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聯合6個科室的力量,順利為一名孕25周出生、體重僅870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實行動脈導管結紮手術。 新生兒名叫「樂樂」,孕25周、雙胞胎中較小的一個,於一婦嬰順產,之後發現存在直徑達3.5毫米的粗大動脈導管未閉。經新生兒科對症支持治療,情況總體穩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廷亮應邀會診,評估患兒情況後初步判定具備外科手術指征。樂樂於出生後16天轉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監護病房。 粗大的動脈導管未閉給樂樂的肺部帶來大量的充血,按常規需要儘快關閉動脈導管,否則病情會急劇加重。但是提前3個多月的早產、極低的出生體重意味著樂樂的肺發育不完全,可能存在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保持動脈導管開放也很重要。新生兒科、心胸外科、心內科等多學科進行了多輪專家會診——確定動脈導管帶來的大量肺充血是患兒目前最主要的矛盾,決定儘快結紮動脈導管。
樂樂被護送入了手術室,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彥雋擔任主刀,打開胸腔後見粗大的動脈導管連接著主動脈和肺動脈,動脈導管的管壁薄如蟬翼,一旦操作過程中管壁破裂,會帶來極大的風險。因此動脈導管未閉雖然是較為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但對樂樂而言,成了最艱難的手術。在心胸外科、麻醉科、護理等多學科的通力合作下,這台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術後樂樂在監護病房平穩過渡。目前,樂樂各方面恢復良好,已轉運回一婦嬰進行後續的相關治療。 雖然現在「新冠」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但很多像樂樂這種情況的先天性心臟病孩子的救治是不能耽擱的。目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血管專業已全面復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心血管專科聯盟」的合作診治、轉運等正有序恢復,為中國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保駕護航。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呂春璐 通訊員薑蓉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