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非常強大了,為什麼西方人還看不起中國?

2021-03-07     枕貓

原標題:中國已經非常強大了,為什麼西方人還看不起中國?

歷史的興衰不斷地輪迴著,命運的輪盤緩緩轉動,再回首,東方的太陽正在緩緩升起,自由的燈塔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光源。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朝代的更迭、輪換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發展的道路艱難而曲折。

當今國際正處於百年未有之變局,多極化格局的發展和世界霸權之間的角力還在繼續,恐怖主義、環境氣候問題等等世界治理問題仍然在困擾著我們,文明與文明、文明與非文明之間衝突在21世紀更加地突出。

在21世紀的大國興衰輪換之中,中國的成就備受矚目,從1949年落後的農業國家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被帝國主義侵略踐踏的國家,成長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老一輩國家建設者的願望正在一步一步實現,2020年,中國抗住了疫情,2021年開年中國消滅了絕對貧困;正如先輩所願,我們吃得飽,穿得暖,但是我們卻還無法真正做到讓世界都尊重。

西方世界的反華情緒和新冠肺炎一起來臨,西方社會頻繁演繹著中國威脅論,中國人依然被西方人所歧視。

國家實力關乎民族尊嚴,那麼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在國際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大國,為什麼西方仍然不能給予中國以相應的尊重?

這背後是新舊勢力的角逐還是文明之間的裂縫?又或者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中國

近代中國的落後形象仍未徹底扭轉

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在創作《全球通史》時將世界歷史分為兩個階段,1500年以前和1500年以後,1500年之後的地理大發現將人類社會真正引入了全球化階段,這個時候開始人們才開始接觸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文明。

馬可·波羅告訴了西方人東方的美麗和繁華,西方的冒險家尋著他構建的美好世界開始了對東方世界的探索。但是此時的東方社會的發展已經逐漸開始衰敗,新生力量的火焰無法在這片封建的土地上燃燒,這片土地需要一場大的革命來喚醒。

當西方人帶著他們最先進的文明成果來到東方的神秘國度時,正是一個王朝的黃昏,餘暉絢爛,但絢爛之下的黑暗肆無忌憚地蔓延著。

他們看到的並不是馬克·波羅筆下的中國,她依然美麗、富饒,依然蘊藏著無數令人覬覦的寶藏,但是可悲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沒有能力守候他們的寶藏。於是,實力的變化改變了他們心中對中國的印象。

馬克·波羅

一部分西方人看到了這個民族脆弱的身影,於是他心中所記得的中國變得落後、貧窮,這種印象在之後的許多年一直持續著。

可是,真正來到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西方人畢竟還是少數,當中國的奇珍異寶隨著海盜的艦船回到大洋彼岸,他們對這個民族的好奇心也被點燃,於是他們從那些海盜的口中探尋著中國人的信息,可想而知,並不會有什麼好的印象。

在英國,有一個叫傅滿洲的人十分出名,他是英國一位小說作家虛構出來的中國人形象。

在他的描述中,傅滿洲有著撒旦的長相,他醜陋、陰險、殘忍,他博學多才但是人品低劣,西方的作家將自己置於文明的制高點,對一個未曾謀面的文明極盡貶損,一場「黃禍」在歐洲蔓延,這種偏見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儘管今天的我們想要鏗鏘有力地告訴西方——我們不是傅滿洲,但是心懷偏見的人卻捂住了耳朵,迅速遁走,仿佛只要他們不承認,中國就還是百年前那個能夠被任意汙衊、踐踏的中國。

中國崛起

西方國家文化霸權的持續影響

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構建起了以西方國家為中心的話語體系,在國際上他們掌握了麥克風和攝像機。近代世界的變革是從西方開始的,啟蒙的火種在歐洲引燃,然後走向世界。西方國家率先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率先踏入了工業化社會。

伴隨著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殖民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盛行。率先發展起來的西方國家將世界瓜分,戰爭圍繞著殖民地迅速展開。可以說,19世紀和20世紀幾乎是西方國家一統天下的時代。在國際棋盤之上,他們占儘先機。

