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關於軟尾自行車懸掛的類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做過解釋。那麼一量全避震的軟尾自行車,我們都需要從哪些數據來做考量和分析,才能做出合適自己的選擇呢?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里,通過國外同行的一些數據分析,我們來看一下,同樣作為DH自行車的S-Work demo和YT tues(同為2016款)的這輛量車,雖然看似相同,但是實際的風格卻是大相逕庭。
如果你想了解其中的差別究竟是哪裡所導致的,那麼就開始認真閱讀下面的內容吧。如果你能理解一半或者以上,那麼,以後將會對您在選購軟尾自行車時帶來極大的幫助。
抗壓縮anti-squat(解釋)
壓縮:由於車手的的重量在加速時的慣性而導致的避震壓縮。
抗壓縮:通過鏈條的拉力讓避震回彈。
對於抗壓縮數值比較低的車架,懸掛不受鏈條張力的影響。
抗壓縮(demo VS TY tues)
(預壓量設置為30%,牙盤設置為36T,重心高度為1.1m)
上圖的橫坐標代表後輪行程,縱坐標表示抗壓縮值。SAG為所設置的預壓量(200mm的30%約為60mm),此時飛輪放置在16T時,兩者的抗壓縮值:demo為26%,TY為110%。
分析:DEMO的優點是,鏈條的拉力不會對懸掛的工作造成影響,會給懸掛帶來一種無鏈條的感覺,但是踩踏效率會很低(整體抗壓縮值≈30%)。與之相反的是,TY tues具有非常好的踩踏性能,但是同時鏈條張力也會對懸掛造成影響。
防上升(anti-rise)【其含義類似於抗壓縮,反應的是後剎車對懸掛的影響】
上升:由於車手的重量在後輪制動時的慣性,而導致的後懸掛拉伸。
防上升:通過後剎車制動時的制動力,來抵消掉慣性所導致的懸掛拉伸效果。
對於較低的防上升值,在使用後制動時懸掛不會受到影響,可以提高車輛的牽引力。
而對於較高的防上升值,雖然幾何角度保持的更好,但是後制動會讓懸掛變硬,導致車輛牽引力下降。
防上升(demo VS tues)
(預壓量設置為30%,牙盤設置為36T,重心高度為1.1m)
在預壓量為30%的情況下:DEMO:33%,TUES:45%。
上圖的橫坐標代表後輪行程,縱坐標表示抗壓縮值。SAG為所設置的預壓量(200mm的30%約為60mm),兩者的防上升數值分別為:demo 26%,TY 110%。
分析: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兩者在30%預壓量是具有類似的防上升值,也就是說在用後剎車制動時,懸掛都會稍微回彈。在使用後剎車制動時,基本都不會影響到後懸掛正常工作。
踏板反擊
踏板反擊反應的是指後懸掛在壓縮過程中,曲柄旋轉的角度。由於後懸掛工作時,鏈條受到向後的拉力,為了釋放這部分力,就會帶動曲柄向後旋轉。
上圖顯示了YT在整個後懸掛工作過程中曲柄旋轉的量。
踏板反擊(demo VS tues)
最大踏板反擊角度對比
上圖的橫坐標依然是後輪的行程範圍,縱坐標表示了曲柄隨著後輪運動而擺動的角度。
分析:正如上圖以及表格上所反映的情況,可以看到YT具有一個比較柔和的變化角度。而DEMO的曲柄回擊角度幾乎無變化。這和前邊提到了無鏈條感受非常吻合。結合上邊提到的demo較低的抗壓縮數值,懸架和鏈條之間沒有過多的干擾也是正常的。
後懸掛的壓縮比(Leverage Ratio)
後輪移動的距離和後膽移動距離之間的比例。
上圖的深藍色線條代表了DEMO從初始階段到200mm行程中,槓桿比率的變化。非常平緩。綠色曲線代表的YT tues的槓桿變化,從初段的3.1一直到210mm處的1.8,表現得非常線性。
懸掛壓縮比率:
分析:DEMO的壓縮比率變化很弱,從最高的2.9到最低的2.5,只有0.4的變化。基本表現一致,並不會有懸掛忽然僵硬的情況發生,不過,如果後膽調教不好,使用感受上就會比較的糟糕。
YT的tues槓桿壓縮比率表現得非常線性,可以看出針對氣壓後避震做出了優化。初段比率較大,彌補氣壓後膽初段不靈敏的缺點。末端時比率降低,彌補氣壓後膽末端過於僵硬的問題。從壓縮比率上來說YT對後膽的挑剔性更低,表現會更加的優秀。
懸掛行程的力量曲線
上圖的藍線和綠線分別代表了在模擬條件下的各段行程所需的力的變化。紅線和玫紅色的線則表示了力在行程變化中的線性表現。
模擬條件為使用彈簧避震,車手重量80kg,預壓行程30%,壓縮阻尼全開。
在行程末端所需力量如下:
DEMO:2100N,約合215公斤
YT TUES:3050N,約合310公斤
分析:在行程末端所需力量上,YT比demo要高45%還要多一些。也就是說如果避震後膽沒有設置好,demo的後懸掛會更容易打底。
後懸掛線性表現
線性表現從低到高。Demo處於中游水平,yt的後懸掛屬於高線性表現。
總結
Demo和YT的tues的懸掛系統看似相同,實則差別很大。雖然demo的懸掛系統有利於降低踩踏反擊並給你一種無鏈條的感受,但是對於踩踏效率上來說卻非常低。反觀YT,雖然在踩踏反擊上表現略差,但是卻有著比較優秀的踩踏效率。這個就看個人取捨了。在後制動對懸掛的影響上,兩者的後避震都不會受到後剎車的影響。在懸掛壓縮比上,YT的表現比demo要線性的多。所以,如果你要使用demo的話,你需要有一根可以調節低速壓縮阻尼(LSC)和高速壓縮阻尼(HSC)的後膽,並且這兩者的設置也都需要更高才會不那麼容易觸底或者是壓縮過於快速。可以讓後懸掛工作的曲線更加線性。
總體而言,YT和demo的後懸掛設計理念完全相反。側重點也各有不同,根據你所喜歡的騎行風格進行取捨即可。
OK,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一輛軟尾自行車的風格和類型如何判斷,以後我們有機會再繼續一點點的展開講解。我們下期再見,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