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河田篇】從皮料交易中心「蝶變」研發基地

2019-09-07     厚街發布

河田位於厚街鎮中心區東南部,西部與厚街鎮中心區相連,中部為廣深高速公路的厚街出口,東部毗連橫崗水庫,北部與南部分別與汀山社區、橋頭社區相鄰,面積約9.5平方公里。下轄角元、東頭、三南、四聯和白石坑5個自然村。戶籍人口6800多人,外來暫住人口2萬多人,戶籍人口以方氏為主,還有梁、譚、陳、倫等姓。

河田原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力落後,工業基本空白。改革開放後,河田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本村地理優勢,大力對外招商,目前,社區共擁有1個工業區和1個工業園,共有企業及個體戶達200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有31家,主要企業涉及電子、鞋業、機械等領域,產品暢銷世界各地。

1982年,村、組兩級集體純收入不到40萬元。而2018年,社區集體總資產達60915萬元,經營純收入6206萬元。

隨著「東一電子商務產業園」、「天一美家」、「慕思全球睡眠文化產業總部基地」等重點項目工程的陸續落戶,河田正迎來新的發展時機……

重點項目密集進駐

河田傳統經濟以農耕為主,產稻穀、花生、木薯、甘蔗等農作物。水果以荔樹、龍眼、番石榴聞名。改革開放以後,河田首家工廠誕生了。據社區長者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期,香港商人在河田投資興辦了河田第一家工廠(玩具廠),該廠位於河田方氏宗祠內。之後又有了華南刀模製品廠、飛達鞋廠、加州牛皮廠、方樹泉工業培訓中心等,標誌著河田社區村民的工作方式逐步從農民向工人過渡。

20世紀90年代中期,河田積極發揮臨近省道的優勢,大力發展皮料、皮革等特色地方經濟。1992年,河田誕生了第一家皮料店。此後,河田的皮料店、鞋材店就隨著厚街家具業、鞋業的發展如雨後春筍般地迅速湧現增長起來。到了1999年,全村共有50多家皮料店,「河田皮料市場」初見規模。2000年以後,河田乘勝追擊,繼續大力扶持皮料業。通過擴充皮料街、重新安裝路燈等,制定有利於經營者的政策與措施,大大推動皮料產業的發展。全社區有接近200家的皮料、鞋材商店,再加上遠隆皮料市場、南峰國際皮革鞋材交易中心等多個皮料、皮革市場進駐,促使河田皮料市場聚集發展,迅速發展成為全省比較重要的皮料市場之一。

皮料專業市場穩定發展後,近年,河田積極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拓展新產業項目。2014年成功引進了「慕思全球睡眠文化產業總部基地」一期、二期項目。2016年,完成了河田松山片區的「三舊」改造工作,引進天一美家集團的投資項目。2016年和2018年,完成了森康廠、美藝製衣廠、其輝五金製品廠、歐莉莎鞋廠「三舊」改造工作,引進了「東一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期、二期項目。2019年,河田將第二工業區作為「三舊」改造城市更新項目向鎮委鎮政府提出了申請,計劃把第二工業區「三舊」改造城市更新項目打造成高端產業研發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該項目位於廣深科創走廊沿線,鄰近行政服務中心區和體育休閒區,項目用地面積約228.8畝,現有舊廠房17宗。

慕思全球睡眠文化產業總部基地

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河田在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同時,穩步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1991年,包括河田大道、河田人行天橋、河田敬老院、河田小學、河田幼兒園在內的五大工程順利竣工。1985-2002年,河田新建河陽路、翠園路、六桂路、沿河東路、沿河西路以及村邊道路等,共投資近4000萬元,交通四通八達。所有道路兩旁的規劃給村民自建商業鋪位,形成河田有名的皮料市場和其他商業租房。

近年來,河田社區繼續為村民改善人居環境,完成「河田大道B線」和「河田六桂路」道路升級改造工程、東頭文化廣場建設工程、南朗接駁厚沙東路道路硬底化工程、白石坑分社村面環境整治改造工程、河田東頭新村球場及公園改造工程、東頭石壇前漁塘及排水渠改造工程、三南南邊休閒公園景觀改造工程及活動中心附屬配套工程、河田社區文化廣場工程、河田社區籃球場工程、白石坑分社供水管工程、白石坑「幸福村居項目」工程等。

河田社區還組織開展了不少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活動,如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免費體檢活動;暑期,為居民孩子開展繪畫、桌球、書法、門球等公益興趣班;探訪獨居老人、免費贈送春聯活動等等。河田社區還特別重視婦聯工作,如經常組織婦女參加烹飪交流班,與企業合作創建河田婦女車間,為社區婦女提供就業崗位;舉辦「女性魅力」專項活動、「巾幗宣講知識競賽」等活動。

如今,河田人正以更高的建設熱情與工作效率,繼續發揚團結務實的協作精神,全面、廣泛地與眾多投資夥伴合作,共同創造更驕人的業績。

見證者:

方勤扳 86歲:以前住泥房,現在住樓房

「約1960年,我被調任河田角元草一生產隊隊長,那時候,一出門口就是田地,大家一起下田,幹活乾得熱火朝天。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三來一補」企業開始進入厚街,而此時的河田也積極招商引資,1981年,河田引進了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河田玩具廠。1988年,我被調任位於河田的永泰鞋廠做廠長,永泰鞋廠是當時河田的『重點廠』,是港商投資的,有300多個工人。由於業務量大,那時候工廠日夜都是燈火通明的。