儘管二戰之後,殖民地人民紛紛爭取各自民族的獨立與解放,殖民體系徹底崩潰,但是殖民者帶來的影響卻仍在繼續。

殖民地的影響不僅僅是在政治和經濟上,更多的是文化的侵襲。西方殖民者將他們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而這些地區原本的文化卻逐漸消亡。

西方文化成了世界範圍內最有影響力的文化之一。憑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和雄厚的經濟實力,西方國家利用各種手段向世界輸出西方文化。

傳媒事業,正是其中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

在新聞資訊等領域,以BBC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體不斷歪曲事實,製造不實新聞,向世界灌輸「中國是一個專制、落後的國家」、「中國沒有人權」「中國傳播病毒」等等一系列中國的負面新聞,極盡打壓和汙衊。

而對西方自己呢?在美國的各種電影、電視作品當中,美國人總是以超級英雄的形象出現,他們總是能在關鍵時刻拯救世界。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向世界推銷「普世價值」,他們大肆宣傳自由、平等、民主,更重要的是鼓吹他們所實行的西方民主政治。

BBC

當然,自由、平等與民主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問題在於,他們將實行西方政體作為實現自由、民主、平等的唯一途徑,只要不符合西方國家意識形態的就是不民主、就是落後專制的。

但是,他們忽視了這背後的國情差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所謂「萬金油」的制度,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制度。

西方之所以鼓吹其制度的「完美」,也不過是為了從意識形態上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霸權。就現實來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的策略是成功的。當他們在世界範圍內構建起一堵意識形態的牆,可想而知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很難得到認同。

美國

白人至上的傳統

大航海和殖民時代的輝煌讓許多西方殖民者有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感。在那個由殖民者主導的時代,黃種人在他們的槍炮之下艱難求生。白人在世界各地都能享受到貴族般的待遇。他們的觀念中充滿了偏見,比如黑人是懶惰的,印第安人是被情緒控制的,中國人,大概是傅滿洲那樣的。

於是他們認為自己的基因是優越的基因,他們生來尊貴。然而弔詭的是,這是一群將自由、民主、平等視為生命,以此為傲的人。

另一方面,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甚至是現在,西方國家在許多方面仍然領先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在科技方面。長期以來的科技優勢給了他們「傲慢」的資本,從這一方面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大航海

我們是大國但不夠強

當前,世界格局正處於一個新舊交替,劇烈變化的時期。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復興的大國無疑會給那些既得利益者很大的壓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要維持自己的霸權,就必然會遏制中國的發展,這個過程之中就必然會產生許多矛盾。

貿易戰就是其中之一。

這場貿易戰在某些程度上暴露了我們發展的短板,中國的發展依然有能被人卡脖子的關鍵環節。一片小小的晶片,困擾了中國許多企業。這個短板,中國能看到,其他人自然也能。

同樣的,在文化領域,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儘管最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但是我們講故事的能力還有待提升。

在國內,傳統文化復興任重道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國外,我們的話語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把麥克風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不容他人抹黑。

中國

結語

在當前如此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我們又該如何維護自身的形象和尊嚴呢?

打鐵還要自身硬,實力是獲得尊重的基礎,我們必須時刻堅定道路、制度、文化、理論自信,不能陷入西方設置的陷阱當中;要不斷深化改革,發展科技,擺脫被別人卡脖子的處境。

同時我們更要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的發展道路,是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的道路。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中國好不好,只有中國人民最有評價權,我們不能沉溺於溢美之詞當中,更不能妄自菲薄,要爭取世界話語權,要在同世界各國的交往之中展現中國風采,中國形象。

我們熱愛和平,但不是軟弱可欺,我們熱情好客,但不會引狼入室。事實勝於雄辯,謊言終究是謊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歡迎每一個想要真正了解中國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NVWHngBDlXMa8eqdJ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