檢測設備,很難測到水質情況,曾經有見過村民將魚放在井水裡,通過觀察魚的存活率大致了解水質。」

文圖:丁滿

編輯:陳直

版式:林二汶

往期精彩回顧

厚街這兩所學校新樓新館正在裝修!同學們:開學見!

今天!厚街再公布395個公辦學位,符合這些條件可以申請!

昨晚這場行動,厚街多個場所被查封

厚街鎮2019年倍增企業名單出爐,來這些企業有qian途!

厚中這個班牛了!全班同學上本科線,全錄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uInQmwB8g2yegNDus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