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天空之城》:「學不好,就去死!」逼瘋孩子的地獄式壓迫

2019-04-27   畫荻教子

當爸媽眼中艷羨嚮往的天堂,成為孩子心中的人間地獄,這些孩子將走向什麼樣的人生?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熱播韓劇《天空之城》,給了我們答案。

家庭1:如果學不到最好,你就去死

表面看著溫順乖巧的英才,生活在一個三代為醫的醫生世家。

從7歲開始,英才就在父母嚴苛、責罵以及逼迫中生活,為的就是可以進入最高的醫學學府。所以只要是考試,英才就被要求必須考得滿分,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有次成績考到班級第二,英才回家後不僅沒有飯吃,還不能睡覺。

爸爸媽媽甚至對著他吼叫:「只要成績下滑,你就去死!」

受盡了父母壓迫的英才,考上大學後開始在網上搜索自殺的方法。而這一切,家長都沒有任何感知,他們的要求依舊只有:滿分、滿分、滿分。

家庭2:只要成為第一名,偷東西也沒關係

媽媽為了鞏固自己在婆家的身份地位,耗費巨大精力培養兩個女兒,一心只想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學。

為了讓孩子可以接受教導,不惜在輔導老師面前下跪請求。

家裡的大女兒一心好好學習,對孩子們都避之不及的輔導班,她也是哭著喊著要上,為的就是幫助媽媽在奶奶面前爭一口氣。

在姐姐優秀的成績對比之下,小女兒承受了更多的指責,養成了壓力大就去便利店偷竊的習慣。

當媽媽發現小女兒的小偷行為時,只說了這樣的話:「沒關係,這些事情都沒關係,只要努力成為第一名,這樣的事沒人在意。」

對於這位媽媽來說,孩子只要不耽誤學習,其他的皆可原諒,就算品德缺失,就算殺人放火也不重要。

家庭3:爸爸沒做到的,你要替我實現

出身寒門的爸爸,靠自己的努力爬到了社會上端,但遺憾沒走到頂端,未實現當首相的夢想。

所以希望自己兒子能夠站在社會金字塔的頂端,實現自己沒完成的夢想。

他特地請人在家裡打造「學習小黑屋」,並且定期組織專業讀書會。如果孩子回答問題時給出的不是他想要的答案,就會受到嚴厲的責罵。

但在這種嚴格教育下,兩個兒子的學業成績不僅沒有突飛猛進,反而節節下滑。

對於爸爸的做法,孩子們認為:「對我來說,那簡直就是地獄」,甚至說:「只有學習好的孩子才是爸爸的孩子」。

孩子媽媽看到丈夫如此逼迫,終於爆發,與孩子一起對抗爸爸的獨裁教育。最終用自己的溫柔和理解,將孩子引向了自己嚮往的人生。

家庭4:別人都在學,你也一樣

這是個盲目跟風的家庭,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倆是看誰家的方法好就學習誰的,不去考慮是否適合自家的孩子。

別家上5個補習班,孩子就不能只上4個;別家讀了10本書,孩子絕不能只讀9本。

最終孩子無法忍受壓力,選擇了離家出走,並且留下這樣一封書信:

「我也想學習好,讓爸爸媽媽開心,只要能讓爸爸媽媽心情舒暢,我可以選擇去死。但是,我好像真的沒辦法像別人一樣厲害。」

家庭5:孩子啊,你喜歡就好

父母同樣是出身貧寒,但不恐懼平凡。他們尊重理解孩子,不強迫孩子上各種補習班。

當孩子成績下滑時,沒有責罵與嘲諷,父母對孩子有的只是微笑;成績上升後,父母也是相視一笑,順其自然。

相比較分數,父母更關心孩子是否幸福快樂。

在這個家庭里,孩子們有著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讀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前四個家庭的孩子,或背負了爸爸的夢想,或成為媽媽爭寵的工具。他們完全沒有時間和空間思考自己未來人生方向,只需要接受和被推動。

他們的父母都急於把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卻不知,正是這樣不合理的預期和要求,一步步毀了孩子。

劇中有句台詞說的很好,「神賜給我們孩子,就是讓你體會一下,有些事情是你也無能為力的。」

身為父母,不應該教孩子成為誰,而是讓他活出自己。

哪怕你買了最好的學區房、找了最好的輔導班、給孩子安排了最滿的日程,社會的冰冷、現實的殘酷,還是要孩子自己來面對。

我們能幫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面對未來。

(文章來源:畫荻教子公眾號,ID:hoedu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