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只要一勺,就能讓人食慾大增食指大動,不管吃什麼,只要有它們,就永遠不怕飯不香。這種東西,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稱呼和做法,但它們有著一個同樣的名字——下飯醬。
國民女神 老乾媽
國民女神老乾媽,可謂是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如今它不僅在國內遍地開花,她還用舌尖征服了世界人民。
老乾媽是一種源自貴州的傳統油制辣椒,主要以辣椒、花椒、花生、菜籽油等為主料製成的。吃起來咸、香、麻、辣、脆,回味悠長,嗜辣者根本無法自拔。
被稱為「中國最火辣的女人」的陶華碧便是老乾媽的創始人。她當年開了一家專賣涼粉和涼麵的店,又特地製作了辣椒醬,作為專門拌涼粉的佐料。結果許多人專為辣椒醬而來。
後來,在他人的建議與鼓動下,她便開了一家辣椒醬工廠,開啟了老乾媽征服世界的腳步。
川菜之魂
說起豆瓣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醬。它的誕生要上溯至清朝,川人陳守信發現鹽漬辣椒易出水,不宜保存,遂潛借鑑豆腐乳發酵的方法,使豆瓣發酵,其味鮮辣無比,郫縣豆瓣就此誕生。
它的外觀鮮紅油潤,辣味重,辣椒塊大,回味香甜。但郫縣豆瓣有個特點,生吃味道並不佳,只有加熱之後才能散發出那種魅力。
郫縣溫度和陽光都極適應有益細菌的自然發酵。經過人們對豆瓣工藝的鑽研改進,郫縣豆瓣傳統製作技藝進入了國家級非遺名錄。從一瓶小小的郫縣豆瓣醬中,你也能夠體會到那種 「匠人精神」。
蝦膏、蝦醬色艷麗
在南方,蝦醬的歷史源遠流長,而蝦醬的主要原料是蝦膏。
蝦膏是以小蝦加入鹽巴,發酵磨成粘稠狀後,在陽光下暴曬,把水分蒸發而成的。而蝦醬的製作,則須先將蝦膏以干鍋煨香,再佐以其它配料,如蔥頭、蒜頭、魚露等煮成醬。
蝦膏本身會呈紫紅色,氣味濃烈,而因為有了二次加工及調味,蝦醬的顏色則呈現深黯咖啡色。
蝦醬的食用方法也很多,既可用作各種烹飪和火鍋調味料,又可用於做出許多獨特的美味小菜。
魚醬鮮香難拒絕
魚醬是黔東南苗族自治州雷山縣的傳統調味品。當地苗族村民把在河流小溪中捉到的爬岩魚與辣椒、生薑、木姜子(又名山胡椒)等食材混合攪拌裝壇密封,經過半個月的醞釀,製成一份鮮美的魚醬。
「味辣、清香、增食慾,是魚醬獨特的食用功效。」炒菜或煮火鍋時放入適量魚醬,菜肴會特別鮮美,不僅能增進食慾,更有健胃作用。
在當地,人們一般會先將青椒剁碎炒熟,放上一小勺「魚醬」,放水煮沸後取出食用。有時也可以配上豬肉火鍋一起吃,舀上一勺「魚醬」,豬肉便不再肥膩。
海南黃燈籠辣椒醬 辣到懷疑人生
產自海南文昌和陵水一帶的海南黃燈籠辣椒醬,是用傳說中的「黃帝椒」精製而成。這種辣椒椒色金黃,狀似燈籠。用這種黃燈籠製作辣椒醬,則一般要先腌制再調配,最後蒸煮製成。它看起來人畜無害,卻會讓人辣到懷疑人生。
實際上,海南本地也喜歡用辣椒鹽拌著芒果、菠蘿、番石榴等熱帶水果吃,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水中混著咸辣的味道,層次豐富又細膩。
醬汁咸香 甜麵醬
甜麵醬(又名「甜醬」),可是北方人吃烤鴨的必備醬料。
它是一種以麵粉為主料,主要經過制曲和保溫發酵製作而成的醬,通常是黃褐色或紅褐色,鮮艷有光澤,吃起來甜中帶咸,兼有醬香和酯香。它的甜味主要來自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麥芽糖、葡萄糖等物質,鮮味則來自蛋白質分解產生的胺基酸,食鹽的加入則產生了鹹味。
甜麵醬在北方可以說是相當受歡迎,不僅滋味鮮美,而且開胃助食,增加菜肴可食性,所以特別適合用來做醬爆菜和醬燒菜。
火鍋佳侶 芝麻醬
芝麻醬也叫麻醬或麻汁,這可是不少小夥伴的火鍋「最佳伴侶」!
它是一種把芝麻磨成粉末並調製的醬料,通常和香油同時產出,有香味,作為調料食用。根據所採用的芝麻的顏色,可分為生芝麻醬(芝麻磨粉前不炒熟)和熟芝麻醬(芝麻磨粉前炒熟)。質地細膩,味美,還具有芝麻固有的濃郁香氣。
它可是熱乾麵和麻醬麵的主要調味料,也可用來塗麵餅或饅頭。而用作火鍋的麻醬則通常是精製的白芝麻所制,口感細滑、口味醇香。
南來北往,人們的生活中總少不了這一勺味道濃郁的下飯醬,在飯桌上扮演著「最佳配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你們家鄉還有哪些下飯神器?
編輯/林間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