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兩天各大平台都被四字弟弟易烊千璽霸屏了,由他和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後得到了業內人士和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趁著周末休息,C位媽也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看之前就準備好了眼淚,沒想到電影還是出乎意料的讓人落淚。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看完電影最大的關注點不是年輕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多麼認真專業的團隊製作,而是孩子們背後的家庭。
說到這裡C位媽要提到原生家庭一次,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就引起了大家對原生家庭的討論。而這部電影更是把原生家庭的悲劇展現的淋漓盡致。
陳念和小北的身上都有著共同的標籤就是不幸。陳念是單親家庭,母親靠販賣三無產品賺錢供她上學,她想儘可能給陳念更好的生活,但是她不知道因為原生家庭的缺陷,陳念膽小、內向、自卑甚至被人欺負了也不敢反抗。
而小北比陳念還要不幸,被父親拋棄後又被母親拋棄,應該被呵護的他卻要自己一個人面對生活。
而他們的不幸折射出的都是原生家庭的悲哀,為人父母不需要通過考試,所以造就了原生家庭的不幸,而這些不幸都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所以作為家長,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健康安穩的成長環境。
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安全感來自於自己的父母,如果夫妻之間感情和睦,家庭穩定,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才是健康成長的基石。很多有暴力傾向甚至違法犯罪的人,他們的家庭大都不幸福,所以原生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夫妻感情穩定。
現在很多家長都儘可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設想如果小北沒有被父母拋棄,也許他能受到好的教育也會好好讀書;如果陳念不是單親家庭,母親也會經常關心陳念,陳念在面對霸凌的時候就敢告訴自己的媽媽而不是一直默默忍受。
所以「孩子生病,家長吃藥」這句話很有道理,尤其是原生家庭下孩子的種種行為都跟父母有關,所以比起物質上的給予,家長應該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給孩子一個溫暖有力的依靠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
現今社會讓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明確,自己要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撫養和教育一樣都不能少,只有精神富足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
今日互動:你看這部電影了嗎?有什麼感受?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