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情況,即患者本身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但核酸檢測報告陰性。新京報記者梳理髮現,為了最大程度防控疫情,相比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出院標準,多地已提高出院要求,包括加測糞便核酸檢測、延長觀察時間等。
新京報採訪了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他認為,出院因考慮發病時間,至少要等發病後兩周,複查影像、兩次陰性再考慮出院,且出院後也應自我隔離,並進行隨訪。
圖為古田縣醫院隔離病房。 蔣煒煌 攝
多地加測糞便核酸檢測
湖北:達「國標」後,再觀察10至12天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發布會上表示,按國家出院標準要求,臨床症狀消失之後進行兩次核酸檢測,中間要間隔24小時。武漢市在完成檢測、達標後還需再觀察10-12天,所以導致湖北省和武漢市的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較長。
上海:增糞便兩次核酸檢測
相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出院標準,隨著對該病毒防控的不斷深入,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出院標準,普遍嚴於「通用版」。
據報道,目前上海確定的出院標準是:臨床症狀緩解,體溫正常,痰液和大便兩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確保出院患者沒有傳染性。
浙江:體溫正常超3天,增糞便核酸檢測
據悉,浙江省出院標準也嚴於國家標準。目前出院的患者連續二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糞便核酸檢測陰性,體溫連續6天以上正常,胸部CT複查顯示炎症明顯吸收,經過專家組判定,達到出院標準。出院後,兩例患者還將繼續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
廣東:患者病程要大於等於14天
據悉,廣東解除隔離的標準,在國家方案基礎上還多加一條,要求患者病程要大於等於14天,才允許患者出院。
另外,具體出院標準還涉及具體病人的情況,比如平常沒有基礎病的年輕病人,臨床診療達到要求,同時核酸兩次陰性。
在廣州,為了穩妥起見,部分患者接受三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在專家組綜合判斷前提下,方可出院。
在梅州,在出院及解除隔離標準上,還增加了糞便檢測核酸,比國家規定的更嚴格。
海南:加測全血及糞便核酸檢測
據報道,海南省部分醫院對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採取「寬進嚴出」的原則。確診的病例經積極臨床救治後,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出院標準管理。
部分患者體溫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胸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的核酸檢測呈陰性,再綜合專家組意見,加測全血及糞便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給予出院。
圖為實驗室內部。 劉冉陽 攝
專家:出院應考慮發病時間
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認為,在判斷患者能否出院時,應將其發病時間考慮在內。
「當年SARS是21天查陰出院,現在一些患者10天就出院,不一定是好了。」他介紹,PCR檢測有較高特異性,但採樣方法、試劑等都可能影響結果,陽性率低,平均只有20%-30%,且不穩定,好醫院能達到50%左右,一些醫院只有百分之十幾,這個特點帶來了「假陰性」的問題,表現為很多疑似病例得不到確診,而如將PCR檢測作為出院標準,可能造成實際陽性的病人出院。因此他認為,臨床診斷非常重要。
他介紹,「新冠」感染者可能在第二周迎來發病高峰,部分人會出現憋氣、呼吸衰竭,以及影像學進展。目前的出院標準,並沒有像SARS那樣強調發病後21天查陰出院,他認為至少要等發病後兩周,複查影像、兩次陰性再考慮出院,且出院後也應自我隔離,並進行隨訪。
圖為檢查人員正在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核酸檢測。 劉冉陽 攝
出院標準曾不看肺部影像
9日上午,國家衛健委發布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即第五版的修正版。關於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的條件,相比第五版沒有變化。
截至2月5日,國家衛健委一共制定了五版診療方案,其中第三至第五版向社會公開。這三版方案中,出院標準有所變化。
1月23日發布的第三版診療方案中,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有4個要求,包括:體溫恢復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 1 天)。滿足這四項要求,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 室治療其他疾病。
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第四版診療方案,出院標準減少了一項,不再需要滿足「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這項。
2月5日,第五版診療方案發布,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中,在「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以及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基礎上,再次增加「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
來源:新京報
記者:戴軒 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