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或成全球人工智慧增長極 歐洲科學院院士在華談人工智慧發展

2019-12-02   中國房地產報

中房報記者 趙春林 長沙報道

人工智慧會否很快代替人類眾多工作崗位,未來人工智慧如何發展,聽聽歐洲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12月2日上午,由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指導、長沙市嶽麓區政府和碧桂園集團主辦的2019首屆「湘智論壇」暨中德人工智慧學術交流會在長沙舉行。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漢斯·烏斯科爾特、德國Aalen應用技術經濟技術大學教授彼得·根茨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專家,與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人工智慧系主任王勇等為代表的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優秀企業家代表,以中、德人工智慧學術交流的形式,圍繞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大數據應用、創新創業等熱點深入進行了對談論道,為湖南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12月2日,2019首屆「湘智論壇」暨中德人工智慧學術交流會在長沙舉行)

交流會上,漢斯·烏斯科爾特在題為《人工智慧推動製造企業的數字化改革》的主題演講時中,解讀了人工智慧國際前瞻性研究,分享了其對人工智慧領域的專業意見。他指出,長沙有可能成為下一輪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增長極。

在漢斯·烏斯科爾特看來,AI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所以它的中心不止一個,未來可能有許多的AI中心會在各個城市崛起。長沙起步不算早,但發展卻很快。長沙擁有很多知名的高校以及工業企業,也非常熱衷於成為AI中心,他認為今後長沙是很有機會成為AI中心之一。

漢斯·烏斯科爾特說,長沙有許許多多的製造業,包括傳統的製造業也在這裡生根發芽,而且長沙還有一個優勢就在於她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他認為,北京和上海對年輕人的吸引人其實沒有那麼大,因為高昂的房價,讓年輕人無法在經濟上支撐起在那裡的生活,但長沙就不一樣了。

「長沙擁有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同時也可以吸引很多的外國人、外國企業來到中國。」漢斯·烏斯科爾特說,外國人去上海,感覺像在歐洲,但是在長沙,外國人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是怎樣的。此外,長沙還有中聯、三一這樣的大企業,這些企業已經在某種程度充分應用了AI產業,所以他認為,長沙在電子商務、工業化以及智能化方面,將會有很好的進展。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長沙市響應「中國製造2025」提出建設「國家智能製造中心」,大規模推進產業智能化,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長沙在計算晶片、圖像處理、工業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已布局了一大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企業和研發平台。

10月25日,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宣布總投資500億元的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正式動工。該項目是長沙市與碧桂園集團聯手打造的產城融合項目。該項目計劃分3期15年滾動式開發,其中首開區面積1026畝,目前已完成首開區360畝摘地計劃,優先啟動227.6畝工業用地建設。

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項目依託湖南省、長沙市及國家級湘江新區的優越政策和產業基礎,重點引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研發團隊和企業進駐,搭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研發平台、成果轉化平台及高端應用平台,將湘江智谷打造成打造集產、學、研、金、用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示範新城。該項目助推長沙國家智能製造中心建設,助力長沙加快擴大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研發端、製造端、應用端為體系的人工智慧創新研究及應用在長沙落地開花,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長沙市副市長邱繼興指出,中德兩國近年逐步加強在人工智慧、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領域合作,中德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之一,兩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合作潛力巨大。當前,長沙正以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為平台,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先行區、人才集聚新高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湖南省碧桂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黎曉林表示,在中德兩國相繼把發展人工智慧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的大背景下,長沙市搶占人工智慧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積極創建國家智能製造中心,碧桂園將重點布局建築、餐飲機器人領域,致力於把最先進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經濟、美觀、適用的高科技產品。

據悉,碧桂園集團將攜手長沙市政府,以舉辦一年一度的「湘智論壇」系列活動為契機,推動中德兩國深化交流合作、加強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