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區張潘鎮盆李北村
距三國遺蹟毓秀台1.5公里,
村裡姓從的居民最多,
還有姓李的、姓尹的等。
據說,該村土壤為黑土,黏性大,
先輩們多以製作泥盆謀生,
故得名「盆李村」。
隨後,盆李村一分為二,
分別為盆李北村和盆李南村。
「豆丹」
以前,該村村民大部分到外面打工謀生。近幾年,盆李北村黨支部書記從紅傑、村委會主任尹全民主動招商引資,動員在外做生意的村民尹全生回鄉創業。尹全生流轉該村及鄰村土地1800多畝,成立許昌市秋實農業合作社,種植草莓、生薑,飼養「豆丹」,帶動村民致富。
(剛從地里挖出的「豆丹」,將被用於孵卵。)
「豆丹」入選《舌尖上的中國》,江蘇灌雲已舉辦多屆豆丹美食文化節。
草莓
除了「豆丹」飼養外,許昌市秋實農業合作社還種植有「華碩」「奶油」等高品質草莓,個別品種明年元旦前即可上市。採訪中,記者看到盆李北村村民從新友操作一輛小型手扶式拖拉機翻耕土地。他將自己家的土地入股合作社,同時負責管理種植有草莓的100畝土地。除了工資外,他每年可從100畝土地的利潤中獲得30%的分紅。與從新友負責的地塊一路相隔的一塊地,種植的是「無絲黃姜」。該地塊的負責人是村民尹麥有。「霜降前後,這些姜開始收穫,每棵產量約3公斤。新姜放入地窖儲存,明年三四月可以上市。」
尹全生說,合作社的1800多畝土地,目前由從新友、尹麥有、李紅強等10多名村民負責具體管理,平日用工200多人,均是盆李北村及附近村的村民,其中貧困戶有20多人。
(長按識別二維碼導航帶你去盆李北看「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