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容易破產的生意,就是在夏天賣冰淇淋

2019-12-10     單仁行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348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前,先來問大家一個問題:

一說到在冬天賣什麼東西比較賺錢?你腦海里第一個跳出來的東西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直覺是賣烤紅薯、羽絨服之類的東西。

但有些人的想法比較不一樣,他們想的是賣冰淇淋。

為什麼呢?這還得從一個故事講起:

被譽為台灣「經營之神」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曾告誡想要在夏天開冰淇淋店侄子王品冠說:

「夏天不是開冰淇淋店的時候,你要真想做這買賣,到冬天再來找我。」

當時王品冠並不理解其中的深意,仍然在鬧市區租了門面賣起冰淇淋。

雖然高溫天氣給王品冠帶來了紅火的生意,但隨著氣溫的下降,營業額也隨之減少,到了冬天,門可羅雀,甚至到了準備關門歇業的地步。

這時王永慶才告訴王品冠,賣冰淇淋要從冬天開始的原因:

因為在旺季做生意,會被一時的利益蒙蔽,忽略了做生意的基本功。

而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找出冬天對冰淇淋也有需求市場,比如說火鍋店或者迪斯科廳。

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增加產品的性價比,增加用戶的粘度。

如果能在冬天的環境中賣冰淇淋,能夠逆境中生存,夏天的生意會更加火爆,就再也不會害怕到夏天遭遇同行的競爭。

這就是王永慶的冰淇淋哲學,它強調的是順境和逆境的關係。

當我們處於順境,自然做什麼事都一帆風順。

但人生在世,不可能什麼事都盡如人意,難免要經歷逆境,只有經歷過逆境的洗禮,才能更好的享受順境的美妙。

現在有不少老闆都在說,行業不景氣、市場不景氣,這幾年生意很難做。

但奇怪的是,我在跟我們一些學員交流的時候,一聊到這個問題,他們的答案是,生意很好,單子忙到接不過來。

比如我常提到的魯南眼科,在整個行業都增長放緩,同行業績下滑20%的時候,它做到了業績增長40%,全國十幾個省都有它的客戶。

比如我們的老學員,北京的尚層裝飾,主營別墅裝修,在房地產行業遇冷的時候,它的業績增長了25%,一年銷售額能做到30多個億。

比如我們第九屆的十大牛商——安徽的金裕制罐,現在幾乎九成的訂單都來自於網上。

在傳統鐵盒行業發展遭遇瓶頸的時候,它去年到今年,銷售額仍然逆勢增長。

這三家企業,有很多的共同點,都遭遇了所在行業的發展瓶頸期,都被稱作是傳統行業,都遭遇過業績不佳的窘境。

最後,都通過網際網路的賦能,煥發生機。

可以說,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傳統行業,只有守舊的人跟思維。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一個行業要想發展起來,單單靠傳統的營銷跟想法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你沒有利用網際網路賦能企業,沒有把網絡營銷打造你的武器,那在寒冬之中,你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冬眠,二是成為獵物。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當個獵人?

可能有人會說,我就只是個小老闆,行業不景氣的時候,能保住自己這盤生意就很不錯,你還想我做什麼?

事實上,今天通過網際網路做營銷,並不是一件難事。

對於企業來,我們會有很多的固定成本的投資,像是人工、工廠、設備等等,這些簡稱為「硬體投資」。

但光有「硬體投資」是不夠,我們還需要用手頭的流動資金,來做「軟體投資」。

就好比一部全新的電腦,如果你給設計師用,那你還得給它配置正版的PS。

如果你給工程師用,你就得給它配置Linux系統...

只有「軟硬體」結合,才能把一台電腦的全部潛力,發揮到最好。

眼下,很多企業知道自己要「聯網」,要有微信號,要有官網要入駐電商平台。

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些東西你在做,別人自然也會在做,一旦做得比你好,那下一個被踢出局的,可能就是你。

因為「硬體」相同的情況下,別人「軟體」的版本,已經超過你太多個「版本」了。

事實上,今天之所以會講到危機,是因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長只有6.2%,增速有所放緩,明年可能只有6.0%。

但大家不要慌,雖然GDP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強動力之一,在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

儘管如此,很多老闆提到寒冬,大多會表現得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想想:

大環境的巨變,勢必會淘汰掉一批落後的「傳統企業」,也會把資源,傾斜給一批順勢而為的「朝陽企業」。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在經濟寒冬,反而是最好的投資期,特別是用來大量獲客的營銷投資。

就像上個世紀60年代的李嘉誠,在香港樓市大跌的時候,他也只是個小老闆。

他的厲害之處在於,別人恐懼他貪婪,大量買進低價房產,因為他看到的,是未來房地產將迎來快速發展,

所以說,寒冬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寒冬,有人已經舉起獵槍瞄準了你,而你還在呼呼大睡。

反之,如果在冬天無事可做的人,到了春天,同樣會是一無所獲。

因為你面臨的競爭對手只會更多,而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你,註定無法得勝。

一家企業做大做強,不容易。

這就要求每家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有發展的眼光,來反覆檢驗自己。

除了練好基本功外,更要多給自己「充電」,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更好地在順境逆境中生存。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單仁行,跟大家分享的所有內容了。

如果覺得有所啟發,不如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你的企業有遭遇過增長困境嗎?你是怎樣扭轉局勢呢?今天的內容,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歡迎你在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我們下期再見。

責任編輯丨范煒典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WlP8m4BMH2_cNUgBmbB.html