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2萬億美元的計劃呼之欲出?特朗普剛剛發推 美元急墜90點、美股底部或初顯

2020-04-01     FX168財經網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距離上周五簽署2.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才剛過去幾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3月31日)又呼籲推出另一個高達兩萬億美元的法案。特朗普表示,在美國利率處於零水平的情況下,是時候「大膽」實施基礎建設法案的時候了。美市盤中,美元指數承壓回落,較日高已經跌去了90點,勉強維持在99關口略上方。美國股市維持反彈勢頭,但本月和季度末股市仍有可能出現大幅下跌,創下數年來最糟糕的表現。不過,有市場人士樂觀認為,美股已建立了某種類型的底部。歷史數據顯示,美股在4月份的平均表現更好(過去20年平均增長1.7%,勝率75%),而在最後兩周的表現也往往更好。

特朗普呼籲推出2萬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 30多個行業敦促政府建立康復基金

繼美聯儲3月連降2次利息至0.0%之後,美聯儲上周一再度召開緊急會議,並宣布一項新的、範圍廣泛的無限制舉措,以穩定市場,其中包括購買無限量的政府債券和投資級公司債券,試圖抵消冠狀病毒爆發對經濟造成的「嚴重破壞」。

這代表著美聯儲「印鈔」的一個可能的新篇章,因為美聯儲承諾在必要時繼續擴大其資產負債表,而不是承諾一個固定的數額。

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2.2兆美元經濟紓困法案上周五順利通過並簽署,意味著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出擊救市的史無前例的力度。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參議院當地時間周四凌晨以96票全數通過該法案,周五眾議院表決通過後,特朗普立即簽署完成立法程序。

根據法案,大部分美國人每人可得到1200美元,增加失業福利,對大型和小型企業提供貸款,補助和稅務減免,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數十億美元抗疫資金並改善醫護系統。

目前該法案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救助措施。上一項這樣類似的刺激法案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通過的,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

特朗普表示,「這份經濟包裹比以前的救濟法案『大了一倍』,將為我們國家的家庭、工人和企業送去及時的關愛。」

距離簽署2.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剛過去幾日,特朗普日內呼籲推出另一項2萬億美元的法案。特朗普表示,現在是「大膽」實施基礎建設法案的時候了。

特朗普在推特中寫道:「在美國利率為零的情況下,現在是實施我們期待了幾十年的基礎設施法案的時候了。它應該是非常龐大和大膽的,2萬億美元,只專注於就業和重建我們國家曾經偉大的基礎設施!」

(來源:推特)

美國的2萬億美元刺激措施實施還不到一周,30多個行業團體又敦促政府為遭受冠狀病毒疫情傷害的企業建立一個康復基金。這些行業組織周二致函美國總統特朗普、財政部長努欽和國會領導人,希望建立一個救援基金,由特定管理員進行管理,幫助企業留住和返聘員工、保持福利、維持開銷。這個基金將作為《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Act)的補充。這些行業組織沒有提出新基金的規模。

他們在信中說,儘管CARES法案中的貸款計劃為實體經濟企業提供了第一批經濟支持,但受損的行業和企業將需要更多流動性以避免一場史無前例的系統性經濟危機。這些組織代表的行業從房地產和保險到酒店和劇院業主,乃至廢品回收行業。現有救援計劃中規定有3500億美元通過小企業管理局提供的援助、約5000億美元對大公司的援助,還有為銀行提供的監管救濟。

月底前需求旺盛 美元受到買盤支撐

美元兌主要貨幣周二上漲,因投資組合經理和日本企業的季度和財政年終需求旺盛。

歐美時段盤中,美元指數承壓回落90點,至99.05,不過仍位於平盤之上。

(美元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分析師表示,3月美國股市大跌,導致資產管理公司增加美元買盤,希望在月底重新調整投資組合。

美聯儲放寬了數十家外國央行在冠狀病毒危機期間獲取美元的能力,允許它們將持有的美國國債換成隔夜美元貸款,美元隨後縮減漲幅。

美聯儲啟動與海外央行之間的臨時性回購安排,美聯儲表示,向在紐約聯儲開設帳戶的外國央行提供回購便利協議。新的協議將允許外國央行利用其持有的美國國債獲取美元,以供其管轄範圍內使用。

NatWest Markets策略師Blake Gwinn表示,美聯儲新的外國回購工具可能最終成為後備計劃,防止外國央行在美元走強時不得不拋售資產。

「隔夜回購只是創可貼,但讓他們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可以賣出,」他說。「如果流動性是垃圾,而你需要採取一些措施,那麼這讓你可以選擇至少等到情況改善。這是暫時的干預,直到市場狀況正確;時機一到,他們就可以出售資產」。Gwinn說,尚不清楚該機制是否將主要用於兩周前美元走強、美國國債下跌的情況下,抑或是日常使用。

