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酒莊裡的酒文化
國王酒莊座北朝南,面對葡萄園,葡萄園修剪得一絲不苟,整齊規範,看不到一個葉子或者枝杈橫衝直闖,偶爾還能看到未采完的黑粒葡萄掛在樹枝上。
/葡萄園中望去,湖光山色四個字恰到好處/
葡萄園呈扇形由北向南,高低落差漸漸到了亞德里亞海邊,與藍色的大海緊緊相連,俯瞰起來格外開闊。此時,亞德里亞海看不到一條船,也沒有一個人影,酒莊、葡萄園、藍藍的大海、安靜的海灘,站在酒莊前面向大海,更加感到這個酒莊不凡,甚至還有些神秘。
/俯瞰酒莊/
/零星的黑粒葡萄,還掛在枝條上/
我們車子停在葡萄園與酒莊之間的路邊,那個穿著黑色西服、面帶微笑、滿頭白髮的老者已經在此等候,他站得筆挺,肚子鼓鼓的,他與我們一一握手,藍色的深眼睛透出熱情,邀請我們到酒莊做客。他就是這個酒莊的主人米連科。
/酒莊主人米連科/
米連科介紹,歐洲是葡萄酒的故鄉,能夠釀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種有上千種,法國、義大利最多,克羅埃西亞有126種,大約占9%。這個酒莊很有歷史。公元十一世紀就有了,在歐洲不僅有較早的歷史,而且頗有知名度。當時的國王皮特在位,國力興盛,皮特國王大氣仁慈,修建了這座葡萄酒莊,並把一座教堂和這個葡萄酒莊送給了他的姐妹們,此後,一直以來都是皇家的後人在此管理經營。直到1936年這個葡萄酒莊荒廢了,2006年這個葡萄酒莊又回歸教堂,2009年,米連科與他的朋友一起花了260萬歐元,從教堂買了99年的經營權,當時,這個酒莊多年荒廢,石頭遍地,他們下功夫重整酒莊和葡萄園,石頭縫裡栽葡萄,到了現在這個模樣。充足的光照,海水的浸泡,以及各種營養礦物質讓這裡的葡萄特別適合釀造高檔葡萄酒。目前一顆葡萄樹只產一公斤葡萄,一畝地生產600公斤葡萄,一公斤葡萄產0·6升葡萄酒。因此他的葡萄酒品質有保證,已銷往西歐各國,以及美國、日本和中國的中高端市場,但不進超市,年銷售額達300多萬歐元。
/這裡的每一瓶酒,都是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有記載,東西方文化傳播者馬可波羅生於克羅埃西亞。當年,這個酒莊葡萄園裡其中一種紅葡萄就是馬可波羅帶到中國去的。緣分啊,讓人感慨,有時世界之大大到天外有天,有時世界之小小到咫尺之間,也許,我們日常吃的那款葡萄的娘家就是這裡。
酒莊門口放著一把高大的椅子,桌椅旁立著一把過人高的國王寶劍,椅背上掛著紅色的國王衣帽服飾,來此旅遊者都可穿上國王服、頭戴國王帽、手握寶劍立此存照。米連科笑咪咪地讓我們每人拍照,並給我戴上了王冠帽。
/小遊客在國王酒莊留下紀念/
門兩邊,放著桌椅可以提供幾十人同時用餐。酒莊內,一邊是展示產品的酒櫃,品酒用餐的器具,牆上掛滿了證書以及中世紀的酒具,還擺著可以供十多人就餐的長條桌。一邊是點著柴火的大壁爐,爐火正旺,師傅正在為我們烤金槍魚。
/米連科為攝製組講述這裡的酒文化及每種酒的特點/
長條餐桌上已經擺好了西式餐位,酒莊生產的幾款主要特色葡萄酒。干白,干紅,紅白相間的粉紅色酒是他們酒莊新創品牌。米連科分別打開不同瓶葡萄酒,一一與我們碰杯品嘗。餐前的開胃,餐中的解膩,餐後的配甜點。還有與各種肉食魚類搭配的葡萄酒。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酒莊引進了德國瓶蓋專利,這是一款用新型材料製成的全封閉瓶蓋,取代了傳統的木塞瓶蓋,只要輕輕一擰,就隔絕了瓶子裡內外空氣,讓葡萄酒在任何氣溫下都不會變質。這一改變,是人類葡萄酒歷史的一個重大突破。
/國王酒莊獨特的定製酒塞/
/小酒架中,擺滿了米連科得意的葡萄酒/
米連科對酒莊文化十分鐘愛,也有研究。他的職業是保險公司經理,亞德里亞海還有他兩條旅遊商船。他膝下無兒無女,但家族兄弟姐妹多,他們膝下兒女多,他投資酒莊是鍾情於酒莊文化,同時也想為家族子嗣留下點念想。
/談到葡萄酒文化,米連科說,酒與音樂一樣,是有溫度和生命的,只有哪一款更適應你,沒有高低好壞之分。/
(作者趙澤琨 系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