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遠萬里去非洲淘金的中國人,有人衣錦還鄉,也有人客死他鄉

2019-11-02     十分鐘游世界


無論什麼時代,探險這件事情永遠都是充滿著未知與風險的,然而俗話說得好,風險越高收益就越高,所以依舊有很多人如飛蛾撲火一般湧入,就好比是著名的球星貝克漢姆在自己身上紋了這樣一行漢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大家有聽說過非洲加納這個國家嗎?據統計報道,非洲加納是僅次於南非的一個金礦大國,擁有的黃金產量占全球的3%,儘管這裡的大型金礦早就已經在殖民階段被英美公司給劃分走,但是由於小型的砂金不利於設備開採,所以就成為了留給當地人以及外來淘金者的一個商機。

最早注意到加納這一片土地蘊含無限商機的,是來自中國的黑龍江,但後來黑龍江的人並沒有在加納搞出一個名堂,湖南的株洲人反而在加納乾的是風生水起,通過自己的辦法,在一片又一片的溪水以及沙土中尋找到了大量金子,所以也算是混了個衣錦還鄉,然而在加納的淘金者這一篇史詩當中,最濃墨重彩的還是來自於廣西的上林人。

關於為什麼當地人在採集砂金時如此低效,這事也很容易理解,加納雖然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國家,但也並不是你只需要在地上彎腰就可以撿到金子的,最關鍵的還需要通過你特殊的眼光注意到哪一片土地的含金量比較高,同時你需要有足夠的大型設備來對這些砂金進行採集分離,而對貧窮落後又缺乏現代文化的非洲當地人來說,這是根本做不到的。

於是乎,非洲加納給了無數中國淘金者一個很美好的幻想,後來廣西上林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他們把採集砂金的機械進行了改良,不僅大大提高了效率,可以有別人10倍以上的採集速度,同時他們這群人也對金子有著異乎尋常的嗅覺,總能夠尋找到最適合淘金的那片土地。

不久之後,這群從中國不遠萬里而來的淘金人,很多都已經身家上億,有人直接就開始給家裡打錢,並且買好了房產以及蘭博基尼,可以說是他們人生的巔峰就從加納這一片蠻荒之地開始了,說到這裡,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太明白,這裡遍地是金子但是需要機械開採,所以當地人有些搞不定,那麼為什麼歐美已開發國家沒有注意到呢?

在前文當中我們就提到了,這裡大型的金礦已經被歐美大公司給瓜分走了,剩下的這部分砂金蘊含地其實都處於非常蠻荒的土地,不僅開採效率低而且危險重重,大家可千萬要搞清楚,這裡不是中國,而是非洲加納,在這一個領土面積並不大的國家裡到處都是蟒蛇與野獸,當你在蠻荒的叢林淘金當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遭到這些野獸的致命一擊。

如此惡劣的一個環境,簡單來說真的就是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賺錢,所以那些養尊處優的歐美人士肯定不會看重這個商機,並且覺得這很危險避之而不及,然而這些來自中國沒有文化的人,卻頑強的克服了種種困難,畢竟廣西同樣也是重重大山,這些人很懂到底叢林有多危險。

當然了,存在於這一片土地的威脅,也不僅僅是這一些只有本能的野獸,更危險的是當地的居民,非洲加納是一個可以合法持槍的國家,對這些淘金的中國人來說,他們隨時隨地都需要把槍裝好子彈,放在自己伸手就能摸得著的地方,因為誰也不能確定在自己發現了大量金礦時,不會突然就衝出一批非洲當地人打劫,這種事情在以前就已經發生過,並且不止一次。

很多非洲加納當地居民自己沒有能力組裝機械設備,同時也沒有這個技術與資金,但是他們卻可以通過最原始的打劫手段來幫助自己獲得利益,於是在非州淘金的這10多年裡,不僅僅是有人衣錦還鄉,同樣也有很多的中國淘金者就這樣客死他鄉,他們有的死於野獸,有的死於毒蛇,也有的死於槍戰。

因為這淘金的旅程實在是太過艱險,所以後來還有一個中國的記者親自去非洲當地探查了一下情況,最終寫下了一篇叫做《血金》的著作,何為血金?只因這些亮閃閃的金子都是用刺眼的鮮血換來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kTOLm4BMH2_cNUgAc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