但分析師表示,隨著投資者準備迎接未來幾個季度的經濟急劇下滑,美元可能仍將受到支撐。

西聯商業解決方案駐華盛頓高級市場分析師Joe Manimbo表示,「美聯儲迄今採取的措施是最接近於遏制美元強勢的舉措。」

「但在第二季美國和全球經濟成長料將受到沉重打擊之前,持有美元的意願依然高漲,」他補充道。

本月早些時候,隨著全球市場拋售加劇了對美元的搶購,美元一度攀升至逾三年來的最高水平102.99。

美元需求已經減弱,但分析師仍預計美元將進一步上漲。美元/日元周二上漲0.5%,至108.31。

周二是日本本財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也是其他地區主要投資者本季度末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隨著大型外匯市場參與者紛紛平倉,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波動。這些頭寸的大部分變化導致美元走強。

動盪的一季度即將結束 美股試圖維持漲勢

周二是第一季度的最後一天,股市出現反彈。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市場遭遇了一段歷史性波動期。

道瓊斯指數上漲131點,漲幅0.6%,盤中一度下跌1.3%。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4%。

(道指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道瓊斯指數連續6天上漲,緩解了第一季度的跌勢。

一系列事件可以解釋周二走勢的轉變:

  • 美國3月份消費者信心下降幅度小於預期。咨商會周二表示,本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從2月份的132.6降至120,超過了道瓊斯110的預期。

  •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博士告訴CNN,他開始看到社會疏離有助於減少冠狀病毒在美國傳播的「曙光」。

  • 高盛表示,美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經歷前所未有的暴跌,但屆時的復甦將是歷史上最快的。高盛預計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年化將萎縮9%,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年化將萎縮34%,此前預期分別為萎縮6%和萎縮24%。預計美國失業率將在年中之前從此前峰值9%升至15%,這一水平超過美國大蕭條時期。

  • 包括Alphabet、亞馬遜、微軟和蘋果在內的大型科技股股價上漲。

周二的上漲是繼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漲之後的又一次上漲。周一,道瓊斯指數上漲近700點,其中強生公司宣布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該公司股價上漲了8%。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4%。

投資者接受了一種更為現實的政府控制疫情的方法。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社交距離指導方針的時間延至4月30日,許多人認為這將從長遠來看減少經濟損失。

「我認為市場已建立了某種類型的底部,」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研究主管Tom Lee周一在CNBC的市場動盪特別節目中表示。「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跟08年10月一樣;我們還有一些木頭要砍。」

儘管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創下紀錄,且達拉斯聯儲周一公布的製造業數據遜於預期,但股市仍在月底前反彈。

「如果我們因壞消息而反彈,我認為這是我們可能觸底的跡象,」Lee說。

周二發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芝加哥3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8,遠高於官方估計的39,但仍顯示商業活動出現收縮。

道瓊斯指數目前較3月23日觸及的低點上漲了2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則較該水平上漲了17%以上。

Instinet執行董事Frank Cappelleri寫道:「在我們今天結束一個令人難忘的3月和第一季度之際,市場似乎已經(飆升)到了無人地帶。」他指出,股市已從上周的低點反彈,但仍遠低於歷史高點。但是,「不管怎麼說,4月份的平均表現更好(過去20年平均增長1.7%,勝率75%)。它在最後兩周的表現也往往更好。」

儘管最近股市有所回升,但本月和季度末股市仍有可能出現大幅下跌:

  • 道瓊斯指數3月份迄今下跌了12%,勢創2008年10月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個月。

  • 標準普爾500指數3月份迄今下跌11%,也遭遇2008年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個月。

  • 道瓊斯指數本季度下跌21.8%,可能創下1987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也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差的第一季度。

  • 標準普爾500指數本季度下跌18.7%,可能是2008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也是1938年以來表現最差的第一季度。

(標普500指數走勢圖,來源:FactSet、CNBC)

許多華爾街人士預計在市場觸底之前將遭受更多的拋售。從歷史上看,熊市往往會在跌至谷底時出現大幅反彈。

「上周市場錄得兩位數漲幅,令人欣慰,不過市場底部很少像這次這樣乾淨,」Nationwide投資研究主管Mark Hackett表示。「市場需要反映出更多傳統的相互作用,才能達到觸底信心。」

投資者仍在努力應對美國不斷惡化的疫情。據一直追蹤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數據的荷蘭媒體BNO新聞網最新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1日21時,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165764例,其中死亡病例3153例。特朗普周日說,他希望美國能在6月1號之前「很好地走上復甦之路」。

「我們預計,在流動性、信貸和健康風險明顯過去之前,市場波動將會持續,」紐約人壽投資分析師和投資組合策略師Lauren Goodwin稱。他說,「美國目前已經出台了重大的政策刺激措施我們預計,未來幾周,嚴峻的健康和社會新聞將占據主導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HmiM3EBrZ4kL1Viz7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