進入九十年代,大大小小的工廠進入河田,廠房逐步取代農田,河田的經濟呈飛躍式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以前我住的是一間20多平方米的泥房,而現在有三間大樓房,以前穿的是打補丁的衣服,現在各種時款的衣服都有了。現在的生活,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不敢想像的。」

70年代的河田大道和現在的河田大道,村民的代步工具從單車換成小轎車

方紹基 88歲:現在不愁生活,最重要身體健康

「1958年,我當兵轉業回到河田四聯村當幹部。1962年,調入河田大隊當財經隊長。我記得,1963年,河田大隊的辦公室連一張辦公桌都沒有,當時,我去銀行貸款了38元買了一張。生產隊的儲備糧食也不多,買東西,都是按額的,不僅要有錢,還要票證。1963年,河田才開始通電,每家僅安裝一個小燈泡。70年代初,黑白電視機也進入村裡,但全村只有一部。

對比以前,現在的人幸福多了,尤其是老人,大家都有退休金,生活不發愁。退休後,我經常去打門球、踩單車,去公園散步等,生活休閒而快樂。現在最重要是身體健康。」

河田探秘:飲水思源 故取名「河田」

河田,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立村,因遠祖原籍河南,後遷福建莆田。為了不忘河南、莆田兩地,故取名「河田」,因莆田又稱莆陽,故曾用名「河陽」。 村中方姓村民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均自發組織在東莞河田和惠東兩地拜祭祖先。

「方氏宗祠」有600餘年歷史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河田的東頭、草埔、馬鞍山等地是東江縱隊和「邊縱」活動據點之一。此外,「方氏宗祠」、「神仙水」、「郡駙公祠」屬省、市重點保護文物。其中「方氏宗祠」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600餘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方氏」有家訓十六字輩

河田方姓族人存有家訓十六字輩:「爾知從善,尚克永世 ,懋德考文,是亦為貴」,系方氏三世祖廷范公請高人文襄公制定的,作為家訓以教化後人。其七子六登科(即六桂),由六桂起為「爾」字輩,之後周而復始作輩分尊卑排序。

1994年開始設立獎學金

河田歷來崇文重教,而河田社區的獎學金可追溯到1994年,系由河田社區居委會和方樹泉工業訓練中心董事會出資聯合設立的,對社區內優秀學子進行獎勵助學。據了解,方潤華先生設立的方樹泉工業訓練中心(現更改為東莞市樹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是獎學助學的執行機構,二十多年來,工業訓練中心累計已投入過千萬獎教獎學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每年有「公意所」民俗活動

河田的傳統美食有糖環、碌堆、炒米餅、蛋扣、艾角、牛牛肚、油糍、咸甜、粽子、松糕、湯圓,酬果等。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是河田一年一度的「土地誕」民俗活動,即河田街坊口中的「公意所」。每到這一天,河田各村村民都會出錢出力,組織祭祀活動,分燒豬,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事事順利。

歷屆書記名單(1949年~2019年)

一、梁 細

二、王 歡

三、梁石仔

四、方灼培

五、陳培仔

六、方泰和

七、倫積棠

八、方仲秋

九、方偉強

十、方壽彭(現任)

大事記:

1949年10月初,河田成立人民政府,鄉長為方煥文,副鄉長為方學新。

1964年,由旅港鄉親方樹泉先生捐資7萬港元興建「肇彝小學」。

1964年,建南坑小學。

1981年,河田引進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河田玩具廠。

1983年9月,方樹泉先生及其長男方潤華先生捐資45萬人民幣,創辦肇彝學校(初中),校址位於南坑。

1986年,建方樹泉醫院。

1990年,神仙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完成五項工程(河田大道改造,重建河田小學、河田幼兒園、敬老中心、河田天橋)

1993年6月20日,方氏宗祠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9月21日,遠隆皮料市場正式投入營運,是大中型皮革交易專業市場之一。

2008年11月28日,南峰國際皮革鞋材交易中心隆重開業。

2008年11月18日,方氏宗祠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3月31日,方氏宗祠舉行重修慶典。

2012年11月6日,郡駙公祠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河田活動中心(芬芳園)建成使用。

2017年,河田文化廣場建成使用。

書記談:河田社區黨工委書記方壽彭

如何突破目前的發展瓶頸?

「河田社區經濟目前遇到的困難是,增長方式單一,主要收入是地租、廠租。另外落戶我社區的企業規模普遍小,在全社區的31家企業中,小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75%。企業招工難,經營成本大。社區班子擬通過「三舊」改造和城市更新,盤活存量用地、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來促進靠集體經濟轉型升級,突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班子目前在做哪些工作?

「2019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實施,將為我鎮我社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配合鎮委鎮政府推進「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是我社區本屆班子的主要奮鬥目標。

1、首先是加快厚街新城片區城市更新步伐。一是立足河田皮料現有的產業優勢,科學規劃周邊產業布局,盤活資源配置,著力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彰顯區域產業特色,進一步壯大河田皮料市場規模,形成強大的特色產業競爭優勢。二是引進高端產業,將厚街新城河田用地打造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領域,著力擴大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容量,使厚街新城成為我鎮未來高端產業總部和商務區。

2、積極打造河田第二工業區「三舊」改造城市更新項目。該項目鄰近我鎮行政服務中心區和體育休閒區,計劃把該地塊打造成高端產業研發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

3、繼續做好相關工作,爭取河田農民公寓項目成功落地,改善河田近7000居民的居住環境,不斷提升居民對社區工作的認同感、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對家鄉的歸屬感。」

文稿:紫凝

攝影:阿均

執行編輯:董慶茹

責任編輯:陳之武

版式:林二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Y67D20BJleJMoPMvh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