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和平:遙遠的新希望

2019-09-12   蘭順正

阿富汗和平:遙遠的新希望

作者:蘭順正

近日,阿富汗和平進程繼續曲折地向前邁進。8月28日,塔利班發言人扎比烏拉•穆賈希德在社交媒體「推特」發布消息:「我們接近達成協議。我們希望帶來好消息……」。美國和塔利班代表去年以來在卡達首都多哈已經舉行多輪談判,在經過初期的試探和討價還價之後,雙方逐漸開始摸清對方的底線且緩慢走近。在8月早些時候,第八輪談判結束時,美國與塔利班都表示談判取得了成果。而8月下旬開始的第九輪談判,重點是外國軍隊撤出、塔利班做出不支持恐怖主義承諾、阿富汗內部對話和永久停火四項議題。很明顯,塔利班發言人的此番表態預示了兩者之間的分歧已經愈加變小。

不過9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以發「推特」的方式宣布,美國原定要與塔利班及阿富汗政府代表舉行的會談取消,理由是塔利班近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動恐怖襲擊,打死12人,包括一名美軍士兵。不過特朗普的這一行動也許並不代表雙方談判徹底破裂,特朗普的意圖可能是想審度國內外局勢,斟酌並調整與塔利班談判的條件。

仔細分析,阿富汗目前局勢的發展雖然曲折,但並不出人意料。

一方面,美國在阿富汗已經不願再投入過多精力。自從美國推翻塔利班政權後,就深陷在阿富汗這個「泥潭」中難以自拔,耗費了太多資源。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上台以後,開始推行更為務實的對阿戰略,即強調目前美國在阿富汗的首要利益,是致力於阻止能夠威脅到美國安全的恐怖分子庇護所的復甦、防止核武器及核材料流入到恐怖分子及敵人手中。只要達成以上的要求,特朗普就讓「阿富汗人民主宰自身命運」。正如8月29日,特朗普表示駐阿富汗美軍人數將減少至8600人。但在前一天,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和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在記者會上則強調協議必須確保阿富汗不會遭恐怖分子利用、發動類似「9•11」的襲擊。所以美國本就打算有條件地「甩鍋」。

另一方面,塔利班的「重生」也讓各方必須對其認真看待。經過這些年時間,塔利班的力量已逐步恢復,據統計,截止到 2018 年 11 月初,阿富汗政府控制了 407 個縣中的 143 個,比例約為36%;塔利班控制 52 個,比例約為 13%;雙方爭奪 201 個縣,占總數的 51%。而以人口衡量,政府控制區域人口約 1587 萬,占總人口的 49%;塔利班控制人口 302 萬,占總數的 9%;陷入膠著區域的人口 1384 萬,約占總數 42%。尤其在談判期間,塔利班還在阿富汗各地發動了多次襲擊,所帶來的人員傷亡和影響都讓各方感覺和平解決利大於弊。

另外,域外國家的積極斡旋對阿富汗局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以俄羅斯為例,由於阿富汗不但扼守著俄羅斯從中亞經印度南下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而且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對於俄羅斯也存在巨大意義,所以在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以後,俄羅斯開始全面加強俄阿關係。除了參與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毒品走私之外,俄羅斯也注重發展與阿富汗的全面合作。近年來俄阿政府高層互訪頻繁,經濟貿易往來日益增多。在阿富汗和平進程中,俄羅斯努力發揮調停者的職能,在今年2月阿富汗反對派政治人物和塔利班高層就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進行了對話。對於此次會談,俄羅斯同樣沒有忘記展現自身的影響力。8月2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莫斯科舉行的吹風會上說,如果美國和塔利班發出邀請,「俄羅斯方面願見證美國和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或者成為執行協議的擔保人」。

在未來,阿富汗如果和平有望,對於飽受動亂之苦的阿富汗人民當然是天大的福音,而周邊國家也無疑會受益匪淺。阿富汗位於「金新月」的核心,長期就是國際毒品種植、加工和非法販運重災區。在近年來更為成為了國際恐怖主義的重要策源地,國內的動亂讓各種極端勢力趁機生根發芽,對中亞產生了極為有害的「輻射」,而中國也受到了不良影響。由於在地緣上阿富汗是中國的鄰國,其和平穩定對於中國西部邊疆的安寧、特別是反恐具有重大意義。在經濟上阿富汗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夥伴,深化開放互利的經濟合作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正是出於對阿富汗局勢的重視,中國在阿富汗和平進程中也實施了建設性的介入。6月20日,中國外交部確認,阿富汗塔利班駐多哈政治辦事處主任巴拉達爾一行訪問了中國。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在華期間中方有關官員同塔利班首席談判代表一行就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交換了意見,中方支持「阿人主導、阿人所有」、阿人內部對話,並將繼續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積極同各有關方面加強溝通協調,為阿富汗早日實現和平和解、實現穩定發展發揮應有作用。

無疑,近期美國與塔利班會談所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對於各個相關方都是利好消息,但特朗普突然取消與塔利班的會談,也顯示談判不會一帆風順。阿富汗和平既出現新希望,也可能漫漫無期,這取決於雙方如何評估自身利益,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