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暴漲40%又跌!分析師:美國帶節奏 油企撐不住了

2020-04-03     新京報HI財經

原油市場「跌跌不休」的畫風在4月2日出現了轉變,WTI原油15分鐘暴漲22%,創下了單日漲幅歷史最高,布倫特原油盤中漲幅也超40%。暴漲的導火索就是特朗普表示沙特和俄羅斯即將達成減產協議。而隨著這次「烏龍」被沙特率先闢謠稱「並沒有」,國際油價隨後回落。

有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美國之所以積極「帶節奏」,是因為本次原油價格戰,美國的原油生產成本是最高的,抗低油價的風險能力最薄弱。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桶後,美國的頁岩油產油受到嚴重衝擊,懷丁石油破產後,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等美國頁岩油公司也面臨生死危機。

WTI原油單日漲幅創歷史新高後回落

原油市場「跌跌不休」的畫風在4月2日出現了重大轉變,WTI原油期貨創下了單日漲幅歷史最高,盤中布倫特原油大漲超40%,達到36美元/桶。引起油價暴漲的導火索,是美國預計沙俄將很快達成協議結束兩國的石油價格戰。

4月2日美市盤中,油價又經歷了一輪迴腸蕩氣的波動,北京時間22:25-22:40,WTI從22.02美元/桶漲至26.87美元/桶,15分鐘內漲幅達到了22%,單價升高了4.85美元/桶。然而在隨後的3個半小時內,油價又出現了大幅的滑坡,北京時間22:40-02:10,WTI從26.87美元/桶跌至23.39美元/桶,跌幅為13%,將此前的漲幅又跌去了72%。

近一個月以來,原油市場的信息量有點大,先是減產同盟破裂,沙俄展開了一場「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自3月9日開始大幅度走跌,截至4月1日,WTI和Brent由41.28美元/桶和45.27美元/桶跌到了20.31美元/桶和24.74美元/桶,跌幅分別為50.8%和45.4%。

在短短的4小時不到的時間內,原油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才導致價格出現了大起大落的劇烈動盪呢?以下為故事線:

「從上面的時間軸我們似乎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那就是美國在不停地「帶節奏」,但價格戰的本體——沙特和俄羅斯卻沒有被帶歪。」金聯創原油分析師奚佳蕊評價稱。

那麼美國在這場價格戰中為什麼這麼坐不住,從而一再地「帶節奏」呢?奚佳蕊表示,因為相較中東國家和俄羅斯而言,美國的原油生產成本是最高的,因此對於抗低油價的風險能力最為薄弱。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桶後,美國的頁岩油產油受到嚴重衝擊,4月1日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懷丁石油公司宣布申請破產,成為了油價暴跌後首個美國最大的頁岩油生產公司受害者,這不啻於是捅到了美國石油產業的痛處。

懷丁破產後美國其他頁岩油企業生存艱難

昨日破產的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懷丁石油成立於1980年,是美國石油開採和煉油公司,曾是北達科他州最大的石油生產商,2020年第一季度的原油日產量逾10萬桶。

「在這場價格戰中,能夠存活的美國頁岩油企並不多。在俄克拉荷馬州,美國大陸資源公司可以在低於每桶40美元的油價中獲利,而EOG.Magnolia油氣公司和墨菲石油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南部伊格爾福特頁岩油生產能夠承受油價衝擊。在北達科他州,只有六家生產商能夠在這一價位維持生產。在二疊紀盆地,有12家公司能夠維持生產。」奚佳蕊表示。

此前,摩根史坦利預計,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和懷丁石油可能會在2021年陷入違約風險。

另據外媒報道,切薩皮克能源公司、Ultra石油公司和加利福尼亞資源公司等油氣企業已經釋放出陷於困境的信號。

惠譽評級公司預計,如果油價繼續維持在低位,今年將有多家石油公司超過320億美元的高收益債券陷入違約,違約率預計升至17%。

Haynes&Boone合伙人兼能源業務共同主席Buddy Clark表示,隨著一些石油企業因石油需求減少和儲油能力降低而陷入停工,二季度美國石油行業的破產將加劇。在疫情影響和新的破產申請案件衝擊下,破產法院甚至都在疲於應對。

為避免此類情況,美國一直在積極「救市」。自3月初沙俄價格戰爆發以來,美國為了力挽油市、拯救國內的頁岩油企,同時提振該國的經濟,採取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其中涉及到能源及經濟的積極措施如下:

3月13日:特朗普宣布利用低油價契機讓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重新儲滿原油,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可以再儲備7700萬桶原油。

3月15日:美聯儲緊急宣布降息,將基準利率降至0%-0.25%水平,降息幅度達100個基點,這是美聯儲史上規模最大的單日降息幅度,也是美聯儲半個月內第二次緊急降息。

3月19日:美國能源部發布招標文件,計劃從美國中小石油公司採購3000萬桶原油作為國家戰略石油儲備。

3月23日:美聯儲宣布實施廣泛的新措施來支持經濟,但遭到了參議院的否決。

3月24日:美聯儲宣布無限量QE政策,這是美聯儲歷史上最嚴重的刺激措施。

3月25日:特朗普政府與參議院民主黨就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達成協議。

奚佳蕊分析稱,各種辦法都用了一遍後,美國發現石油市場對其推出的刺激措施基本採取屏蔽的態度,因此開始對外採取「攻心戰術」,做起了沙俄的「和事佬」,並且單方面地宣布協調「成果」。這招果然對油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沙俄顯然是「豬隊友」,對於美國的言論一再進行闢謠。

後市走向關鍵在於沙俄談判

沙俄的價格戰是否會結束?油價的方向又該如何?奚佳蕊分析稱有兩種可能:

一是沙俄順著美國給的台階下,畢竟價格戰不利於產油國的最終利益,並且賣美國一個面子今後也好相處。所以一旦沙俄宣布停戰,並且如美國預期地重拾減產,同時進一步擴大減產規模,那麼短時間內對原油市場來說是極大的利好,國際油價至少有10-20美元的上漲空間。

二是沙俄之間的「惡氣」還沒出盡,沙特仍一意孤行地增產原油,任憑美俄如何「作妖」,沙特依舊咬定青山不放鬆。那麼這種情況下,原油市場還將繼續處於極度疲軟的狀態當中,在全球疫情擴張的背景下,WTI仍將保持在30美元/桶以下運行,並且不排除有短時內跌破20美元/桶的風險。

此前,多機構對原油價格表示不樂觀。瑞銀包括Giovanni Staunovo在內的分析師們在報告中寫道,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需要在第二季度跌破20美元/桶,才能防止庫存超過陸上儲存能力。預計價格誘使的生產停工,特別是北美和南美的停工,將有助於在未來幾個月內平衡市場。由於關閉油井的代價高昂,內陸低質量原油的價格可能轉為負數。

BMO分析師Randy Ollenberger等人在報告中寫道:除非政府或OPEC介入,否則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在下個月可能跌破每桶10美元。需求萎縮和供應增加可能導致2020年第二季度的庫存水平增加約10億桶。

隨著國際原油的大跌,國內則加快了原油進口。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我國原油進口額卻同比大增16.7%。據商務部3月公告,2020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0200萬噸,與2019年持平未增減。2020年發布的首批配額共計10383萬噸。中信期貨分析顯示,2019年11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創4551萬噸的歷史新高,2020年中國原油進口或仍將維持高位。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陳荻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GJ3PnEBnkjnB-0zLM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