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鯉魚打挺,不這樣做,跑魚脫鉤就很難避免了

2019-07-17   認真的釣魚

野釣之樂,在於永遠都不知道下杆會中什麼魚,外行人會問,你們不是有浮漂麼,通過浮漂還看不出來咬鉤的魚麼?說實話,還真看不出來,看似浮漂動作大,高低起伏,左拉右拽,往往提上來都是小魚,而且都是雜魚居多,看上去幅度小,動靜小,不像大魚中鉤,但還偏偏大魚居多,要說按這個規律,能確定了吧,還真不能確定,如同足球是圓的,什麼都能發生一樣,因為我們看不見水下的事,所以會發生什麼,我們也不知道。

要說喜歡野釣的釣友,大多數的共同夢想,就是每次野釣都能上大物,這大物中的代表,最好又是以鯉魚為主,倒也沒有什麼別的特殊原因,就是鯉魚個頭大、魚口猛、逃竄狠、拖拽力度強,最主要是分布廣,密度大,不像青魚,好些地方都沒有,但是野生鯉魚,和養殖鯉魚相比,那力氣就更大了,不同於養殖鯉,被魚鉤刺唇,瞬間爆發里短暫,野生鯉有一絕招,只要使出來,沒有應對得當,脫鉤是百分百,就是鯉魚打挺。

可能好些釣友知道鯉魚打挺這個詞,多是從武俠小說中來的,而事實上,這個詞和鯉魚躍龍門一樣,都是觀察鯉魚生活習性後,總結出來的一個形容詞,後來不少武術家,把橫躺在地,通過躍動腿部,帶動腰腹,把身體從地上挺起來的動作,稱為鯉魚打挺,事實上,這個動作,還真是鯉魚被刺唇之後,幾番掙扎無法脫鉤後,用來掙脫魚鉤的一個絕招,在黃河垂釣野生鯉魚的時候,好多釣友猛然遇見這招,基本上必會跑魚。

鯉魚有逆游的習慣,也會為了覓食、趨氧,無規律的從水中躍出水面,為什麼說無規律呢?因為原因迄今為止沒有結論,全是猜測;但是中鉤後的鯉魚,尤其是個頭比較大的鯉魚,在溜魚時,應對不當,鯉魚會突然竄出水面,此時因為魚竿、魚線緊繃,而突然放鬆,還沒有反應多來,鯉魚就會跌落、鑽入水面,突然間緊繃線組,魚鉤會被拉彎,也可能會直接切線,總之,跑魚的幾率,幾乎是百分百,那麼有沒有辦法避免或者解決呢?

首先我們說避免,鯉魚打挺這種現象,與其說是鯉魚為了掙命的殊死一搏,不如說是溜魚時,出現了紕漏,我們在溜魚時,講究控溜一體,溜,就是指魚想掙脫魚鉤,所以會拖曳魚鉤拚命的游,此時的掙扎力度非常大;控,就是在溜的同時,要讓其按照我們的意圖游竄,不能讓魚按著它們的意圖游竄;如果遇到了鯉魚打挺,基本上都是只顧著溜魚,沒有控魚,讓大魚牽頭了。

在溜魚時,長時間朝著一個方向溜魚,一旦節奏被鯉魚掌控,鯉魚會突然一個逆游,同時躍出水面,此時線組由緊繃突然卸力,然後鯉魚一頭扎進水中,線組打結處會受到驟然發力的重力,此時釣魚人會擔心跑魚,用力提竿,兩股力是逆向的,很容易拉彎魚鉤,要麼就是切線,所以避免鯉魚打挺的現象,就是要控魚,不能讓魚牽頭。

但是鯉魚打挺現象真的出現了,是不是就一定會跑魚呢?那倒也不是,有經驗的釣友,一般有兩種辦法來解決鯉魚打挺現象,而且不會跑魚。

【第一種】扔竿放失手繩

其實切線也好,拉彎魚鉤也好,其實都是鯉魚打挺後竄入水中的瞬間,鯉魚突然下墜和提竿之間的拉力抗衡,逆向的兩股力讓應力處,也就是打結處超過負荷,所以才會切線、跑魚,所以在鯉魚打挺的瞬間,就把魚竿放出去,利用失手繩牽住魚竿,這樣就能卸力,就算大鯉魚拖著魚竿遊走,也能通過失手繩把魚竿收回來,多溜幾次,等魚溜乏了,也就沒問題了。

【第二種】鯉魚打挺的同時就把竿稍壓進水

這是有經驗的老釣友,在沒有攜帶失手繩的時候,常用的技巧,一般都是長竿中魚的時候使用,一旦鯉魚打挺了,會快速把干稍往下壓,一直進水,然後魚一旦鑽進水裡,會迅速側拉,但是不要太大力,稍微吃點力就行,很快魚會再次產生拉拽的力量,然後再重新控魚、溜魚,就可以了。

在實戰中,出現任何意外都是可能的,鯉魚打挺現象很少見,但是,只要出現,必然是大魚,而且不會小於10斤的魚,如果處理不好,僅僅是脫鉤、切線可能都算比較幸運,比較常見的就是打樁、拔河,屆時,我們想切線護竿可能都夠嗆;當然,這兩個技巧,可能用上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大魚上鉤了,可能激動都來不及,那還記得這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