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冬天離不開的美食,看到第一個就忍不住了

2019-12-01     河北省新疆商會

1

冬季特供的下沙燒麥

要說上海的冬天是從下沙燒賣開始的,一點兒也不為過。時令的冬筍和鮮肉剁在一起,用勁道十足的麵皮包起來,等到掀開蒸籠的那一刻,夾上一個一口咬下去,湯汁四溢,滿口生香。

下沙燒賣起源於明代,是浦東南匯地區特色點心,意為「邊燒邊賣」,店門口排長龍的隊伍,足以看出上海人對其情有獨鍾。

2

帶著外婆味道的腌篤鮮

對於上海人來說,腌篤鮮是一定要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眼看著外婆端著還在「咕咚」的砂鍋上桌的!冬天似乎就是要吃一碗帶著外婆味道的正宗腌篤鮮才圓滿。

傳統的鮮肉、鹹肉、筍塊慢燉熬成一鍋湯,滿滿的都是外婆的心意。一筷子鮮肉肥嫩,一筷子筍塊鮮咸,這味道別提多暖心了!

3

吃了蛋餃就有金元寶

過年要吃的金元寶就是這上海蛋餃,金黃飽滿就像金元寶一樣!爸爸剁肉餅,媽媽打蛋液。做好的蛋餃就著清湯就能熬一大碗下飯的蛋餃湯!

吃上一碗清淡鮮美的蛋餃湯,咬一口皮薄肉多的蛋餃,肉汁四溢,絕對是冬季不能錯過的美味享受。

4

一份什錦砂鍋吃出小時候的味道

砂鍋一定要用老母雞和火腿做底,放滿自家做的蛋餃、肉圓、新發的肉皮以及霜降之後甜如蜜的黃芽菜和菠菜。

等著暖鍋咕咚咕咚,一家親戚不管親疏,坐在一起吃砂鍋像是過年了,這種氛圍總能勾起小時候的溫暖記憶。

5

一碗肉皮湯的人間至味

豬皮厚,油水足,做成肉皮和高湯一起燒,絕對是滿口生香的搭配,上海最出名的肉皮是三林塘肉皮,冬至或者新年的桌上一定少不了肉皮湯這道菜!

滿滿一砂鍋,再配上鹹肉和蛋皮,十分下飯。最後再喝一碗湯,那種溫暖,簡直是無法言說的美味。

6

讓人慾罷不能的南風肉

冬天的風,對人而言是寒氣,對食物而言卻是最好的保鮮劑!風乾後的臘肉滋味有嚼勁,在上海,連這腊味都有個雅致的名字叫「南風肉」,仿佛這冬天的冷風遇到美味都變得溫柔起來了!

把這滋味的肉和乾絲一起蒸,就成了一道經典傳統的上海菜,鮮甜的味道從口腔流到喉嚨,那是冬天只屬於老上海的享受!

7

冬補少不了吃羊肉

大冬天喝一碗羊肉湯或是吃一頓紅燒羊肉是最幸福不過的一件事情。好吃的羊肉必定是細膩的肉汁,沒有膻味。

紅燒羊肉上的一把蔥花吊足了鮮味,再配上一點小酒,渾身都暖和了,香嫩得讓人停不下來!

很多人在入秋的時候就開始喝羊湯進補,奶色的濃湯汩汩地冒著熱氣,裡面的羊肉片也是肥腴得入口即化,還有回味無窮的余香,冬天再冷也都不怕啦~

8

家常美味的爛糊面

爛糊面是上海人的叫法,就是把面煮得爛爛的,帶有一定的糊狀,但又要爛而不黏,糊而不焦,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手藝。

考究點的爛糊面,裡面有青菜,肉絲、蝦仁,茭白碎粒等不少輔料,味道極其鮮美,有「鮮的眉毛掉下來」之稱。

9

排隊也要吃到的油墩子

油墩子的傳統做法是將調稀的麵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蔥花和白蘿蔔絲、鮮肉或豆沙做成圓團,再覆以麵糊入油鍋炸,早上吃上一口剛出鍋的油墩子,一天都能元氣滿滿了。

10

代表團圓美滿的崇明糕

崇明糕是上海人冬天必吃的食品之一,雖然不是只有冬天才買的到,但是記憶里更多的是在過年期間吃,有著團圓、美滿的寓意。

崇明糕有硬糕和松糕兩種,松糕一般吃冷的,硬糕一般都是熱過了以後再吃,有時候是放些酒釀做成酒釀糕絲湯,也是一種別致的美味。

10

中式甜點八寶飯

上海八寶飯是一道傳經典點心,傳統的做法是用豬油拌糯米飯,以重油、重糖、色艷、香濃、軟糯而聞名用。逢年過節買上一兩盒,上桌前蒸一下,妥妥的中式飯後甜點。

11

止咳養肺的梨膏糖

秋冬咳嗽的人漸漸增多,所以有止咳平喘效用的梨膏糖,也是冬日必吃之美食。相傳梨膏糖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梨膏糖店,也是讓人記憶深刻的老味道。

12

香甜可口的棗泥酥

棗泥酥餅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上海人有秋冬開始吃棗子養生的習慣,棗泥酥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13

寒冷的冬天,好吃不過三鮮餛飩

三鮮餛飩是以鮮河蝦、鮮青魚肉及鮮豬腿肉制餡,吃的時候再加上雞湯。無論是早飯,中飯還是夜宵,一碗熱騰騰的三鮮餛飩無疑是上海人飯桌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食物之一。

14

早飯從春卷開始

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又稱春餅、薄餅。新鮮油炸出爐的春卷握在手裡燙呼呼的,蘸上醋,即使餡料全素都好吃。

15

久負盛名的蟹殼黃

蟹殼黃是上海久負盛名的特色點心,主要是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圓形餅,貼在爐壁上烘製而成,也是上海人冬日裡不可缺少的點心。

蟹殼黃餡料有咸有甜,鹹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因餅形似蟹殼,熟後色澤如蟹殼背一樣深紅,所以稱為"蟹殼黃"。

16

弄堂里飄香的蔥油餅

上海最好吃的蔥油餅必定是弄堂里的那一家,濃重的蔥油餅香,用最傳統的步驟:揉、捏、壓、煎、烘,做出來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美味。

有名的阿大蔥油餅攤位前永遠排著長隊,即使寒風吹著,也想吃到握在手裡的那一刻溫暖,想吃的朋友可要趕早。

17

舉個栗子,吃一個冬天

上海的秋冬在街邊就可以看到,一口大鍋在翻炒著熱氣騰騰的栗子,走在街上總能被炒栗子甜香所吸引。買上一小袋,迫不及待的打開,一口一個,滿口溢香總能讓人內心生出一種不一樣的幸福感。

18

熱騰騰的湯圓

上海的湯糰也有甜咸之分,鹹的裡面是鮮肉湯圓,一般湯糰上會留一個小啾啾以示區別。吃不慣鹹的可以吃甜的,一般是芝麻口味,熱騰騰端上來,咬開一口汁水四溢。

19

最暖胃的烤紅薯

冬日街頭能瞬間吸引住吃貨的,大概就是烤紅薯。一陣清香傳來,身邊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問:哪裡有烤紅薯!連手都不願意從衣兜里掙脫出來的冬天,來上一根剛剛從小炭爐上烤熟的紅薯,別提多暖和。

上海的冬天最離不開這些家常味道

樣樣兒看了都饞人!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S3MwW4BMH2_cNUguB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