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的獨白:
「爸媽,我要的是理解、同頻率心境地陪伴,不是你們的說教!求你們不要再刺激我了好嗎?」
而你們做到了嗎?真的去理解了嗎?請不要焦慮,請給他們一些時間、空間療愈好嗎?你們只需要做到積極地引導,多表達愛他們的方式就已經足矣......
致:家屬們
「好的陪伴才能利於焦慮抑鬱症患者,在康復道路上一帆風順」
「而不好的陪伴、過度影響、刺激患者的陪伴,無疑是在給患者製造雪上加霜一般的傷害」。
那麼如何來判定好與不好?這個還這真的需要家屬們好好認真審視下自己的行為了。
比如:「你們有沒有因為焦慮,而去過度影響、刺激當事人?
「有沒有真正同頻率的去理解當事人心裡的苦楚?雖然理解了,但是卻沒有行使到深入人心的陪伴技巧,如:當事人已經很痛苦了,但是你卻一個勁地勸說『你有什麼好難受、好痛苦的,你就是矯情、做作,你根本沒有問題』!這樣的言語看似是關心,其實是一把劍再一次刺到了當事人的胸口處!使之再無任何力氣與你言說,因為你沒有真正理解到他的痛苦,而仍舊是用一貫以來的口氣和他說話,這放在當事人沒有生病之前是可以的,但是生病了,尤其是焦慮抑鬱症,家屬是不能再用這樣的口吻說話了。雖然你認為是關心,但在患者看來,那就是刺激和你對他的不理解,從而使得他心情更加的難受和傷心。」
不可否認,家屬在陪伴的路上,確實歷經了許許多多的千辛萬苦,沒有少落淚
沒有少失眠
沒有少焦灼不安,心神不寧。
但是這些正是血脈相連而潛意識裡不知覺中呈現出來的狀態,或許這就是親情的力量和同命運的號召吧!但是,這些都是一種人之常情,自然而然所流露出來的心境,為此我們還是需要繼續振作起來,擦乾眼淚!因為家裡還有患病的親人,我們家屬不能因此而倒下,我們需要有一顆更加堅強的心來呵護患病的親人!
所以,家屬們必要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你在看這篇文章一樣,其實也是在學習,甚至是在療愈!
有一位家屬向我反饋、反省道:
「自從學習了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里的專欄知識和技巧後」,彼此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了,之前自己愛焦慮,常常逼迫患抑鬱症的孩子去做些不能做到的事情,且自己完全不能理解患病孩子的心境和痛苦,導致彼此之間的關係一度惡化,不能同頻率所帶來的結果往往是糟糕的。」
「沒有少吵架!沒有少摔東西!如果不是家屬的刺激,患者又怎麼可能輕易去摔東西呢?」
這樣的陪伴顯然是極其不合格和錯誤的!
「現在想想真的很恨自己!在這條漫長地陪伴路上,自己確實犯下了很多錯誤,通過學習了,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此前是有多麼的愚昧和無知啊!」
是的 ,這是一位家屬真實的反饋和反思!值得借鑑和深思。
我很能理解,家裡有患病(焦慮抑鬱症)的親人,作為家屬來說不能不急,但是急也要有方法、有技巧才能令陪伴的關係和諧起來,否則盲目、無知所帶來的結果往往是不盡人如意的,甚至可能是悲劇!
所以,建議家屬們都花點時間來學習下,補充自己最缺失的一部分,比如:
1抑鬱症的知識
2如何陪伴的技巧
3怎樣去做,才能有利於親人和患者之間的關係和諧起來?
4如何才能更好的幫助他們(焦慮抑鬱症患者)渡過難關?等等一系列的知識,是必須要去學習一遍了,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找到方向和指引,從此給陪伴關係帶來一片光明。
相信你學習了之後,一定會撥開頭頂的烏雲。
家屬樂觀了,患者才能真正好起來!
否則,家屬悲傷,患者也好不到哪裡去!
畢竟,血脈相連,痛都是一起的啊!
故,推薦您學習頭條專欄之《家屬如何幫助抑鬱患者度過難關?》,請點擊頭條專欄一起學習快樂成長吧!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